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两栖动物生活史特征的研究进展 1
1.1 两栖动物生活史研究的概况 1
1.2 生活史特征地理演化 3
1.3 生活史特征演化的环境因子 9
1.4 生活史特征演化的遗传因子 11
小结 12
第2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 13
2.1 研究对象 13
2.2 研究区域 14
2.3 研究目的 17
2.4 研究内容 19
小结 19
第3章 繁殖物候学 20
3.1 两栖动物繁殖物候学概况 20
3.2 材料和方法 21
3.3 结果 22
3.4 讨论 24
小结 25
第4章 雄性个体的配偶识别 27
4.1 两栖动物配偶识别概述 27
4.2 材料和方法 28
4.3 结果 29
4.4 讨论 33
小结 34
第5章 雄性大个体配对优势的机制 35
5.1 两栖动物配对优势概述 35
5.2 材料和方法 36
5.3 结果 37
5.4 讨论 40
小结 41
第6章 配对模式地理变异 42
6.1 两栖动物配对模式概述 42
6.2 材料和方法 43
6.3 结果 45
6.4 讨论 49
小结 51
第7章 产卵地的选择与利用 52
7.1 两栖动物产卵地的选择概述 52
7.2 材料和方法 53
7.3 结果 53
7.4 讨论 57
小结 59
第8章 雌性繁殖投入的种群内及种群间变异 60
8.1 两栖动物雌性繁殖投入概述 60
8.2 材料和方法 62
8.3 结果 64
8.4 讨论 69
小结 72
第9章 雄性繁殖投入的种群间变异 73
9.1 雄性动物繁殖投入概况 73
9.2 材料和方法 74
9.3 结果 75
9.4 讨论 78
小结 79
第10章 卵孵化和蝌蚪发育 80
10.1 两栖动物卵和蝌蚪发育的概况 80
10.2 材料和方法 81
10.3 结果 82
10.4 讨论 87
小结 89
第11章 年龄、生长率和终身繁殖力 90
11.1 两栖动物年龄结构的概况 90
11.2 材料和方法 92
11.3 结果 94
11.4 讨论 103
小结 107
第12章 身体大小的地理变异 109
12.1 动物身体大小的研究概况 109
12.2 材料和方法 110
12.3 结果 111
12.4 讨论 115
小结 117
第13章 体型大小两性异型的地理变异 118
13.1 动物体型大小的两性异型研究概况 118
13.2 材料和方法 120
13.3 结果 122
13.4 讨论 127
小结 129
第14章 四肢肌肉大小两性异型 130
14.1 肌肉大小两性异型的概况 130
14.2 材料和方法 131
14.3 结果 131
14.4 讨论 139
小结 140
第15章 重捕率的评估 142
15.1 重捕率的研究概况 142
15.2 材料和方法 143
15.3 结果 144
15.4 讨论 147
小结 149
第16章 地理位置对华西蟾蜍种群恢复力的影响 150
16.1 种群恢复力研究概况 150
16.2 材料和方法 151
16.3 结果 151
16.4 讨论 153
第17章 物种保护建议和措施 155
主要参考文献 159
致谢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