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文选 1
戏曲的美学特征和时代精神 1
戏曲传统剧目教育意义的几个问题 15
关于道德、人民性问题的争论 39
关于人民性问题的补充说明 51
从绍剧目连戏看人民性的曲折发展 55
从绍剧《斩经堂》看历史人物的民间形态与历史真实 59
蒲剧《薛刚反朝》的民族美学风格 67
戏曲传统喜剧剧目的丰富多彩 83
论清官和清官戏 108
黄天霸戏产生的时代原因和思想倾向 119
全面、统一评价“临川四梦”——1982年在纪念汤显祖逝世三百六十六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 136
戏曲推陈出新的成就和经验 143
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 155
历史剧的古为今用 165
现代戏的四个坚持——在京剧《华子良》暨戏曲现代戏表演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168
新剧种创造问题——论白淑贤与龙江剧 175
现代化与戏曲化——在“1981年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座谈会上的发言 182
戏曲现代戏趋于成熟——本刊陈慧敏访著名戏剧家郭汉城 192
战略转移:戏曲的改革与建设——在“中国戏曲现代戏优秀保留剧目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196
新形势下的戏曲改革问题——陈曦与著名戏剧家访谈 203
促进民营剧团良性发展 210
张庚与“前海学派” 212
学习《讲话》,总结经验 216
《戏曲探索五十年》序 220
推动戏曲前进的时代步伐 222
《前海戏曲研究丛书》序 227
第二编 剧选 233
海陆缘 233
青萍剑 273
合银牌 310
琵琶记 349
刘青提 391
一点简略说明 423
(附)《后羿与嫦娥》第一场 432
(附)论郭汉城的戏曲创作 438
第三编 诗选 449
卷首语 449
少年 450
夜眺 450
观日 451
清平乐·拔麦 二首 451
沁园春·高粱 452
浣溪沙·梅 二首 452
王朝闻作鲁迅浮雕像 453
沁园春·瑶瑟 453
蝶恋花·狂喜 454
《七一》感赋 三首 454
有石 455
天仙子·读史 455
满江红·线猴 455
巧妇鸟 456
天仙子·无题 456
行香子·伊人 457
浣溪沙·游十渡 二首 457
沁园春·忆双双 458
齐天乐·除夜吟 458
听巴乌吹奏 二首 459
庚申杂吟 四首 459
镇海楼 460
榕城 460
雨中游西湖兼别杭州诸同志 五首 461
水调歌头·中秋青岛海边与友人同饮 462
苍岩谣 462
游灵岩山 四首 463
即兴 464
多瑙河之歌 464
永遇乐·对海 465
在汤显祖墓前 465
洞庭吟 466
访昭君村 四首 466
洛阳牡丹 四首 467
蝶恋花·瘦西湖问答 467
江城子·夜游金鞭溪 468
江城子·香山红叶 468
江城子·蓬莱观海 469
龙女桑 469
庆宫春·西山旧校场乾隆阅兵楼 470
登大观楼隔滇池望西山睡美人 470
游石林 470
江城子·下关风吼 471
过夔门 471
出南津口 471
西江月·雨中荷 472
迁金台里新居中秋望月 472
壶口 472
黄河铁牛 473
春游 473
中秋夜结伴入武夷山寻桃源村 474
拟念奴娇·奥野照镜子 474
过绍兴 474
石梁飞瀑 二首 475
苏东坡藤花馆旧宅 475
秋白故居 475
蝶恋花·好心总统 476
述怀 476
即事 478
钟馗夜行图 478
沁园春·雪 479
宝剑歌 479
题不肯去观音院 481
游日月潭 二首 481
鸟殇 482
元夜吟 482
蝜蝂 483
拟念奴娇·小泉做梦 483
香港回归感赋 二首 484
丛台怀古 484
梁山泊怀古 485
旅思·从金华到绍兴 485
武当山 485
胡耀邦墓 486
金缕曲·八五自寿 486
金缕曲·登鹳雀楼 487
西江月·重游后海 487
水调歌头·中秋日遐想嫦娥一号探月飞船升空 488
春日 488
牛颂 489
古今情歌 489
绿菊 490
水龙吟·老梦 490
拟满江红·鞋弹 491
即事 491
拟忆秦娥·安倍访美 四首 492
咏花四律 493
白日苦短行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