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对人类文明类型和演化规律的逻辑学研究 3
第一章 人类文明的逻辑立场 3
第一节 对“现象之网”的三种归结 3
一、“现象之网”及其进一步解析 3
二、三种视角导致三种归结方式 4
三、三种归结方式导致三幅世界图景 4
第二节 逻辑立场与文明类型 5
一、什么是逻辑立场 5
二、三大逻辑立场导致三大文明类型 6
三、逻辑立场是文明的基点和内核 6
第三节 有助于转变观念的几个关键点 7
一、“第一性的关系”与“第二性的关系” 7
二、“相重”就是“相重” 8
三、二分法的三个含义:分元、分层与分重 10
第二章 恢复逻辑学的本来面目 13
第一节 人类现有的三大思维方式及困境 13
一、实体观的原子分析法 14
二、关系观的意义直观法 15
三、辩证观的矛盾分析法 16
第二节 超越“形式逻辑中心论” 17
第三节 逻辑学体系的三分法 19
第四节 完备的逻辑学体系之诸要素 21
一、逻辑学立场 21
二、逻辑学主题 22
三、逻辑学论题 22
四、范畴论 22
五、推理形式 23
六、思维规律 24
第三章 逻辑学体系的三大类型与科学、佛学和儒学三种思维方式 25
第一节 三大类型的逻辑学立场 25
一、实体观立场与“组成论”的本体论设定 25
二、关系观立场与“缘起论”的本体论设定 25
三、辩证观立场与“气化论”的本体论设定 26
第二节 三大类型的逻辑学主题 27
一、形式逻辑的“真”主题 27
二、内容逻辑的“高”主题 28
三、辩证逻辑的“和”主题 30
第三节 三大类型的逻辑学论题 30
一、外延性论题 30
二、内涵性论题 36
三、二重性论题 37
第四节 三大类型的范畴论 39
一、关于实体组合样式的、总体论的范畴表与知识论 39
二、关于关系构造方式的、整体论的范畴表与“量论” 41
三、关于二重性地“兼两”的、格局论的范畴谱系与知识谱系学 43
第五节 三大类型的推理形式 45
一、演绎推理与“量演算” 46
二、归纳推理与“质定位” 48
三、辩证推理与“谱辩证” 52
四、小结 56
第六节 三大类型的思维规律 57
一、各有怎样的思维规律 57
二、为什么各有一条核心规律和三条基本规律 60
三、相互之间怎样对应和转换 62
四、补充:因明的逻辑类型 64
第七节 对“类”的三种推演 64
第四章 找回失落的内容逻辑 67
第一节 区分两种归纳:“量归纳”与“质归纳” 67
第二节 内容逻辑失落的原因及表现 67
一、在“形式逻辑中心论”的背后 67
二、“越俎代庖”与“虚位以待” 68
第三节 有待建立现象学的逻辑学 69
一、作为当代佛学的现象学 69
二、现象学的逻辑学之核心课题 71
三、意义的环节性:“怀疑本身不被怀疑”的逻辑学意涵 74
第四节 补充:逻辑学的认识论基础 75
一、逻辑语句的结构单元与构造环节 76
二、知性、悟性与理性 77
三、人的理性素质的二重性:科学素质与现象学素养 78
第五章 复兴辩证逻辑 83
第一节 辩证逻辑是否可能 83
一、辩证逻辑的立意 84
二、现有辩证逻辑所存在的问题:不可操作 87
三、问题的根源:立场自觉不够 90
四、辩证逻辑走向成熟的历史条件 94
第二节 辩证逻辑的诸主要历史形态及其得失 94
一、西方传统中的黑格尔辩证法和马克思辩证法 94
二、印度传统中的佛学中观 95
三、中华传统中的阴阳消息说与毛泽东矛盾论 96
四、中华传统中的儒家道统及对“中庸”的当代诠释 99
第三节 辩证逻辑如何可能(之一) 102
一、引入一条核心原则——二重性原则,是解开症结的关键 102
二、严格区分并清理三种类型的“矛盾” 105
三、突破单向度的思维框架 109
四、摆正二重性的逻辑立场 109
第四节 辩证逻辑如何可能(之二) 111
一、二重性原则的两个思想要点:“异则并建” 111
二、区分“真、伪”两种辩证逻辑:“乾坤并建说”与“阴阳消息说” 112
三、真、伪辩证逻辑对照表 115
第五节 建构辩证逻辑当代形态的尝试:格局分析法 115
一、辩证逻辑获得操作性的标志:找准本质运动的源泉和尺度 115
二、严格层次性的逻辑判据 117
三、从构造,到重构,再到反身重构 118
四、反身重构的序列与广义生命的直观形式序列 118
五、格局与格局分析 119
第六节 格局分析法的意义 120
一、对矛盾分析法的修正、补充和发展 121
二、对原子分析法与意义直观法的辩证综合 121
三、对中华传统“格局论”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 123
