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0世纪末苏南中小城镇理论与实践回顾 1
1.1 20世纪末期小城镇规划建设回顾与评价 1
1.2 20世纪末期苏南小城镇发展理论的回顾 3
1.3历史阶段的局限与理想的缺失 5
1.4故乡与异乡——对苏南城镇形象的模型建构 6
1.4.1原型的差异性 6
1.4.2碰撞与模合 6
1.4.3对苏南城镇形象的构想模型 7
1.4.4本章小结 8
1.5课题背景及研究框架 8
参考文献 9
第2章 当代国外郊区发展理论影响与苏南城乡一体化 10
序言:西方郊区化问题的产生 10
2.1国外郊区发展理论综述 10
2.1.1郊区化带来的问题 10
2.1.2新城市主义理论 11
2.1.3城市连绵区与区域城镇群落理论 14
2.2世纪热点:生态景观城镇主义 17
2.2.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17
2.2.2景观都市主义到生态都市主义 18
2.3转型:城乡一体化理论综述 19
2.3.1城乡一体化的理论背景 19
2.3.2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界定 20
2.4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21
2.4.1苏南地区的城乡一体化现状研究综述 21
2.4.2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22
2.5小结 24
参考文献 24
第3章 土地市场化及其对小城镇规划的影响 26
3.1小城镇土地市场化 26
3.2小城镇发展的市场化转向 27
3.3土地市场化对小城镇规划的影响 28
3.4土地市场化对小城镇发展的影响 28
3.5小结 30
参考文献 30
第4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小城镇探索——以上海“一城九镇”为例 31
4.1当代全球化认知及现实 31
4.1.1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31
4.1.2文化全球化的认识 32
4.1.3全球化的“生活组合”建构 32
4.2上海“一城九镇”规划及建设介绍 33
4.2.1“一城九镇”开发的提出 33
4.2.2“一城九镇”的规划概况 35
4.2.3对“一城九镇”的正面评价 42
4.2.4对“一城九镇”的批评 43
4.2.5对“一城九镇”的小结 44
4.3借鉴:跨世纪郊区理想的探索 44
4.3.1“一城九镇”的规划共性 44
4.3.2“一城九镇”的经验和问题 45
4.3.3问题与挑战 46
4.4小城镇开发模式比较:以“一城九镇”为例 46
4.5本章小结 48
参考文献 48
第5章21世纪初苏锡常新镇实践案例评析 49
5.1苏南小城镇调研案例介绍 49
5.1.1昆山市张浦镇 49
5.1.2吴江市盛泽镇 53
5.1.3无锡市鸿山新镇 58
5.1.4无锡玉祁新市镇 65
5.1.5常州市横林镇 69
5.2苏南小城镇规划条件分析 76
5.2.1交通区位条件 76
5.2.2产业经济条件 76
5.2.3基础设施条件 77
5.3规划目标共性 78
5.3.1工业园区化 78
5.3.2农业集约化 78
5.3.3环境生态化 81
5.3.4农村社区化 82
5.3.5商业现代化 82
5.3.6三产多元化 84
5.3.7产业特色化 84
5.4规划的共同原则 85
5.4.1功能合理分区 85
5.4.2保留与发展并重 86
5.4.3整体生长的空间 87
5.4.4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88
5.4.5林水贯穿——景观都市主义指导下的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92
5.5开发模式与动力 96
5.5.1开发主体分类 96
5.5.2开发动力及分类 98
5.6本章小结 101
参考文献 101
第6章 当代小城镇规划发展的制度局限与对策 102
6.1小城镇土地制度的限制与对策 102
6.1.1小城镇土地制度的限制 102
6.1.2小城镇土地制度的突破探索 103
6.1.3小结 107
6.2小城镇规划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问题与对策 107
6.3小城镇规划实施水平的制约与对策 109
6.4镇与城规划目标不分的问题与对策 111
6.5结语 111
参考文献 111
第7章 理想城镇的建构与实验 113
7.1理想城镇的模型建构——三大原则和策略 113
7.1.1设定发展边界和环镇生态绿带 113
7.1.2贯穿镇区的绿轴和绿楔 114
7.1.3城镇公共中心——步行街区或广场 116
7.1.4理想城镇的模型构想 117
7.2路径:操作框架 117
7.3两个关键议题 119
7.3.1小城镇公共中心的重构 119
7.3.2小城镇的“小”与城镇风貌问题 126
7.4田园新镇的实践探索 127
参考文献 142
第8章 展望:新型城镇化转型中的小城镇 143
8.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目标 143
8.2苏南小城镇的转型发展方向 144
8.3回顾与展望 145
附录A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关键词及其解读 146
