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统计的含义 1
1.1.1统计的含义 1
1.1.2统计的研究对象 2
1.2统计的应用 3
1.2.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3
1.2.2统计的应用领域 5
1.2.3统计的分科 6
1.3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7
1.3.1总体与样本 7
1.3.2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 8
1.3.3参数、统计量与变量 11
1.4统计数据的收集 12
1.5统计数据的类型 14
1.5.1分类数据、次序数据与数值型数据 14
1.5.2截面数据、时间数据与面板数据 14
1.5.3统计数据的误差 15
1.6统计软件简介 16
1.6.1 SPSS简介 16
1.6.2 SAS简介 16
1.6.3 R语言简介 16
1.6.4 Excel简介 17
习题1 18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19
2.1统计数据的预处理 20
2.1.1统计数据的审核、筛选和排序 20
2.1.2统计数据的插补 21
2.2统计分组与变量数列 22
2.2.1统计分组 22
2.2.2分布数列 22
2.2.3变量数列的编制 23
2.3统计表 25
2.4统计图 25
2.4.1饼图 26
2.4.2条形图 26
2.4.3茎叶图 27
2.4.4直方图 27
2.4.5折线图 28
2.4.6曲线图 28
习题2 29
第3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32
3.1相对指标 32
3.1.1相对指标概述 32
3.1.2几种常见的相对指标 33
3.1.3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35
3.2集中趋势指标 36
3.2.1算术平均数 37
3.2.2调和平均数 39
3.2.3几何平均数 41
3.2.4中位数 42
3.2.5分位数 44
3.2.6众数 45
3.3离散趋势指标 47
3.3.1极差 48
3.3.2平均差 48
3.3.3标准差和方差 49
3.3.4变异系数 51
3.3.5数据的标准化 52
3.3.6是非标志的标准差 52
3.4偏度和峰度 54
3.4.1偏态及其测量 54
3.4.2峰度及其测量 56
习题3 57
第4章 数理统计基础 60
4.1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0
4.1.1简单随机样本 60
4.1.2统计量与枢轴量 62
4.1.3次序统计量、经验分布及常用统计量 62
4.2常用统计分布 66
4.3抽样分布 71
4.3.1正态总体下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分布 71
4.3.2样本比例的分布 74
4.3.3非正态总体统计量的极限分布 75
习题4 76
第5章 参数估计 77
5.1参数的点估计 77
5.1.1矩法估计 77
5.1.2极大似然估计 79
5.2估计量的评选标准 81
5.2.1无偏性 82
5.2.2相合估计量(一致性) 83
5.2.3有效性 84
5.3参数的区间估计 85
5.3.1区间估计的定义 85
5.3.2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87
5.3.3大样本场合下的区间估计 94
5.3.4两点分布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95
5.3.5泊松分布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98
习题5 99
第6章 假设检验 101
6.1基本概念 101
6.1.1假设检验的引入 101
6.1.2判断“假设”的根据 102
6.1.3如何确定原假设H0和对立假设H1 104
6.1.4两类错误,检验的水平与功效 108
6.1.5假设检验的程序 110
6.2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110
6.2.1方差已知情况下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 110
6.2.2方差未知情况下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 111
6.2.3均值未知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 112
6.2.4两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 113
6.2.5两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 115
6.3非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117
6.3.1大样本场合总体均值的检验 117
6.3.2大样本场合两个总体均值的检验 118
6.3.3大样本场合两点分布总体参数的检验 118
6.3.4大样本场合两个两点分布总体参数的检验 119
6.3.5大样本场合泊松总体参数的检验 120
6.3.6检验的p值 120
习题6 121
第7章 非参数统计 123
7.1分布的拟合检验 123
7.1.1拟合优度χ2检验 123
7.1.2柯尔莫哥洛夫拟合检验 126
7.1.3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两样本检验 128
7.1.4两样本秩和检验 130
7.2不相关与独立性检验 132
7.2.1不相关检验 132
7.2.2列联表和独立性检验 133
7.3成对比较检验 135
7.3.1符号检验 135
7.3.2威尔科克森带符号的等级检验 137
7.4曼-惠特尼U检验 140
7.4.1曼-惠特尼U检验的基本原理 140
7.4.2小样本U检验 140
7.4.3大样本U检验 141
7.5游程检验 142
7.6等级相关检验 144
7.6.1等级相关检验的基本原理 144
7.6.2等级相关系数的应用 145
习题7 146
第8章 方差分析 150
8.1方差分析的简要介绍 150
8.1.1方差分析及其有关术语 150
8.1.2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151
8.1.3方差分析中的基本假定 153
8.1.4问题的一般提法 153
8.2单因素方差分析 154
8.2.1模型 154
8.2.2各水平试验次数相同时的方差分析与F检验 155
8.2.3各水平试验次数不一定相同时的方差分析与F检验 158
8.3双因素方差分析 160
8.3.1模型 160
8.3.2方差分析与F检验 160
8.3.3重复试验的情况(无交互作用) 162
8.3.4交互作用问题 164
习题8 166
第9章 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 170
9.1一元线性回归 170
9.1.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170
9.1.2回归系数αβ及σ2的估计 171
9.1.3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质 172
9.1.4假设检验与置信区间 174
9.1.5可线性化的一元非线性回归 179
