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交通史新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子今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67236
  • 页数:323 页
图书介绍:《秦汉交通史新识》是作者有关秦汉交通史的论文集,包括《秦军事运输略论》、《秦兼并战争中的“出其人”政策——上古移民史的特例》《秦始皇二十七年西巡考议》《说“反枳”:睡虎地秦简《日书》交通“俗禁”研究》等内容。

秦军事运输略论 1

一 秦人对军运的重视 1

二 秦军“远攻”传统与粮运效率 3

三 军运与统一战争中的大兵团作战 5

四 秦军运能力的开发 9

五 灵渠的意义 11

六 秦军事运输的组织管理 14

秦兼并战争中的“出其人”政策——上古移民史的特例 16

一 “出其人”“归其人”史例 16

二 《通鉴》的处理方式 18

三 上党教训 20

四 “虎狼之秦”:东方六国的文化敌对倾向 22

五 “徕民”主张:从兵战强国到行政强国 24

六 关于“募徙”“赐爵”,“赦罪人迁之” 25

秦始皇二十七年西巡考议 27

一 咸阳—雍交通线路的延伸 27

二 西抚西土 28

三 西:秦之旧都 30

四 秦西部战略成功的纪念 32

五 “出鸡头山,过回中” 35

六 关于“治驰道” 37

说“反枳”:睡虎地秦简《日书》交通“俗禁”研究 39

一 关于“反枳(反支)” 39

二 “避反支”:“不可行走的禁忌” 40

三 “反枳”原义推想 42

四 “□与枳刺艮山之胃离日”试释读 45

五 关于“禹之离日” 46

六 禹:早期交通开发成功的纪念性符号 48

李斯《谏逐客书》“駃騠”考论——秦与北方民族交通史个案研究 50

一 骏良駃騠:秦王“娱心意说耳目者” 51

二 《短长》乌氏倮“駃騠”传说的史实背景 52

三 駃騠:“北蛮”“奇畜” 53

四 燕王“駃騠”与赵简子“白骡” 54

五 畜产史的重要一页 56

六 秦人畜牧“蕃息”技术的传统优势 58

七 “駃騠”名义解说的其他可能性 59

八 “駃騠”驯用骑乘推想 62

骡驴馲駞,衔尾入塞——汉代动物考古和丝路史研究的一个课题 64

一 “馲駞”的引入 64

二 “骡驴”“入塞” 66

三 内地“骡驴”的考古发现 70

四 关于“橐駞驴骡”匈奴“奇畜”说 71

五 以“駃騠、騊駼、驒騱”为对象的动物考古取得进展的可能性 72

六 丝路史值得重视的贸易方式 74

论汉昭帝平陵从葬驴的发现 76

一 平陵动物考古发现 77

二 “骡驴馲駞,衔尾入塞”:丝路交通风景 79

三 有关“驴”的简牍史料 80

四 汉代文明史历程中“驴”的蹄迹 82

五 对于“驴”的交通史与交通考古关注 83

岳麓书院秦简《数》“马甲”与战骑装具史的新认识 85

一 岳麓书院秦简《数》所见“马甲”简文 85

二 曾侯乙墓出土“马甲” 86

三 包山2号楚墓出土“马甲” 87

四 有关“马甲”“马铠”的历史记录 88

五 杨泓有关战马装具史的创论 91

六 甲骑装具史的新认识 92

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马竖”杂议 95

一 “明童”中的“马竖” 95

二 “马竖”与“马仆”“车竖” 97

三 马王堆汉墓“马竖”与“奴婢成群的场面” 99

四 奴婢中“未成年的孩童” 101

五 “竖”:指代成年人的蔑称 103

六 “奴”“竖”与“马童”名字 105

前张骞的丝绸之路与西域史的匈奴时代 108

一 早期中西交通的西域路段 108

二 冒顿自强与匈奴兼并“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 111

三 “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116

四 匈奴强势与西域文化发展进程 119

五 匈奴控制西域通路 120

六 匈奴“乐关市”传统 122

七 匈奴在西域商路的经济表现 126

八 活跃的西域“贾胡” 130

赵充国时代“河湟之间”的生态与交通 137

一 “河湟之间”:赵充国与羌人共同的舞台 137

二 “河湟之间”的生态:生产条件与生存环境 138

三 石棺葬:羌人机动性与草原生态交通条件考论之 140

四 “鲜水”:羌人机动性与草原生态交通条件考论之二 142

五 赵充国屯田的生态环境背景 145