A.1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回顾 146
A.2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关键词解析 147
A.2.1土地财政 147
A.2.2物流批发市场 148
A.2.3大学城 149
A.2.4仿古风情街(历史风情街区) 150
A.2.5产业园 150
A.2.6超高层建筑 152
A.2.7近郊风情小镇 152
A.2.8生态观光农业园 153
A.2.9旅游地产 153
A.2.10养老地产 154
A.2.11城市次新区 155
A.2.12轨交生活 156
A.3中国新城建设的共同行为关键词解析 156
A.3.1经济开发区 156
A.3.2行政中心区迁建 157
A.3.3南北主轴 157
A.3.4人工湖或大公园 158
A.3.5.馆两中心 158
A.3.6五星级酒店 158
A.3.7 CBD楼群 159
A.3.8湿地公园 159
A.3.9购物中心与城市综合体 159
A.3.10现代服务业集聚区(MSD) 160
A.3.11花园城市 160
A.4结束语 161
参考文献 161
附录B解析当代城市趋同与特色塑造问题 162
B.1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趋同——如何理解和面对 162
B.1.1全球化影响下的城市趋同 162
B.1.2“市场化影响下”的城市趋同 163
B.1.3“体制性影响下”的城市趋同 163
B.2历史性建筑与城市文脉——反思与澄清 164
B.2.1客观认识历史性城镇建筑的当代价值 164
B.2.2城市文脉再认识 165
B.3城市特色与创造路径 165
B.4结束语 169
参考文献 169
附录C当代标志性建筑的比较认知与批评模式初探 170
C.1何为标志性建筑 170
C.2标志性建筑的比较 170
C.2.1公共性与开放性比较——北京国家大剧院与奥斯陆国家大剧院 171
C.2.2城市肌理构造与环境影响——CCTV的两个方案 172
C.2.3地标建筑的形态与环境影响——环球188大厦与“东方之门” 172
C.2.4个性表现与城市场所——洛杉矶迪斯尼音乐厅与多伦多安大略儿童博物馆 173
C.2.5相似的造型与不同的角色——上海大剧院和哥本哈根大剧院 174
C.2.6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标志性建筑 175
C.3标志性建筑的批评模式 176
C.3.1技术经济批评模式 177
C.3.2社会价值批评模式 178
C.3.3环境影响批评模式 178
C.3.4形式美学批评模式 178
C.3.5文化表达批评模式 179
C.3.6创作心理批评模式 180
C.4结束语 181
参考文献 182
附录D水乡新韵——水体景观规划引导的景观城镇开发实践 183
D.1城镇化转型提升与景观生态城镇 183
D.2水体景观催化的小城镇开发案例述评 185
D.2.1上海的新镇建设案例 185
D.2.2江苏的新镇区规划建设案例 187
D.2.3案例评析小结 190
D.3水体景观引导的小城镇规划设计实践 190
D.3.1常州横山桥镇潞横河北侧片区城市设计 190
D.3.2遥观镇宋剑湖湿地周边地区控制性规划 191
D.3.3案例评析小结 193
D.4结语:理想引领现实 193
参考文献 194
附录E生态城市主义目标下的城乡一体化与园林化——基于苏州地区的实践 195
E.1生态城市的概念与生态空间模式 195
E.1.1生态城市原型——“田园城市” 195
E.1.2当代生态城市的概念 196
E.1.3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构成 197
E.1.4当代城市绿地模式 197
E.2从苏州园林到苏州山水城市实践 199
E.3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与园林化 201
E.4苏州市区园林化 202
E.4.1城市总体绿地系统规划 202
E.4.2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态公园群 203
E.5苏州生态景观特色村镇建设 206
E.5.1苏州市生态村标准制定 206
E.5.2生态景观乡村建设实例 207
E.6结语 208
参考文献 208
附录F城市空间转型的理论与实践——基于苏州城市空间转型实践的考察与思考 210
F.1城市空间转型的内涵与意义 210
F.1.1城市空间转型研究的内涵 210
F.1.2我国城市空间转型研究的意义 210
F.2城市空间转型的理论视野 211
F.2.1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211
F.2.2紧凑城市 211
F.2.3新城市主义理论与方法 211
F.2.4社区与邻里理论 212
F.2.5智慧城市 212
F.2.6低碳城市理论 213
F.2.7宜居生态城市 213
F.3苏州都会区空间转型的实践与问题 213
F.3.1苏州城乡一体化成果与问题 213
F.3.2城市空间的更新与生长中的问题 215
F.3.3城市空间肌理与社区发展问题 219
F.4苏州城市空间转型的目标与路径 219
F.4.1空间转型的发展目标建构 219
F.4.2空间转型的政府体制改进 220
F.4.3空间转型的规划路径 220
参考文献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