1 绪论 1
1.1 道路运输特点和道路功能 1
1.1.1 道路运输特点 1
1.1.2 道路的功能 2
1.2 道路工程体系组成 3
1.3 道路分类 5
1.3.1 公路分类与分级 5
1.3.2 城市道路分级 7
1.4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 8
1.4.1 机动车设计车辆 8
1.4.2 非机动车设计车辆 9
1.4.3 设计速度 9
1.5 交通量和通行能力 10
1.5.1 交通量 10
1.5.2 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12
1.6 服务水平分级 14
2 道路规划和附属公用设施 18
2.1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8
2.1.1 城市干道网的类型 18
2.1.2 城市路网规划技术指标 21
2.1.3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基本要求 23
2.2 步行街规划 27
2.2.1 步行街类型 28
2.2.2 步行街布置原则 29
2.3 自行车专用道 31
2.3.1 专用自行车道设计 32
2.3.2 自行车专用道与机动车道的交叉 33
2.3.3 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合道 33
2.3.4 自行车道和公交专用道合道 35
2.4 公共交通专用车道和停靠站设计 35
2.4.1 常规公交专用车道设计 35
2.4.2 公交停靠站的设置 35
2.5 道路无障碍系统设施 37
2.5.1 缘石坡道 37
2.5.2 坡道和梯道 37
2.5.3 盲道 37
2.6 道路地下管线工程 39
2.6.1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工程的分类及布置 39
2.6.2 管线综合 44
2.6.3 共同沟及案例 49
3 道路横断面 55
3.1 机动车车行道 56
3.1.1 车道宽度 56
3.1.2 机动车车行道宽度 56
3.2 横断面组成 58
3.2.1 附加车道 58
3.2.2 路肩 59
3.2.3 分车带 60
3.2.4 公路横断面形式和路基宽度 62
3.2.5 路缘石 62
3.2.6 边沟 63
3.2.7 路拱 64
3.3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66
3.3.1 非机动车道 66
3.3.2 人行道 67
3.4 道路横断面布置 69
3.4.1 道路横断面的形式与选择 69
3.4.2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综合设计和实例 71
4 道路线形设计 78
4.1 道路平面线形 78
4.1.1 圆曲线 78
4.1.2 缓和曲线 81
4.1.3 曲线上的超高与加宽 89
4.1.4 平面线形的组合与衔接 94
4.2 路线坐标与方位角计算 95
4.2.1 用控制点坐标和直线段斜率确定直线段 96
4.2.2 道路曲线段的方程和坐标计算 96
4.3 行车视距 101
4.3.1 视距计算 101
4.3.2 视距保证 104
4.4 道路纵断线形 106
4.4.1 最大纵坡 106
4.4.2 最小纵坡 107
4.4.3 陡坡坡长限制与坡段最小长度 107
4.4.4 合成坡度 108
4.4.5 竖曲线 109
4.5 城市道路的锯齿形街沟 113
4.6 道路平纵线形总体设计 116
4.6.1 道路总体设计原则 116
4.6.2 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 116
4.6.3 平、纵线形的配合 116
4.6.4 平面和纵断面CAD辅助设计与实例 117
5 平面交叉口 121
5.1 平面交叉口的类别和交通组织 121
5.1.1 交叉口按几何形状分类和评价 121
5.1.2 按有无信号灯管制交通组织分类 122
5.1.3 交叉口交通组织 123
5.2 交叉口平面设计 126
5.2.1 交叉口设计速度 126
5.2.2 交叉口转角缘石半径 126
5.2.3 交叉口间距 128
5.2.4 交叉口视距 128
5.2.5 交叉口进口道设计 129
5.3 环形交叉口设计 133
5.3.1 环形交叉口交通特征及交通分析 133
5.3.2 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133
5.3.3 环形交叉口设计 134
5.4 交叉口立面设计 137
5.4.1 交叉口立面设计目的和原则 137
5.4.2 交叉口立面设计形式 138
5.4.3 平面交叉口立面设计方法 141
5.4.4 平面交叉口立面CAD辅助设计与实例 146
6 立体交叉 148
6.1 立体交叉的设置 148
6.1.1 立体交叉设置条件 148
6.1.2 立体交叉分类 148
6.1.3 互通式立体交叉间距 149
6.1.4 上跨式和下穿式立体交叉 150
6.2 互通式立交的类型 152
6.2.1 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类 152
6.2.2 立体交叉分级 161
6.3 立体交叉选型 162
6.3.1 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的选定 162
6.3.2 城市立交选型考虑的依据 163
6.4 立体交叉设计 166
6.4.1 互通式立交总体设计的原则和应考虑的因素 166
6.4.2 立交设计速度 168
6.4.3 车道数和平衡原则 168
6.4.4 主线横断面设计 169
6.4.5 立体交叉的平面纵断面设计 170
6.5 立体交叉匝道设计 175
6.5.1 匝道类型 175
6.5.2 匝道横断面 175
6.5.3 匝道平面线形 175
6.5.4 匝道纵坡设计 178
6.5.5 匝道端部设计 178
6.5.6 变速车道 180
6.6 立交工程案例 182
6.7 互通式立交平面CAD辅助设计与实例 187
7 人行立体交叉 190
7.1 概述 190
7.1.1 人行立交的作用 190
7.1.2 人行立交的分类和组成 190
7.1.3 人行立交的设置条件 190
7.1.4 人行立交设置原则 190
7.1.5 人行立交设计技术指标 191
7.2 人行天桥与地道的比选 192
7.3 人行天桥 193
7.3.1 平面线型 193
7.3.2 结构造型 196
7.3.3 梯道、坡道、平台和栏杆设计 200
7.3.4 桥面排水 201
7.3.5 照明设计 201
7.3.6 人行天桥案例 201
7.4 人行地道 203
7.4.1 人行地道选型原则 203
7.4.2 人行地道结构与施工 203
7.4.3 人行地道建筑设计 203
7.4.4 人行地道防水和排水设计 204
7.4.5 人行地道照明设计 204
8 桥梁和隧道的线形、比选和案例 205
8.1 桥梁 205
8.1.1 桥位选择 205
8.1.2 桥梁横断面 205
8.1.3 桥梁纵断面线形 206
8.2 隧道 209
8.2.1 隧道分类 209
