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丸心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清)杨凤庭撰;鲍晓东校注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3222259
  • 页数:342 页
图书介绍:《弄丸心法》八卷,清乾隆间四川名医杨凤庭所作,撰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该书卷一、卷二讨论脉诀,卷三、卷四论述医理、药性,卷五至卷七载录内科杂证,卷八介绍妇、儿科诸病证治。本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论理透彻,适合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和中医院校师生阅读,也是中医业余爱好者的良多读物。

卷一 1

孙知微医学论 1

孙真人脉论 3

李濒湖脉法二十七部 8

浮脉 8

沉脉 8

迟脉 8

数脉 9

滑脉 9

涩脉 9

虚脉 10

实脉 10

长脉 10

短脉 11

洪脉 11

微脉 11

紧脉 11

缓脉 12

芤脉 12

弦脉 12

革脉 13

牢脉 13

濡脉 13

弱脉 13

散脉 14

细脉 14

伏脉 14

动脉 15

促脉 15

结脉 15

代脉 15

李士材①脉法二十八部 16

浮脉 阳 16

沉脉 阴 16

迟脉 阴 17

数脉 阳 17

滑脉 阳 17

涩脉 阴 18

虚脉 阴 18

实脉 阳 19

长脉 阳 19

短脉 阴 19

洪脉 阳 20

微脉 阴 20

细脉 阴 20

濡脉 阴 21

弱脉 阴 21

紧脉 阴 21

缓脉 阴 22

弦脉 阳 22

动脉 阳 22

促脉 阳 23

结脉 阴 23

代脉 阴 23

革脉 阴 24

牢脉 阳 24

散脉 阴 24

芤脉 阳 24

伏脉 阴 25

疾脉 阳 25

定息 25

《内经》六部定位 26

定位分新久 26

九候 27

人迎气口 27

七诊 27

妊娠离经脉 28

脉之大义 28

脉诊平旦 28

脉分六阴六阳智愚贵贱寿夭 28

身形长短性情缓急脉各不同 29

南北生人脉各不同 29

男子以尺脉为根 29

女人以寸脉为根 29

脉有天和 29

旺脉 30

四时平脉 30

非时之脉不宜早见 30

一岁之脉不宜再见 30

五脏平脉 30

脉无根有二义 31

脉有回光返照 31

伤寒脉分五阴五阳 31

四绝脉 31

脉贵有神 31

诸痈疽疮毒脉 31

中恶脉 32

中毒脉 32

虫脉 32

四脉为诸脉之纲 33

脉有相似当辨 33

奇经八脉 33

奇经主病 34

景岳十六脉 35

卷二 36

浮脉 阳也 36

沉脉 阴也 36

迟脉 阴也 36

数脉 阳也 37

滑脉 阳中阴也 37

涩脉 阴也 38

虚脉 阴也 38

实脉 阳也 38

长脉 阳也 39

短脉 阴也 39

大脉 阳也 39

小脉 阴也 40

洪脉 阳也,浮 40

微脉 阴也,浮 40

散脉 阴也,浮 41

细脉 阴也,沉 41

紧脉 阳也,数 41

缓脉 阴也,迟 42

芤脉 阳中阴也,浮 42

伏脉 阴也,沉 42

弦脉 阳中阴也,浮 43

牢脉 阴中阳也,沉 43

濡脉 阴也,浮 43

弱脉 阴也,沉 44

动脉 阳也,数 44

革脉 阴也,浮 44

促脉 阳也,数 45

结脉 阴也,迟 45

代脉 阴也,迟 45

二十九脉总义 46

七表八里九道之义 46

八死脉 46

动止定期脉法 47

四时五脏反脉 47

无极 48

太极 48

两仪 48

四象 49

先天八卦 49

后天八卦 49

五行 50

五行相生 50

五行相克 50

天干 50

地支 51

三才 51

日月 52

元气一太极 52

男女应姤复二卦 53

脏腑应八卦 53

周身应八卦 53

五行旺相休囚 53

五行相克相成 54

五行报施 54

五行反克 54

脉分四时六气 54

政运有不应之脉 55

二十八脉名目歌 56

二十七脉名目歌 56

示门人七诊大法 56

决生死定时日大法 58

戊己生化图 61

壬寅七月七日示 62

诊病审虚实大法 62

诊脉纲领大法 64

二十九脉主病总义 77

五脏各司五部 85

卷三 86

火分君相 86

火分少壮 86

元阳分先后天 86

元阴分先后天 86

内景 87

内景日用生人之理 87

五脏具五常之理 88

心脏 88

小肠 89

肝脏 89

胆腑 90

脾脏 90

胃腑 91

肺脏 92

大肠 92

肾脏 93

膀胱腑 94

心包 94

三焦 95

形脏四 95

外景 95

手足十二经总歌 97

手太阴肺 97

手阳明大肠 97

足阳明胃 98

足太阴脾 98

手少阴心 98

