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气候变化风险分析的基础理论 3
1研究气候变化风险的理论框架 3
1.1基本概念 3
1.1.1气候变化 3
1.1.2风险 5
1.1.3不确定性 8
1.2气候变化风险 9
1.2.1气候变化风险的内涵 10
1.2.2气候变化风险的解构 12
1.2.3气候变化风险的特征 16
1.2.4气候变化风险的类型 21
1.3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23
1.3.1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23
1.3.2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 24
1.3.3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 24
1.4公共政策挑战及本书的内容框架 25
1.4.1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减缓和适应 27
1.4.2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 30
1.4.3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政策风险及研究思路 32
1.5小结 35
第2部分 气候变化的自然风险及其应对 39
2气候变化的自然风险 39
2.1全球气候变化自然风险对我国的影响 39
2.1.1气候灾害的发生频度、广度和深度增大 41
2.1.2气候灾害对社会的危害和影响面进一步增大 47
2.1.3气候灾害的跨区域属性日益明显 49
2.1.4气候灾害的复杂性和多因性加剧 49
2.1.5气候灾害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增强 50
2.2我国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领域 51
2.2.1水资源 53
2.2.2粮食生产 57
2.2.3人居环境 61
2.2.4生态环境 62
2.2.5人体健康 64
2.2.6重大工程 65
2.3不同类型极端天气的风险表现形式 66
2.3.1干旱 66
2.3.2暴雨洪涝 67
2.3.3台风 69
2.3.4高温热浪 71
2.4我国气候变化风险的区域特征 73
2.4.1华北区:干旱与农业脆弱性叠加的风险 74
2.4.2西北区:气候暖湿转变及冰川、冻土融化风险 75
2.4.3东北区:气候变暖与生态脆弱性叠加的风险 76
2.4.4华南区:台风、高温热浪与城市化叠加的风险 76
2.4.5西南区:地质灾害与脆弱性叠加的风险 77
2.4.6华中区:干旱、暴雨洪涝与农业脆弱性叠加风险 77
2.4.7华东区:梅雨、台风和高温热浪与城市化叠加的风险 78
2.5小结 79
3应对气候变化自然风险的应急体制机制研究 80
3.1国外应对气候变化应急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80
3.1.1美国应对气象灾害的综合协调应急管理体系 80
3.1.2德国应急管理体系及对气象灾害的应对 83
3.1.3澳大利亚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经验 85
3.2世界各国应急管理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经验 88
3.2.1工作框架:实施“整合式”工作理念 89
3.2.2组织体制:建立专门的综合协调机构 90
3.2.3法律制度:专门立法和制定战略规划 91
3.2.4科技支持:强化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 93
3.2.5社会动员:建立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94
3.3我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应急体制概况 94
3.3.1国家层面的组织体系 95
3.3.2纵向组织体系 96
3.4完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应急机制体制的政策建议 98
3.4.1工作模式:相关的各个领域有序整合 99
3.4.2发展策略:科学认识与全球治理结合 101
3.4.3组织架构:各地区和各部门统筹协调 102
3.4.4运作方法:减缓性和适应性措施并举 103
3.5小结 104
4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应急能力分析 106
4.1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应急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106
4.1.1极端气候事件等气候灾害明显增加 106
4.1.2气候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日益加大 110
4.1.3气候灾害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 111
4.1.4发展中国家更易遭受气候灾害的冲击 111
4.2我国当前气候变化应急能力方面的主要问题 112
4.2.1相关领域缺乏协作、相互割裂 113
4.2.2全社会有序参与的氛围不够浓厚 114
4.2.3政府统筹协调全局的力度不够 115
4.2.4监测预报的技术手段比较滞后 116
4.3应急能力建设的主要方向 116
4.3.1科技支撑: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 116
4.3.2人才建设:建立和强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118
4.3.3社会参与:提高减灾意识和适应能力 119
第3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风险 119
5减排政策风险分析:减排过度承诺的风险 123
5.1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碳减排压力 123
5.2中国未来的碳排放趋势 125
5.2.1不同研究中的情景设置 125
5.2.2宏观参数 129
5.2.3能源消费总量 132
5.2.4能源结构 135
5.2.5碳排放总量 138
5.2.6碳排放强度 142
5.2.7部门结果 144
5.2.8主要结论 149
5.3中国未来的碳排放将受到严格限制 151
5.4中国不宜过早承诺碳排放峰值的时间和数量 153
6减排政策风险分析:低碳投资的金融风险 157
6.1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低碳投资 157
6.2 2011~2020年新能源投资的碳减排效应 158
6.2.1关于低碳投资减排效应的前提假设 158
6.2.2低碳投资减排效果分析 160
6.2.3中国“40/45”目标实现前景评估 164
6.2.4人口红利变化对新能源产业的影响 165
6.2.5国际环境最新变化及其对我国低碳政策的影响 170
6.3新能源之核能 173
6.3.1核电的优势 173
6.3.2世界核电概况及中国核电规划 174
6.3.3三次核事故及核电的潜在风险 175
6.3.4核事故产生原因的多样性 176
6.3.5长周期概率事件与核电的社会风险……、 176
6.3.6各国对核能的态度 178
6.3.7小结 181
6.4新能源之太阳能(光伏产业) 182
6.4.1太阳能产业背景 182
6.4.2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185
6.4.3光伏产业投资与风险 191
6.5新能源之风电产业 195
6.5.1风电产业的发展背景 195
6.5.2风电产业的发展状况 196
6.5.3风电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199
6.6电动汽车产业 204
6.6.1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204
6.6.2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瓶颈 206
6.6.3能源利用格局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207
6.6.4对电动汽车产业进行补贴的隐患 208
6.6.5电动汽车产业投资推动银行不良资产风险上升 210
6.7 2010~2020年低碳投资的金融风险 211
6.7.1低碳投资的银行不良贷款风险 211
6.7.2与其他不良贷款风险的叠加效应 212
6.8主要结论和几点建议 214
6.8.1低碳投资保持适度,重视真实减排效率 214
6.8.2对大规模投资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持谨慎态度,适度压缩投资规模 215
6.8.3加大对低碳技术创新和技术成熟领域投资 215
6.8.4对核电投资须特别谨慎,警惕长周期概率风险 216
6.8.5应充分利用提前投资与人口高峰红利的正面叠加效应 216
7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发展风险研究 217
7.1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风险的界定 217
7.1.1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类别 218
