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与伍尔夫 1
第一节 “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形成 2
第二节 弗莱·后印象派画展·伍尔夫 4
第三节 贝尔夫妇与伍尔夫 12
第二章 共同捕捉“人类精神生活的韵律” 21
第一节 弗莱的视觉艺术理念与伍尔夫的“内在真实”观 22
第二节 艺术文本与文学文本的同一性 29
第三章 关于“存在的瞬间” 40
第一节 “在原棉的后面隐藏着某种图式” 41
第二节 “野鹅从窗前飞过” 47
第四章 “重新发现结构设计与和谐的原则” 59
第一节 弗莱“结构的设计”与塞尚的“造型美” 59
第二节 伍尔夫的“用文字来表现一种变形的造型感” 66
第五章 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与伍尔夫作品的光色之美 87
第一节 “绘画是画家有色彩的感觉的记录”与“小说家归根到底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 87
第二节 印象主义绘画般的斑驳光影 100
第六章 关于“有意味的形式” 112
第一节 何为“有意味的形式”? 112
第二节 弗莱与贝尔形式美学思想的差异 123
第七章 伍尔夫小说作为“有意味的形式” 130
第一节 伍尔夫笔下“形式”的“意味” 131
第二节 “块面”、“联结”与“韵律” 134
第三节 “图式”与“空白” 142
第八章 “文尼莎拥有我渴望拥有的一切” 148
第一节 “我爱你胜过这世上任何别人” 149
第二节 “共享相同视觉的作家与艺术家的完美合作” 152
第九章 “以光华灿烂的词汇去模仿文尼莎的绘画之美” 160
第一节 “我们拥有同一双眼睛” 160
第二节 “以语言文字来传达后印象主义” 164
第三节 “细描法是展示一个景物的最糟糕的方法” 167
第四节 “美几乎完全就是色彩” 171
第十章 从情感与智性的和谐到“双性同体” 176
第一节 “风景是一种尖锐理性的飘浮着的微笑” 176
第二节 “情感与智性可以自由地协作” 182
第三节 “双性同体”在作品中的具体实践 187
结语 195
参考文献 202
附录一 “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大事记 209
附录二 俄罗斯文学影响与伍尔夫的现代主义美学实验 214
附录三 伍尔夫美学探索背后的俄罗斯艺术底蕴 227
后记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