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引言:轴心时代与中国思想的突破 1
一 雅斯贝尔斯与轴心时代观念 1
二 轴心时代观念的思想史意义 2
三 中国思想的突破 5
四 文献选读 8
五 延伸阅读书目 23
第二讲 孔子与儒家的形成 24
一 儒家的道德传统 24
二 孔子与儒家的确立 27
三 孔子的意义 29
四 文献选读 30
五 延伸阅读书目 43
第三讲 孟子与人性本善 44
一 思孟学派及其意义 44
二 孟子与人性本善 46
三 孟子的论辩 47
四 王道仁政 49
五 孟子的意义 51
六 文献选读 53
七 延伸阅读书目 59
第四讲 荀子与儒家的现实主义 60
一 荀子与他的时代 60
二 天人相分 62
三 性恶与化性起伪 64
四 隆礼重法与儒家的现实主义 66
五 荀子的地位 68
六 文献选读 70
七 延伸阅读书目 76
第五讲 老子与道家 77
一 朦胧的老子 77
二 老子论道 79
三 老子的批判哲学 83
四 老子的意义 86
五 文献选读 87
六 延伸阅读书目 94
第六讲 庄子的精神世界 95
一 老庄差异 95
二 《庄子》中的庄子 98
三 言、道与齐物 101
四 逍遥与游世 105
五 文献选读 113
六 延伸阅读书目 125
第七讲 墨子与墨家 126
一 墨子其人 126
二 墨子十事 130
三 墨家精神 135
四 文献选读 137
五 延伸阅读书目 146
第八讲 辩者公孙龙 147
一 辩者的意义 147
二 公孙龙其人 150
三 白马论与守白 154
四 文献选读 160
五 延伸阅读书目 166
第九讲 孙子与孙子兵法 167
一 兵与兵家 167
二 孙子与孙子兵法 171
三 《孙子兵法》 173
四 兵者孙武 175
五 文献选读 183
六 延伸阅读书目 185
第十讲 韩非子与法家 186
一 法家的历史命运 186
二 法家的传统 189
三 韩非与法家的集大成 191
四 从荀子到韩非的内在逻辑 196
五 终结者韩非 198
六 文献选读 200
七 延伸阅读书目 210
第十一讲 阴阳家 211
一 阴阳家的特殊性 211
二 阴阳与五行 215
三 邹衍与阴阳家 217
四 董仲舒对阴阳家的吸收、改造 221
五 阴阳家的影响 224
六 文献选读 227
七 延伸阅读书目 232
第十二讲 纵横家 233
一 特殊的纵横家 233
二 纵横家及其作品 237
三 言说的技巧 240
四 纵横家的意义 245
五 文献选读 247
六 延伸阅读书目 271
第十三讲 黄老道家 272
一 政治舞台上的黄老 272
二 《黄老帛书》 275
三 《吕氏春秋》与《淮南子》的政治努力 278
四 黄老道家的历史命运 284
五 文献选读 285
六 延伸阅读书目 296
第十四讲 出土文献与先秦学术 297
一 出土文献概观 297
二 出土文献的方法论价值 299
三 出土文献能否改写思想史? 302
四 文献选读 305
五 延伸阅读书目 309
第十五讲 结语:道、道术与方术 310
一 道与中国传统 310
二 道与术 312
三 学与术 316
四 文献选读 317
五 延伸阅读书目 326
参考文献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