7.1.2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不确定性 220
7.1.3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风险定义与分类 222
7.2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24
7.2.1欧盟低碳技术路线 225
7.2.2日本低碳技术路线 229
7.2.3美国低碳技术路线 233
7.2.4中国低碳技术分析 236
7.3各国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及优势比较 237
7.3.1研发投入与产出 237
7.3.2主要领域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比较 238
7.4中国在低碳领域所面临的技术风险 248
7.4.1技术创新风险 248
7.4.2技术转让风险 249
7.4.3技术应用风险 250
7.4.4 CCS技术的应用风险 251
7.5小结 253
8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管理风险研究 254
8.1技术管理风险的界定和分类 254
8.2技术路线选择和风险预测 256
8.2.1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能源技术发展原则 256
8.2.2风能技术发展中的挑战与风险 258
8.3颠覆性技术路线的发展风险 268
8.4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决策中的公众认知风险分析 269
8.4.1公民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认知的形成要素 269
8.4.2我国公众低碳技术认知形成的调研测试——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为例 275
8.4.3公众低碳技术认知的理论模型构建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280
8.5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决策中存在的政府认知风险分析 281
8.5.1我国地方政府的决策动机的模型与低碳技术选择 281
8.5.2适用于我国地方政府低碳技术选择的模型构建 282
8.5.3研究设计、变量定义及测度 288
8.5.4基本发现与讨论 293
8.5.5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295
8.6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转移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296
8.6.1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技术转移:起源与现状 296
8.6.2技术发展与技术转移存在的风险分析 296
8.7结论与政策建议 299
8.7.1结论 299
8.7.2政策建议 300
附件1 12类技术详情 301
附件2 变量描述 302
附件3 回归结果 303
9控制气候变化风险的城市与区域政策研究 306
9.1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问题 306
9.1.1无法逆转的城市化趋势 306
9.1.2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的共同挑战 307
9.1.3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310
9.2我国气候变化风险的城市与区域空间格局 312
9.2.1城市群、巨型城市是气候变化高风险区 312
9.2.2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气候变化风险 314
9.2.3中西部城市群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控制压力不容低估 316
9.3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控制的适应性规划政策 318
9.3.1主要城市群应建立气候风险评估与监测体系 318
9.3.2在城市规划框架中引入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模块 319
9.3.3调整城市基础设施设计标准,提高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 320
9.4控制长期气候风险的减缓性城市规划政策 322
9.4.1低碳城市、空间规划与气候变化减缓战略 323
9.4.2社区空间形态与交通出行碳排放:基于北京市的实证研究 326
9.4.3我国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331
9.4.4快速城市化的中国应注重通过空间规划手段实现碳减排 333
9.5政策实施风险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体制机制 335
9.5.1城市与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实施风险来源 335
9.5.2基于“十一五”节能目标落实的实证研究 336
9.6政策建议 342
9.6.1城市与区域规划政策应引入气候风险管理维度 342
9.6.2注重运用空间规划手段减缓气候变化,控制长期气候风险 342
9.6.3完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实施机制,降低政策实施风险 343
9.6.4对我国气候变化谈判立场与策略的政策建议 344
第4部分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建议 344
10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控制的流程和方法 349
10.1风险管理的一般流程 349
10.2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方法 354
10.2.1气候变化的风险识别方法 354
10.2.2气候变化的风险评估方法 355
10.2.3气候变化的风险沟通方法 363
10.2.4气候变化的风险控制方法 368
10.3国际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现状及挑战 373
10.3.1国际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最新进展 373
10.3.2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存在的挑战 375
10.4基于情景分析的风险管理方案运作建议 377
10.4.1情景一:目标定位为保持气候变暖在2℃以内 378
10.4.2情景二:基于气候变暖在3~4℃内的规划 379
10.4.3情景三:构建气候变暖在5~7℃内的应急预案 380
10.5小结 381
11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治理体系建设 383
11.1风险治理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383
11.1.1风险治理的基本概念 384
11.1.2以风险防控为核心,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 385
11.1.3整合性、系统性流程设计原则 385
11.1.4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原则 386
11.2网络化的全面风险治理框架 387
11.3 IPCC提出的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建议及对我国的启示 392
11.3.1 IPCC特别报告提出了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危害加剧的部分证据 392
11.3.2 IPCC特别报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理论框架 393
11.3.3 IPCC特别报告提出了管理气象灾害风险的政策选项 395
11.3.4 IPCC特别报告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启示 397
11.4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策略选择 399
11.4.1调整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399
11.4.2完善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相关法规和制度 400
11.4.3制定和完善经济激励政策 400
11.4.4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国际合作 401
参考文献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