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概论 1
0.1 何处求心 1
0.2 本质与本象 11
0.3 心物一体 25
0.4 自主与自在 29
0.5 界、缘与核 34
0.6 循环递归说 63
1 泛集理论 72
1.1 泛集 72
1.2 泛集的数映象 141
1.3 “上帝之囊”的演化 197
1.4 自然泛集、定义泛集与数学集合 201
1.5 自然泛集极限解 208
1.6 自然泛集全表达 211
1.7 收敛悖论、发散悖论与演化危机 212
1.8 核参原理 219
1.9 方圆自成 224
2 递归 230
2.1 递归的本质 230
2.2 自定义与界缘递归 231
2.3 他定义与递归的相对性 235
2.4 觉模型与悟模型 239
3 观察原理与行思循环 245
3.1 观察原理 245
3.2 行思循环 254
4 核界与自然 261
4.1 观察结构原理 261
4.2 界的观察表达 270
4.3 唯一性与包容性的界体现 279
4.4 界与核的秩序表达 281
4.5 界与核的能熵表达 284
4.6 界与核的信息表达 286
4.7 界与核的不同表达 287
4.8 原界的一般均衡 290
5 核界与起源 294
5.1 核界与起源 294
5.2 存在的关键因果 309
6 核界形态 316
6.1 核的形态 316
6.2 界的形态 322
6.3 形态关联与现代达尔文主义 325
6.4 一般系统界 334
7 原模糊 352
7.1 模糊的成因 352
7.2 三类原模糊 362
7.3 原模糊的符号描述 368
7.4 原模糊的工程学意义 372
结语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