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先秦儒学 1
一 西周春秋重民轻神思潮与孔子的神鬼观 1
(一)重民轻神思潮的历史根源 1
(二)重民轻神思潮对孔子的影响 4
(三)孔子神鬼观对三代宗教传统的超越 8
(四)孔子人文主义伦理政治观的伟大意义 10
二 新“仁”与旧“礼”:孔子思想与春秋社会 12
(一)周公之“德”与孔子之“仁” 12
(二)“德”、“仁”与礼的关系 17
(三)修德制礼与复礼归仁 21
(四)以新仁复活周公之旧礼 25
三 孔子伦理思想的体系与结构 31
(一)孔子伦理思想的来源和目的 32
(二)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精神实质 34
(三)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德目和基本关系框架 38
(四)孔子伦理思想的价值体系和价值判断准则 42
(五)结语 45
四 孔子的“道”与“仁”辨析 46
(一)对“道”与“仁”概念的判别 47
(二)“道”与“仁”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48
(三)“成仁”与“行道”的关系 49
(四)“道”是社会的目标,“仁”是个体的目标 51
(五)独善其身为“仁”,兼善天下为“道” 52
(六)“道”与“仁”互为目的和手段 53
(七)“道”与“仁”皆具超越生命的价值 54
(八)“道”与“仁”是同等并存的最高范畴 55
五 孔子“正名”主张的思想意义 56
(一)孔子“正名”主张的政治初衷 57
(二)“正名”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0
(三)“正名”主张的政治思想意义 64
六 恒德久远,择乎中行 68
(一)恒德是儒家道德观的核心理念 68
(二)中庸精神的进取性和斗争性 71
(三)德行制衡方能达于至善 74
七 孟子新识:战斗的儒学 77
(一)战国社会的三大危机 77
(二)孟子对杨墨两极的揭示与拒斥 80
(三)孟子批判武器的本质内涵 82
(四)战斗儒学的思想核心与功夫举措 85
八 《易传》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91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和人的理解 92
(二)《易传》的自然观和天道观 95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易传》中的体现 99
第二卷 秦汉儒学 104
一 《易》和秦汉思想的融合与流变 104
(一)《易》与秦汉诸子的关系 104
(二)《易》和汉初的黄老思想 108
(三)《易》对秦汉思维模式的影响 111
(四)《易》和汉代儒学的复兴 115
二 秦汉时代的社会模式论 117
(一)先秦时代的社会模式论 118
(二)秦汉时代的社会模式论 125
(三)秦汉社会模式论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130
三 秦汉时代的天君同道观 132
(一)关于天君同道观的几个基本问题 133
(二)天君同道观的思想结构 145
(三)天君同道观的四种类型 157
(四)天君同道观的意义 171
四 汉代儒学的关注与局限 174
(一)汉代独尊儒术的历史渊源 174
(二)王霸杂用下的儒学独尊 177
(三)谶纬迷信的泛滥与儒学的衰亡 181
(四)汉代儒学的局限及其影响 186
第三卷 宋与明清儒学 190
一 原始儒学与儒学的宗教化 190
二 《正蒙》对《易》、《庸》的继承与发扬 196
三 儒家诚信观的哲学基础 204
(一)诚是宇宙本体的精神 204
(二)诚是圣德的根本属性 206
(三)达于至诚方可尽性明善 207
(四)中庸之道即至诚之道 208
四 思诚之路与家国天下 211
(一)《大学》、《中庸》的思诚之路 211
(二)诚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215
(三)诚心诚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 219
五 诚即良知 223
(一)诚是宋明儒学认识的起点 223
(二)诚是良知的基础 228
(三)宋明儒学的诚道观与良知观 234
(四)知行合一乃诚即良知 239
六 心体、良知与境界 244
(一)心体的范畴与内涵 244
(二)心体与良知的关系 247
(三)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251
(四)体仁万物的精神境界 254
七 清初名儒李颙的治学之道 256
(一)明体适用与儒学本真 257
(二)为学之道与为学之义 261
(三)学在“体道”、“明道”、“达道”与“弘道” 265
第四卷 朝鲜李朝儒学 271
一 曹南冥生平小传 271
(一)曹南冥的生平事迹 271
(二)南冥儒学思想的特点 278
(三)南冥儒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283
二 曹南冥宇宙本体论初探 288
(一)南冥宇宙本体论之渊源 288
(二)南冥宇宙本体论的逻辑体系 292
(三)南冥宇宙本体论的精神归宿 296
(四)结语 299
三 曹南冥的理气观 300
(一)南冥理气观的思想基础 301
(二)南冥理气观的结构模式 305
(三)南冥理气观的特点 308
参考文献 311
后记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