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临床检验的专业分类和内容 1
二、临床检验的现状和展望 3
第二章 临床实验室的质量和安全管理 7
第一节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7
一、质量管理体系及其组成 7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8
三、质量的持续改进 11
第二节 临床检验的质量管理 11
一、《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 11
二、《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15189)认可标准 11
第三节 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12
一、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隐患 12
二、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13
第三章 血液学检验 16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验 16
一、红细胞检查 16
二、白细胞检查 24
三、血小板计数 29
第二节 网织红细胞计数 31
第三节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32
第四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34
一、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及骨髓中正常血细胞形态学特征 34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内容与方法 37
三、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39
四、常见血液病检验 45
第五节 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 51
一、止凝血及纤溶机制 51
二、血管壁及内皮细胞的检验 54
三、血小板检验 55
四、凝血因子检验 57
五、抗凝物质检验 58
六、纤溶活性检验 59
七、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 61
第四章 血型鉴定与输血检验 63
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系统 63
一、红细胞血型分类和命名 63
二、红细胞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64
三、ABO血型系统 65
四、Rh血型系统 67
五、红细胞其他血型系统 68
第二节 红细胞血型的相关检验 69
一、标本的处理 69
二、ABO、Rh血型鉴定 69
三、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70
四、交叉配血试验 71
第三节 输血不良反应 74
一、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75
二、溶血性输血反应 75
三、过敏性输血反应 77
四、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77
五、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78
六、其他输血不良反应 79
第五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 81
第一节 尿液检验 81
一、尿液标本的采集、保存和检测后处理 81
二、尿液理学检查 82
三、尿液化学检查 83
四、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89
五、尿液其他检查 95
第二节 粪便检验 96
一、粪便标本采集 96
二、粪便一般检查 96
第三节 浆膜腔积液和脑脊液检验 99
一、浆膜腔积液检验 99
二、脑脊液检验 101
第四节 精液和前列腺液的常规检验 102
一、精液检查 102
二、前列腺液检验 107
第五节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 109
一、标本采集和处理 109
二、一般检查 109
第六章 糖尿病与糖代谢紊乱的检验 114
第一节 糖尿病及糖代谢紊乱的主要检验 114
一、空腹血糖 114
二、餐后2小时血糖 116
三、葡萄糖耐量试验 117
四、糖化血红蛋白 118
五、糖化血清蛋白 120
第二节 糖尿病及其代谢紊乱的相关指标检测 121
一、胰岛素及C肽 121
二、胰岛素原 122
三、酮体的检测 123
第七章 脂质代谢紊乱的检验 125
第一节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125
一、血浆脂蛋白 125
二、载脂蛋白 126
三、脂蛋白受体 126
四、脂蛋白代谢中重要的酶类和蛋白质 129
五、脂蛋白代谢与相关疾病 131
第二节 脂蛋白和脂质代谢紊乱的实验室检测 135
一、血浆/血清脂质测定 135
二、血清/血浆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检测 137
三、脂蛋白电泳 140
第八章 心脏疾病的检验 142
第一节 心肌缺血及损伤标记物 142
一、肌酸激酶检测 142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 143
三、乳酸脱氢酶的检测 144
四、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检测 144
五、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及其同工酶的检测 145
六、心肌肌钙蛋白T的检测 145
七、心肌肌钙蛋白I的检测 146
八、肌红蛋白的检测 146
九、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 147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检测指标 148
一、BNP的检测 148
二、NT-proBNP的检测 149
三、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的检测 149
第九章 诊断酶学和肝胆胰疾病的检验 151
第一节 酶活性测定 151
一、概述 151
二、酶活性测定技术 152
第二节 肝胆疾病的临床生化检验 154
一、概述 154
二、肝胆疾病生物化学检测指标 154
第三节 胰腺疾病的临床生化检验 161
一、概述 161