手太阳小肠 98

足太阳膀胱 99

足少阴肾 99

手厥阴心包络 99

手少阳三焦 99

足少阳胆 100

足厥阴肝 100

奇经八脉 100

十二经总穴 101

经络之义 101

十五络 101

表里 101

气色 102

五色应五脏五行四时 102

五色之吉 102

五色之凶 102

五色位定 103

五色应七情 103

五色主病 103

五色形像危候 104

声音 104

五音应五脏 105

五音生病 105

五音危候 105

辨息 106

问病 106

眼光察神之聚散 107

耳轮察血气之盛衰 107

舌胎辨寒热 107

口味辨病 108

六贼 108

三户 108

魂魄 108

大气 108

气血 109

血气源头 109

荣卫 109

荣卫非气血 110

五脏应四时脉症五邪相干之义 110

肝 110

心 111

脾 111

肺 112

肾 112

诊心与小肠脉法 113

诊肝胆脉法 113

诊肾与膀胱脉法 113

诊肺与大肠脉法 114

诊脾胃脉法 114

诊肾与三焦脉法 115

诊奇经八脉法 115

诊趺阳脉法 116

诊妇人经病脉法 116

诊妇人妊孕脉法 117

诊妇人临产脉法 117

诊妇人产后脉法 118

妇人杂症与男子脉同诊之义 118

诊杂症脉法 118

诊中风脉法 118

诊伤寒脉法 119

诊伤风脉法 119

诊伤暑脉法 120

诊瘟疫脉法 120

诊中湿脉法 120

诊中燥脉法 120

诊火症脉法 120

诊劳倦内伤脉法 121

诊饮食内伤脉法 121

诊中气脉法 121

诊诸症失血脉法 121

诊痰饮脉法 122

诊郁症脉法 122

诊虚损脉法 122

诊头眩脉法 122

诊头痛脉法 122

诊眼病脉法 123

诊耳病脉法 123

诊鼻病脉法 123

诊口舌病脉法 123

诊牙齿病脉法 124

诊痛风脉法 124

诊痹病脉法 124

诊斑症脉法 124

诊咳嗽脉法 124

诊霍乱脉法 125

诊心痛脉法 125

诊腹痛脉法 125

诊疟疾脉法 125

诊痢症脉法 126

诊痞满脉法 126

诊泄泻脉法 126

诊吞酸吐酸脉法 126

诊水肿病脉法 126

诊臌胀脉法 127

诊腰痛脉法 127

诊疝气脉法 128

诊脚气脉法 128

诊消渴脉法 128

诊大便燥结脉法 128

诊胁痛脉法 129

诊淋症脉法 129

诊小便不通脉法 129

诊五积脉法 129

诊六聚癥瘕脉法 130

诊喘急脉法 130

诊嘈杂嗳气脉法 130

诊呕吐脉法 130

诊呃逆脉法 130

诊反胃隔噎脉法 131

诊痉症脉法 131

诊癫痫脉法 131

诊惊悸怔忡健忘脉法诊喉痹脉法 132

诊自汗盗汗脉法 132

诊痿症脉法 132

诊厥症脉法 132

诊哮吼脉法 133

诊烦躁脉法 133

诊膊臂痛脉法 133

诊五疸症脉法 133

诊寒热往来脉法 134

诊麻木脉法 134

诊阳痿症脉法 134

诊不眠脉法 134

诊蛊毒脉法 134

诊破伤风脉法 134

诊遗精白浊脉法 135

卷四 136

足太阳膀胱经脉歌 136

足少阴肾经脉歌 136

足少阳胆经脉歌 136

足厥阴肝经脉歌 137

足太阴脾经脉歌 137

足阳明胃经脉歌 138

手太阳小肠经脉歌 138

手少阳三焦经脉歌 138

手阳明大肠经脉歌 139

手太阴肺经脉歌 139

手少阴心经脉歌 139

手厥阴心包经脉歌 140

十八反歌 140

十九畏歌 141

炮制论 141

气味辨 141

十二经浮沉歌 142

五味歌 142

引经使药歌 143

药性小引 144

乾元之药 145

坤元之药 145

药性赋 146

十二支应年分症图 148

五郁歌 149

医为罪道说 149

目疾论 149

膈噎论 150

耳聋论 150

水火二至论 150

胃气痛辨 151

医道治平说 151

伤风辨 152

伤寒辨 152

水火立命论 153

调护水火论 155

虚实总论 157

辨伤寒感寒中寒外感内伤论 159

辨伤寒中寒假热假胀论 160

补药得宜论 162

辨症论 163

制方和剂治疗大法 165

阴阳刚维论 169

邪正分门寒热大要论 171

脏腑六经论 172

六经阴阳大论 173

伤寒金匮大法 175

十二经论 175

六经十二辰六气天人指掌图 177

卷五 178

方歌小引 178

厥阴风木在泉之岁主病主治 178

伤风 178

太阳寒水在泉之岁主病主治 182

伤寒 183

猪肤汤 186

麻黄附子细辛汤 186

通脉四逆汤 187

少阴君火在泉之岁主病主治 195

瘟疫验舌法 196

辨明伤寒时疫 196

验舌症三十六种 196

温症 201

伤暑 202

太阴湿土在泉之岁主病主治 203

中湿 204

阳明燥金在泉之岁主病主治 207

燥症 207

少阳相火在泉之岁主病主治 208

火症 208

当归补血汤 210

心气寒痛汤 210

卷六 214

