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先秦人文主义与王权思想 1
第一节 问题的渊源与学术史概要 3
一、儒法殊途的认识历程概略 4
二、儒法思想起源的研究 7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文献问题 10
一、研究方法及创新 12
二、先秦文献的五种类型 21
第一章 作为思想史基础的世袭王权 28
第一节 世袭王权的形成及思想史影响 30
一、提前出现的世袭王权 31
二、禹的思想史价值 34
三、历史学的真实与人类学的真实 41
第二节 逐步加强的世袭王权观念 43
一、世袭王权挑战者的失败 44
二、君子名臣对王权合法化的推进 50
三、盘庚迁都:王权走向专制的重要事件 54
四、西周王权天赋观念对思想史的影响 59
第二章 西周政治遗产的人文价值 64
第一节 西周社会观念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65
一、礼的多层含义 66
二、“仁”考 74
三、孝在儒家思想中的演变 80
四、传统“中”思想的儒学发展 87
第二节 德的政治性质与伦理含义 90
一、西周政治气质对“德”的塑造 90
二、“德”在战国成为政治阴谋 101
三、德的伦理意义与政治意义 106
第三章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12
第一节 史官、史学与儒家的关系 113
一、儒是先于儒学存在的一种职业 115
二、儒学与传统思想及其经典 124
三、“史”考及史学对儒学的影响 128
四、六经皆史与六经皆先王之迹 138
第二节 儒学肇始中的孔子价值 141
一、儒学的确立:传统精神的人文主义升华 143
二、孔子之“作” 149
三、从对政治人物评价看孔子核心政治理想 168
四、周公与孔子关系考辨 177
第三节 孟子悲悯情怀外化的困境与通途 189
一、孟子仁政的自我阐释和劝慰色彩 191
二、心气论:悲悯情怀之外化通途 198
三、孟子未能完成从民本到民主的跨越 205
第四章 法家思想的政治来源 215
第一节 酷刑政治:权力之恶与思想史之恶 217
一、夏刑的文献学分析 218
二、甲骨文所载酷刑及其与秦律酷刑比较 221
三、酷刑起源及君主政治对酷刑的依赖 232
第二节 西周政体瓦解过程的政治经验 237
一、大夫之死与郡县之立 237
二、生产模式与税制或军事原因引起的经济变革 244
三、法的量化与军功的量化 250
四、附论李悝变法与作《法经》真伪之辨 254
第五章 法家的政治方法论与阴谋论 261
第一节 商鞅的法家政治方法论与实践 265
一、分解社会阶层与小农经济的形成 267
二、军功与酷刑的进一步法律化 272
三、以农战政治实现君主的最大利益 276
四、王法制与郡县统一吏制 281
五、简论商鞅 286
第二节 韩非法家阴谋观的集成与流毒 291
一、韩非对前代法家的批判继承 292
二、简述韩非与其他学派思想的关系 298
三、从君权至上到对君权的彻底解放 302
四、韩非“术”的本质:历代阴谋之集大成 306
五、从“六虱”到“五蠹” 310
第六章 儒法思想比较与儒法汇流 315
第一节 上层建筑的法与普通伦理的儒 317
一、传统观念的变与不变 319
二、政治价值观的对立:民本与君本 323
三、保守主义与进化论的真实含义 328
第二节 理论的汇流:政局剧变下的荀子之变 332
一、荀子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君主体系 333
二、法后王的理论实质与困境 343
三、利:礼之缘起与性恶之源 351
四、对君主极端推崇与儒体法用的汇流模式 357
综论 从儒法矛盾看传统思想问题 363
一、从内圣外王理论看传统思想困局 366
二、法家思想造就君民二极对立的历史影响 372
参考文献 379
后记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