六 “河湟漕谷”的水文史料和交通史料意义 146

汉武帝“西夷西”道路与向家坝汉文化遗存 150

一 汉武帝时代“西夷西”道路探索 150

二 “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 151

三 汉使见闭于夷 154

四 “王然于”事迹 157

五 “西夷西”道路与向家坝考古收获 159

六 关于汉武帝“罢西夷”“稍令犍为自葆就” 161

七 斑竹林汉画像石棺墓陶俑表现“僰僮”身份的可能性 162

建安二十年米仓道战事 166

一 张鲁“走巴中” 166

二 巴賨夷帅朴胡、杜濩、任约北降 169

三 “巴夷”的迁徙 170

四 张鲁“自巴中将其余众降” 171

五 张郃“徇三巴” 172

七 张郃“走还南郑” 173

米仓道“韩溪”考论 175

一 以韩信为主角的交通史故事 175

二 2012年米仓道考察“韩溪”发现 177

三 南北“韩溪”之一:米仓道“韩溪” 179

四 南北“韩溪”之二:褒斜道“韩溪” 182

五 韩信南行的可能性探索 184

六 米仓道和金牛道的关系 185

试说“江阳之盐” 188

一 《博徒论》“江阳之盐” 188

二 《博徒论》有关“盐”的文字的复原 190

三 “江阳”盐产考议 191

四 “江阳”盐运推想 194

五 自贡井盐与“江阳之盐”的关系 195

六 “江阳”“水通”之利:沱江盐运体系 196

秦汉“五岭”交通与“南边”行政 198

一 秦始皇五岭“新道”与灵渠工程 198

二 汉武帝用兵岭南 200

三 交通的发展和“南边”的移动 202

四 历史比照之一:“南山”道路和“五岭”道路 204

五 历史比照之二:海陆并进的军事交通记录 205

六 岭南新区的交通与行政 208

西汉辽西郡的防务与交通 210

一 辽西郡与北边防务体系 210

二 辽西郡战事 211

三 辽西地位与朝鲜形势 214

四 辽西郡:“燕、齐之间”的文化枢纽 215

五 辽西地方的“濒海之观” 217

六 并海道与北边道的交接 220

七 “傍海道不通”交通史事与海侵记忆 222

秦汉时期政治危局应对的交通控制策略 224

一 “交通”:治与乱的共有条件 224

二 交通史视角的政治危局考察 226

三 “关”:国家的“门户” 228

四 “道”与“摧虏”“填戎”“致治” 230

五 山险要隘控制 232

六 长安“武库”与雒阳“武库”的空间定位 233

七 东海郡“武库”与并海道及近海交通 234

八 “上郡库”“北边郡库”与“北边道”交通 236

汉代的“海人” 238

一 “海人之占”:海洋学的进步 238

二 《说苑》“海人”故事 240

三 “海人”传递的神异知识 241

四 齐“习船者”与“海人”的技能 243

五 “海人”与“山客” 244

六 关于“海人之仄陋” 245

东海的“琅邪”和南海的“琅邪” 248

一 越王勾践“治琅邪” 249

二 秦皇汉武“琅邪”之行 251

三 “填夷”命名与“亶洲”“东夷”航路 252

四 南洋“琅邪”记忆的可能性 255

秦汉闽越航海史略 259

一 越人航海传统 259

二 闽越王“阴计奇策,入燔寻阳楼船” 261

三 闽越王“侵陵百越,并兼邻国” 262

四 汉王朝“事两越” 264

五 闽越海境的“海风波” 265

六 “横海将军”战功 266

七 城村城址水门发现 267

八 “东冶”的地位 268

九 关于闽越东洋航路 269

马援楼船军击交耻九真与刘秀的南海经略 270

一 马援“破交阯”“击九真”与楼船军战功 270

二 “楼船”“横海”“伏波”事业 274

三 刘秀南海经略与西域政策的对比 277

四 交州军事征服的航海技术基础 280

伏波将军马援的南国民间形象 283

一 楼船远征 283

二 “伏波将军”名号 286

三 “马伏波”的历史光荣及其民间形象化记忆 288

四 文与武:由马援言汉代“名臣列将”形象 291

诸葛亮“流马”“方囊”考议 294

一 “木牛流马”:诸葛亮的交通运输技术发明 294

二 关于“方囊”名号 296

三 “方囊”与散装运载方式 297

四 “流马”“方囊”装载量与汉代车运装载规格的比较 300

五 “方囊”结构与“流马”为独轮车说 302

六 “鹿车”与“流马”名义 305

附论 307

早期中西交通线路上的丰镐与咸阳 307

秦汉时期南岭道路开通的历史意义 311

秦皇汉武“海上”之行 315

后记 319

本书内容初刊信息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