8.2.2 隧道横断面 211
8.2.3 隧道施工方法和越江隧道横断面 212
8.2.4 隧道线形 215
8.3 桥隧比选 217
8.3.1 越江工程方案选择 217
8.3.2 越江交通案例 217
8.4 海底隧道和案例 224
8.4.1 海底隧道修建方法和适用性比较 224
8.4.2 海底隧道案例 227
8.5 隧道在城市道路的应用案例 230
8.5.1 次干路地道 230
8.5.2 主干路地道 235
9 快速路和高架路 242
9.1 快速路 242
9.1.1 快速路的特点 242
9.1.2 国内外快速路建设概况和前景 243
9.1.3 快速路的形式 245
9.1.4 快速路形式的比较和选择 247
9.2 城市高架路 250
9.2.1 高架道路的优越性 251
9.2.2 高架道路对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 252
9.2.3 高架道路的设置条件和原则 252
9.3 高架道路匝道 253
9.3.1 匝道设置的原则 253
9.3.2 匝道布置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254
9.3.3 匝道与地面道路交叉口的衔接 256
9.3.4 匝道最小间距 257
9.3.5 高架道路匝道变速车道的形式选择 258
9.4 高架道路横断面设计 259
9.4.1 主线高架道路宽度 259
9.4.2 匝道宽度 260
9.4.3 高架道路横坡 260
9.4.4 高架道路横断面形式 260
9.5 高架道路线形设计 262
9.5.1 高架道路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262
9.5.2 总体设计原则 262
9.5.3 高架道路路线平面设计 263
9.5.4 高架道路纵断面设计 264
9.5.5 高架道路工程中地面道路设计 264
9.5.6 高架道路附属设施 265
9.6 快速路案例 266
10 高速公路 270
10.1 高速公路的特点和发展概况 270
10.1.1 高速公路的特征 270
10.1.2 高速公路的优点 270
10.1.3 高速公路的弊端 270
10.1.4 高速公路的发展概况 271
10.2 高速公路几何线形设计 272
10.2.1 横断面设计 272
10.2.2 高速公路平面设计 275
10.3 高速公路的立体交叉和横向通道 277
10.3.1 互通式立体交叉 277
10.3.2 横向通道 278
10.4 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 279
10.4.1 交通标志 279
10.4.2 交通标线 280
10.4.3 防护设施 280
10.4.4 禁入设施 281
10.4.5 反光诱导标志 281
10.5 高速公路的监控系统 282
10.5.1 信息收集系统 282
10.5.2 信息分析处理 283
10.5.3 信息提供 283
10.5.4 监控系统 283
10.6 高速公路的收费管理 284
10.6.1 收费方式 284
10.6.2 收费口设计 284
10.6.3 收费站广场布置 285
10.7 高速公路的服务设施 286
10.7.1 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分类 286
10.7.2 服务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286
10.7.3 高速公路服务设施规划、位置选择与总体布局 286
10.7.4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规模 289
11 路基路面综述 293
11.1 路基 293
11.1.1 路基断面形式 293
11.1.2 路基的基本要求 295
11.2 路面 295
11.2.1 路面的基本要求 295
11.2.2 路面的结构组成 296
11.3 路面分类及特点 297
11.4 公路自然区划与土基干湿类型 297
11.4.1 公路自然区划 297
11.4.2 土基干湿类型 299
12 道路路基工程 302
12.1 土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302
12.2 路基破坏现象及原因 305
12.3 路基土的工程性质与压实 307
12.3.1 路基土的分类 307
12.3.2 路基土的工程性质 308
12.3.3 土基的压实 309
12.4 路基边坡及其防护工程 310
12.4.1 填方路基边坡 310
12.4.2 挖方路基边坡 312
12.4.3 边坡防护工程 313
12.5 地基加固处理 315
12.6 挡土墙类型与适用范围 317
12.7 路基设计案例 319
13 沥青路面 324
13.1 沥青路面常见的损坏现象 324
13.2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 325
13.2.1 结构组合原则 325
13.2.2 结构组合实例 328
13.3 新建沥青路面厚度的确定 330
13.3.1 计算图式及设计标准 330
13.3.2 设计标准的确定 336
13.3.3 路基土和路面材料参数 342
13.3.4 新建沥青路面的设计步骤 343
13.3.5 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实例 344
13.4 沥青路面加铺层结构设计 348
13.5 沥青路面设计案例 350
14 水泥混凝土路面 353
14.1 水泥混凝土路面特点、损坏现象及工作特性 353
14.2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356
14.3 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 361
14.3.1 设计理论 361
14.3.2 公路设计指标与参数 361
14.3.3 城市道路设计指标与参数 367
14.4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及相接处理 373
14.4.1 接缝类别及其布置 373
14.4.2 同其他构造物相接处的处理 376
14.5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步骤 377
14.6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案例 378
15 桥面及其他场合的铺装结构 379
15.1 桥面铺装 379
15.1.1 桥面铺装的基本要求 379
15.1.2 桥面铺装结构的组成 379
15.1.3 桥面铺装示例 380
15.2 广场、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铺装 381
15.2.1 广场铺装 381
15.2.2 非机动车道铺装和实例 382
15.2.3 人行道铺装和实例 383
参考文献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