第七节 格局分析示例:“矛盾”典故新解 124
第六章 人类文明的发展高度 127
第一节 人类文明演化的逻辑 127
一、演化发展就是格局谱系的反身重构 127
二、文明的历史进程就是格局谱系的依序发生 128
第二节 对人类文明进行阶段划分的逻辑依据 131
一、文明的阶段形态序列就是格局谱系的序列 131
二、哲学是超前一个时代的自然科学 132
三、要点:结构单元与构造环节 133
第三节 若干“反身重构序列”的实例 135
第七章 人类文明的逻辑立场与发展高度 136
第一节 可用于深度解析人类文明的“两把尺” 136
一、格局分析中最为基本的两个向度和两把尺度 136
二、对人类文明进行比较研究 137
三、对人类文明的过失进行诊治 137
第二节 对人类文明的宏观描述 139
一、人类文明的三大传统与六个阶段 140
二、各文明传统内部的三大阵营与六个阶段 141
比较篇:对西印中三大文明传统的总结性比较研究 145
第一章 本书比较研究方法的三个特色 145
第一节 以两个向度为框架 145
第二节 以“三家、三层模式”为标准模式 146
第三节 以逻辑研究为重点 148
第四节 因比较方法不当导致的种种误解 150
第二章 总论 153
第一节 西方:求“真”的实体观文明 155
第二节 印度:求“高”的关系观文明 156
第三节 中华:求“和”的辩证观文明 158
第四节 对“真、美、善”的逻辑解析 161
一、真:“主合客”及其“符合度” 163
二、美:“客显主”及其“高超度” 165
三、善:“高统低”及其“稳健度” 166
第三章 若干主要文明领域比较 168
第一节 三种哲学 168
一、西方:形而上学本位 170
二、印度:宗教哲学本位 174
三、中华:伦理学本位 176
四、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简评 177
第二节 三种自然观 184
一、西方:唯物论与科学主义 184
二、印度:唯灵论与神秘主义 186
三、中华:唯生论与生态主义 187
第三节 三种社会 188
一、破除当前社会理论中所流行的两个偏见 189
二、西方:片面强调平等向度的自由主义 192
三、印度:片面强调等级向度的种姓主义 196
四、中华:同时承认两个向度的贤能主义 199
五、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述评 200
第四节 三种宗教 206
一、西方:唯真理论的平面的一神教 208
二、印度:唯境界论的层次的泛神教 210
三、中华:唯和论的谱系的多神教 211
第四章 对人类文明三大传统之成因的解释 217
第一节 人类文明存在三大传统是逻辑的必然 217
第二节 西印中分别成为三大传统的代表是地理气候条件使然 218
一、某地成为某立场的文明中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18
二、地理气候条件是最初的决定性因素 219
三、不一样的“地理决定论” 222
第五章 三大传统的宿命及未来走向 223
第一节 实体观的逻辑特质及后果 223
一、局部的独断论与全局的相对论之分裂 223
二、实用主义与双重标准 224
三、“博爱”而“好战”的“一神教”文明 224
第二节 关系观的逻辑特质及后果 225
一、内在的信仰主义与外在的功利主义之分裂 226
二、世俗主义及其两种表现 226
三、“慈悲”而“厌战”的“泛神教”文明 228
第三节 辩证观的逻辑特质及后果 228
一、立场上的“早熟”与高度上的“晚熟”之分裂 228
二、混合主义及其两种表现 229
三、“仁爱”而“慎战”的“多神教”文明 230
第四节 人类文明的未来 230
一、破解西方文明的当代霸权 231
二、现代化不等于西化 232
三、立场上的“三家并存”与高度上的“殊途同归” 235
应用篇: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重新解析 239
第一章 基于儒家道统的中华文明简史 239
第一节 千年一运,三千年三运 240
一、第一运:“阴阳家运”——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240
二、第二运:“玄学运”——从“佛学东传”到“援佛入儒” 243
三、第三运:“实学运”——从“西学东渐”到“援耶入儒” 246