9.2多元线性回归 180
9.2.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181
9.2.2多元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与预测 187
9.2.3关于异方差性问题 193
9.2.4关于自相关性问题 198
9.3相关分析 205
9.3.1相关分析的概念 205
9.3.2相关关系类型 206
9.3.3相关关系的描述与测定 207
9.3.4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210
习题9 211
第10章 抽样调查 215
10.1抽样调查概述 215
10.1.1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 215
10.1.2抽样调查的应用领域 216
10.2抽样估计 216
10.2.1全及总体与抽样总体 216
10.2.2全及指标与抽样指标 217
10.2.3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 217
10.3抽样误差 218
10.3.1抽样误差的概念 219
10.3.2抽样平均误差 219
10.3.3抽样误差范围与估计的可靠性 220
10.4抽样组织形式 222
10.4.1类型抽样 222
10.4.2机械抽样 224
10.4.3整群抽样 226
10.4.4多阶段抽样 227
习题10 228
第11章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230
11.1时间序列概述 230
11.1.1时间序列的概念和要素 230
11.1.2时间序列的种类 230
11.1.3时间序列的编制 232
11.2时间序列描述性分析 232
11.2.1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 233
11.2.2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236
11.2.3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237
11.2.4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238
11.2.5发展速度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239
11.3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及模型 239
11.3.1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 239
11.3.2时间序列的分解模型 240
11.4时间序列的分解分析 240
11.4.1长期趋势分析 240
11.4.2季节波动分析 244
11.4.3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分析 247
习题11 247
第12章 统计指数 250
12.1统计指数的基本概念 250
12.1.1统计指数的定义 250
12.1.2统计指数的分类 251
12.1.3统计指数的作用 251
12.2综合指数的编制 252
12.2.1简单综合法 252
12.2.2加权综合法 253
12.2.3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254
12.2.4其他加权综合指数 256
12.3加权平均指数的编制 257
12.4指数因素分解 258
12.4.1指数因素分解的含义 258
12.4.2指数分解的方法 259
12.5平均指标指数因素分析 262
12.6统计指数的应用 264
12.6.1消费者价格指数 264
12.6.2生产者价格指数 267
12.6.3股票价格指数 268
12.6.4空间价格指数 270
12.6.5消费者满意度指数 271
习题12 272
第13章 统计预测与决策 275
13.1统计预测的一般问题 275
13.1.1统计预测的概念和作用 275
13.1.2统计预测方法的分类及其选择 276
13.1.3统计预测的原则和步骤 278
13.2统计预测的一般方法 279
13.2.1主观概率法 279
13.2.2三点预测法 279
13.2.3指数平滑法 283
13.2.4季节调整预测法 284
13.2.5灰色预测法 286
13.3预测误差 287
13.3.1预测误差的意义及产生的原因 287
13.3.2预测误差的计算 287
13.4统计决策概述 288
13.4.1统计决策的概念和种类 288
13.4.2统计决策的作用和步骤 289
13.4.3统计决策的公理和原则 290
13.5风险型决策方法 290
13.5.1风险型决策概述 290
13.5.2不同标准的决策方法 291
13.5.3决策树 291
13.6贝叶斯决策方法 293
13.6.1贝叶斯决策概述 293
13.6.2贝叶斯决策方法的类型和应用 294
第14章 常用统计方法简介 297
14.1定性数据的建模分析 297
14.1.1对数线性模型基本理论和方法 297
14.1.2泊松对数线性模型 299
14.1.3 Logistic回归基本理论和方法 301
14.2聚类分析 308
14.2.1聚类分析基本概念与方法原理 309
14.2.2分类统计量与聚类方法 312
14.2.3类和类的特征 316
14.2.4系统聚类法(谱系聚类法) 318
14.3判别分析 325
14.3.1判别分析的基本思想 325
14.3.2距离判别法 327
14.4主成分分析 332
14.4.1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332
14.4.2主成分的推导及性质 338
14.5因子分析 342
14.5.1基本概念与方法原理 342
14.5.2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344
14.5.3因子载荷阵的估计方法 347
14.5.4因子旋转 348
14.5.5因子得分 350
14.5.6计算步骤及实例 351
第15章 若干统计分析专题简介 356
15.1国民经济核算 356
15.1.1国民经济核算概述 356
15.1.2国民经济生产总量核算 358
15.1.3投入产出核算 360
15.1.4资金流量核算 362
15.1.5国际收支核算 364
15.2金融统计 366
15.2.1金融统计学基础 366
15.2.2中央银行统计 366
15.2.3商业银行统计 368
15.2.4政策性银行统计 374
15.2.5证券期货市场统计 375
15.2.6保险统计 376
15.2.7对外金融统计 377
15.2.8外汇市场统计 378
15.2.9金融监管统计 378
15.3服务贸易统计简介 379
15.3.1从服务贸易概念的提出到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的建立 379
15.3.2服务贸易统计商品分类和国别分组 382
15.3.3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384
附表一 泊松分布函数表 386
附表二 标准正态分布函数表 388
附表三 χ2分布上侧分位数表 390
附表四 t分布上侧分位数表 393
附表五 F分布上侧分位数表 395
附表六 柯尔莫哥洛夫检验临界值表 405
附表七 两样本秩和检验临界值表 407
附表八 杜宾—沃森检验上下界表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