二、胰脏疾病生物化学检测指标 162
第十章 肾脏疾病的实验诊断 165
第一节 肾小球功能检查 165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166
二、血肌酐测定 167
三、血清尿素测定 168
四、血胱抑素C测定 169
五、血、尿β2-微球蛋白测定 169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检查 170
一、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查 170
二、远端肾小管功能检查 171
第十一章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的检验 173
第一节 水、电解质平衡的检验 173
一、血清钾测定 173
二、血清钠测定 174
三、血清氯测定 175
四、血清钙测定 176
五、血浆渗透压测定 176
第二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177
一、血pH测定 178
二、血二氧化碳分压测定 179
三、血氧分压测定 179
四、血氧饱和度测定 180
五、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测定 181
六、实际碳酸氢盐及标准碳酸氢盐测定 182
七、缓冲碱测定 182
八、碱剩余测定 183
九、阴离子间隙测定 183
十、二氧化碳总量测定 184
十一、血气分析的方法评价 184
第三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析 185
一、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186
二、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186
第十二章 内分泌疾病的检验 188
第一节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检测指标 188
一、下丘脑-下丘脑促垂体区的内分泌 188
二、垂体分泌的激素 189
三、内分泌疾病相关垂体激素的检测 190
第二节 甲状腺内分泌功能检测 194
一、甲状腺激素概述 194
二、甲状腺激素的检测 195
第三节 肾上腺内分泌功能检测 197
一、肾上腺内分泌 197
二、肾上腺内分泌功能检测 197
第四节 性腺内分泌功能检测 199
一、血浆睾酮测定 199
二、血浆雌二醇测定 200
三、血浆黄体酮测定 200
第十三章 遗传性疾病的检验与产前实验诊断 203
第一节 遗传性疾病概述 203
一、遗传病的危害 203
二、遗传病的分类 203
三、遗传病的诊断 204
第二节 染色体病及产前检查 205
一、人类的染色体核型 205
二、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作 206
三、染色体显带方法 207
四、染色体异常及染色体病 209
五、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210
第三节 单基因遗传病的检测 210
一、脆性X综合征 211
二、血友病 212
三、血红蛋白病 213
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215
五、苯丙酮尿症 216
第十四章 个体化医疗的分子医学诊断 218
第一节 常用临床分子诊断技术 218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 218
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224
三、分子杂交技术 229
四、生物芯片技术 230
五、核酸恒温扩增技术 232
六、DNA序列测定 233
第二节 临床分子诊断的医学伦理及其质量保证 235
一、我国分子诊断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235
二、临床分子诊断的医学伦理 236
三、临床分子诊断的质量保证 237
应用实例附录:某省产前诊断技术服务伦理指导原则 239
一、知情同意、尊重自主选择的原则 239
二、趋利避害、有利孕妇和胎儿健康的原则 240
三、保守秘密、尊重个人隐私的原则 240
四、遵守法规、维护社会公益的原则 241
五、伦理监督、权益保护的原则 241
第三节 临床应用简介 241
一、感染性疾病个体化医疗中的临床分子诊断 241
二、遗传性疾病个体化医疗中的临床分子诊断 246
三、肿瘤在个体化医疗中的临床分子诊断 246
四、线粒体疾病个体化医疗中的临床分子诊断 250
第十五章 医学检验常用仪器 253
第一节 血液分析仪 253
一、分类 253
二、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53
三、性能指标与评价 256
第二节 尿液分析仪 257
一、尿液分析仪分类 257
二、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57
三、性能指标与评价 262
第三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 263
一、分类 263
二、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64
三、性能指标与评价 267
第四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267
一、分类 267
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69
三、性能指标与评价 271
第十六章 实验教程 272
实验一 白细胞计数 272
实验二 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 275
实验三 网织红细胞计数 277
实验四 尿液常规检查 279
实验五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285
实验六 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89
实验七 血糖测定 293
实验八 胆固醇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血浆总胆固醇 296
实验九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 297
实验十 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 299
实验十一 血尿素测定 300
实验十二 β-肌动蛋白DNA检测 302
实验十三 精液检查 304
实验十四 阴道分泌物的检查 307
参考文献 309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