第二节 有助于深入把脉中国社会的若干重要推论 248
一、实学之于“西学东渐”,就如玄学之于“佛学东传” 249
二、矛盾论是实学的最高成就 249
三、今日之中国已到西化的极限 250
四、中国社会偏离中庸之道的两种后果:横向分裂与纵向断裂 251
五、儒学的逻辑宿命:“后发而长青” 253
第三节 续议“第三运”:“援耶入儒”的现实历程和终极方案 256
一、历程:两次重心转移中的立场与高度双重变奏 256
二、方案:不是“中西合璧”,而是“西印合璧” 257
第四节 再议“第三运”:中国现代化的路径和任务 258
一、中国现代化的特定历史背景 258
二、“高度压垮立场”与“先高度、后立场”的“两步走”战略 259
三、“借道”西学中国化的儒学现代化 260
四、造成众多误区和挫折的根源——未能充分辨析立场问题与高度问题 261
五、略议“中西古今”之辩 263
第二章 儒学能否复兴 265
第一节 揭去传统儒学的“三层假面” 266
一、对传统儒学的若干常见误解 266
二、造成误解的历史原因:“两次立场偏失”和“一次全盘丑化” 267
三、造成误解的总根源:早期辩证逻辑不可操作埋下了全部祸根 268
四、通过文化比较还原儒学本来面目 269
第二节 什么是儒学 269
一、正是特定的立场取向,方才标志和规定了一个学派 269
二、基于文化逻辑的儒学定义 271
第三节 儒学复兴的条件已然充足 272
第四节 打消对儒学复兴的怀疑和担忧 273
第三章 儒学怎样复兴 276
第一节 认清矛盾论的来龙去脉是开启儒学复兴的关键 276
一、矛盾论的三个思想源头 276
二、作为儒家道统当代过渡形态的矛盾论 277
三、最后的任务: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 279
第二节 儒学复兴的总纲领:返立场之本,开高度之新 281
第三节 儒学复兴的开始及其两个浅显标志 282
一、立场返本的开始及标志:“国学”内部分家 283
二、高度开新的开始及标志:自觉运用现代逻辑工具 285
第四节 儒学复兴的三个要点 286
一、继承和发展辩证逻辑是儒学复兴的重中之重 286
二、全面引入二重性原则是儒学复兴的根本 288
三、找回“质”的向度,回归儒学话语方式 289
第五节 儒学复兴的三个步骤 292
一、修本:核心是从“中庸”到“中重” 292
二、判教:谱系化的“和而不同” 293
三、新民:以儒为宗,贯通“三学” 294
第四章 展望新儒学——辩证儒学初探 296
第一节 对儒学大厦整体轮廓的宏观描述 296
第二节 建构辩证儒学的四项基本任务 297
一、正本:升级“一条原则”——重解“中庸” 298
二、清源:疏通“一个源头”——重解“大易” 300
三、推陈:改造“三个内核”——区别对待气化论、阴阳说和五行说 310
四、出新:完成“一个趋势”——重新梳理儒家道统谱系 318
第三节 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发议 323
第四节 宪政三问——兼对美国宪政的儒学解读 331
一、宪政精神:“自由主义”还是“贤能主义” 332
二、宪政体制:“民主”还是“共和” 334
三、宪政机制:“同则消长”还是“异则并建” 337
四、小结 340
第五章 再出发:“后三十年”的“儒学兴国” 342
第一节 走出“共识危机” 343
一、社会共识的两个基本向度:立场共识与高度共识 343
二、缺位的立场共识:“新文化”百年简史 344
三、空前的“共识危机”:当高度共识也成为问题 349
四、中华民族的两种未来命运在赛跑 351
五、复兴儒学是唯一的出路 352
六、认清矛盾论的是非功过是通向社会共识的枢纽 353
七、尤须重视湖湘文化所曾和所将发挥的作用 354
第二节 时代主题的变迁 354
一、任务:从“开新以治穷”到“返本以治乱” 355
二、办法:从“科学救国”到“儒学兴国” 356
三、实质:从“弃本开新”到“返本开新” 357
第三节 改革本身的改革 358
一、纲领:返本承大统,开新顺天时 358
二、若干主要领域和举措 360
三、“三转三反”是重点 369
附录一:真、伪辩证逻辑对照表 371
附录二:人类文明“纵横表” 373
一、纵表 373
纵表一:力学纵表 373
纵表二:其他若干领域纵表 374
二、横表 375
横表一:逻辑学横表 375
横表二:其他若干领域横表 377
后记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