饮食类立方 214

饮食 215

泄泻类立方 216

泄泻 216

呕吐哕类立方 218

呕吐哕 218

疟疾类立方 220

疟疾 220

痢疾类立方 224

泻痢论 224

痢疾 226

咳嗽门立方 229

咳有所因,分而治之,自无不效 230

治感寒久嗽如神 230

痰嗽 230

卷七 233

中风门立方 233

中风论 233

参附汤 233

诊双流县徐公脉治案 237

甘草茯苓汤 239

大滋肾水汤 239

鸡子黄汤开咽闭 239

正治肺方 239

二十四味宁心拨乱条煎救厥集红丹 239

泻白散 244

膈噎 244

千金磁朱丸 247

又定方 247

又定方 248

又为之广方 248

又方 248

虚劳门立方 248

虚劳门 249

虚劳论 251

丹溪大补阴丸 255

除蒸散 255

秦艽扶羸汤 255

秦艽鳖甲散 255

黄芪鳖甲散 256

《古今录验》五蒸汤 256

清骨散 257

知柏地黄汤 257

二冬二母汤 257

米合固金汤 257

三才封髓汤 257

人参固本地黄汤 257

龟鹿二仙膏 258

东垣三圣汤 258

加味逍遥散 258

加减八味汤 258

二富饮 259

补中益气汤 259

补阴益气煎 259

滋阴救焚汤 259

金匮复脉汤 259

茯苓补心汤 259

八仙长寿丹 260

旧拟天乙清凉散 260

新拟二甲柴胡竹皮汤 260

新拟玄芍地黄汤 260

新拟附子细辛地黄汤 260

新拟补肾定风汤 261

古治冲气方 261

除蒸汤 261

枇杷叶散 262

新拟治冲气方 262

西山夫子新拟种子丸方 262

失血症立方 263

枇杷叶散 269

方歌 269

归脾养营汤 271

方歌 272

除蒸方 278

试传尸劳法 278

吕祖传方 279

卷八 281

妇科 281

妇科总说 281

调经 282

四物汤 282

温经汤 283

归脾汤 283

建中汤 283

六味地黄汤 284

补中益气汤 284

妇人居经 284

妇人经闭 285

六君子汤 285

越鞠汤 285

养胃汤 286

茯神补心汤 286

加味逍遥散 286

妇人崩中 286

妇人漏下 287

妇人经闭辨瘀血血枯 287

室女、师尼、寡妇经闭 288

八珍益母丸 288

妇人水肿 288

八珍汤 289

椒仁丸 289

妇人疝瘕 289

妇人癥瘕 290

妇人带下 290

小柴胡汤 291

全真一气汤 292

妇人白浊白淫 292

平补正心丹 292

八味汤 293

金锁正元丹 293

妇人妊娠 293

妊娠十月调理 294

乌雄鸡汤 294

艾叶汤 295

和气饮 295

菊花汤 295

阿胶汤 296

麦门冬汤 296

葱白汤 296

芍药汤 297

半夏汤 297

妊娠恶阻 297

子烦 297

竹叶汤 298

紫苏饮 298

二陈汤 298

分气饮 298

子悬 298

子淋 299

羚羊角散 299

安荣散 299

龙胆泻肝汤 299

五苓散 300

子肿 300

达生散 300

束胎丸 300

每月经血养胎歌 301

胎前禁忌 301

房内游神切忌冲犯 301

临产调经 301

养荣汤 302

一曰正产 302

二曰伤产 302

三曰催产 303

四曰冻产 303

五曰热产 303

六曰横生 303

七曰倒产 303

八曰偏产 303

九曰碍产 304

十曰坐产 304

十一盘肠产 304

催生 304

益母催生丸 304

催生饮子 305

兔脑催生丸 305

胎衣不下 305

夺命丹 305

产后血晕 305

花蕊石散 306

黑神散 306

辨双胎胎衣 306

子死腹中 306

大承气汤 306

十全大补汤 307

恶露攻心 307

大岩蜜汤 307

恶露不下 307

产后儿枕痛 307

四神散 307

产后中风 308

虚汗不止 308

产后发渴 308

产后不语 309

七珍散 309

产后颠狂 309

大圣泽兰散 309

产后瘀血奔心 309

金黄散 310

产后虚烦 310

产后寒热 310

五积散 311

大调经汤 311

产后蓐劳 311

产后口鼻黑鼻衂 311

产后小便不禁 311

产后小便出血 312

清胃散 312

产后玉门不闭 312

妇人虚劳 312

益母丸 314

理中汤 315

旋覆代赭汤 315

女金丹 316

妇人瘰疬 316

海粉丸 316

四神散 317

乳岩 317

儿科 318

小儿审候歌 318

看指歌 318

面部五色歌 318

生死歌 318

脉纹歌 319

脉纹主病歌 319

又脉纹歌 319

神色总论 320

保婴秘笈叙 320

原书论治 321

先服救元阳根本丸方 321

固元为主方 322

龙虎锭 324

附刻普济救苦万应灵膏 324

校注后记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