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绪论 1
第一章 书法体验论 8
第一节 书法家与体验 8
1.1 什么是书法的体验 8
1.2 客观世界与体验 11
第二节 书法的孤独体验 21
2.1 孤独:精神的真自由、真解放 22
2.2 孤独体验:生命价值的创造 26
第三节 书法的焦虑体验 30
3.1 焦虑的种类与书法创作 30
3.2 焦虑体验的异化、泛化、深化 37
第四节 书法的神秘体验 41
4.1 神秘体验的特点与生理心理结构 41
4.2 神秘体验的哲学文化根源 45
4.3 图腾心理结构与神秘体验 47
4.4 佛教与神秘体验 48
第五节 临摹与体验 49
5.1 临摹与形式语言的把握 50
5.2 临摹是一种体验 53
5.3 临摹即创造 56
第二章 书法作品论 60
第一节 汉字本体论 60
1.1 文与字:从图腾到抽象的灵界 60
1.2 字与书:从诗性资质到诗意世界 63
1.3 线条与文字:从符号到表现 67
第二节 书法符号论 73
2.1 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字 73
2.2 书法符号的识读与运用 81
第三节 书法作品的存在方式 90
第四节 书法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95
第五节 书法作品的层次 103
第三章 书法创作论 111
第一节 素材的积累 111
第二节 虚静:创作心境的形成 118
2.1 虚静的实质:脱俗 119
2.2 虚静以致幻 121
第三节 书法创作动机的触发 124
3.1 无意识的创作动机 125
3.2 有意识创作动机的触发 127
第四节 书法意象的生成及审美特点 133
第五节 书法意象的三个方面 138
5.1 书法意象与原型意象 138
5.2 情感的意象 140
5.3 图式意象 141
第六节 书法想象论 143
6.1 想象是书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143
6.2 书法想象的意向性 146
6.3 字思维与想象的深度 148
6.4 想象的个性化色彩 152
第七节 书法创作中的内觉与灵感 157
7.1 内觉体验 157
7.2 书法之“悟” 160
第八节 创造与制作 168
第九节 传达的情调与线条组合 174
第十节 书法游戏论 181
10.1 书法游戏是一种“对话”、“交流” 182
10.2 游戏精神:自娱、自适 187
10.3 游戏规则:无法之法 193
第四章 书法接受论 198
第一节 接受主体的审美能力 198
1.1 审美感觉能力 198
1.2 审美知觉能力和想象力 200
1.3 体悟能力 202
1.4 理解力 204
第二节 书法作品接受过程描述 205
2.1 “澄心定虑”的审美心境与审美场 206
2.2 欣赏书法作品的切入及方式 209
2.3 “角色效应” 211
2.4 书法欣赏中的审美投射 213
2.5 形式语言体验 215
2.6 完形和整合 221
2.7 特征图式的把握 223
2.8 欣赏中想象的意象 226
2.9 欣赏中的情感活动 232
2.10 欣赏的断与续,入与出 236
2.11 解释循环 239
第三节 书法作品的接受方式 246
3.1 静态接受与动态接受 246
3.2 垂直接受与水平接受 255
3.3 离心接受与向心接受 264
第五章 书法意义论 272
第一节 书法作品的意义 272
第二节 书法之“气”论 278
2.1 什么是“气”? 279
2.2 “内气”与“外气” 280
2.3 书卷气 283
2.4 金石气 288
2.5 妇人气 丈夫气 293
2.6 关于养气 295
第三节 书法意境论 297
3.1 意境的生成过程 299
3.2 书法意境的特征 308
3.3 书法意境的三个层面 314
第四节 论书法之韵 317
4.1 什么是韵 317
4.2 “韵”的生成及形态 320
4.3 “韵”的模糊性、差异性和动态性 328
4.4 “韵”和意境的区别 332
第五节 书法空白论 333
5.1 线条与空白 334
5.2 “空白”的结构功能 339
5.3 空白的意义生成 345
第六章 书法批评论 351
第一节 书法批评三环:描述、解释、评价 351
第二节 “品”:中国古代书法批评的范式 360
2.1 书法“品”的兴起 361
2.2 “品”的内容与方式 362
2.3 “品”与解释 365
第三节 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判断 367
3.1 书法审美价值的实现 367
3.2 书法审美价值的判断 369
第四节 论书法批评中的历史意识 376
4.1 重视书法历史的客观事实,让史实说话 376
4.2 注重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 378
4.3 注重历史人物的文化心理结构 381
第五节 古典书论批评 383
5.1 词的本义、引申义及联想义——释“天”“意”“风”“气” 383
5.2 古典书论中的比喻义和隐喻义 390
5.3 语境中的语义阐释——释“遒媚”“不平”“一” 397
跋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