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篇 3
第一章 创新基层党建的形势与背景 3
一、形势: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 3
(一)世情的新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 3
(二)国情的新变化: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 5
(三)党情的新变化 8
二、背景:基层党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0
(一)转型期矛盾凸显冲击基层党的建设 10
(二)党的执政基础经受考验 13
三、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5
(一)深化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 15
(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8
第二章 创新基层党建思路的形成 22
一、形成创建思路的理论依据 22
(一)理论依据 22
(二)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 25
二、强化党的基层组织服务功能的思路 28
(一)实践依据 28
(二)强化服务功能以实际行动塑造党的形象 31
三、创建思路来源于对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总结与肯定 33
(一)基层党建活动的新探索 33
(二)对基层党建活动载体的总结与肯定 35
四、创建思路的成熟 38
(一)2008年以来的调研与试点 38
(二)思路成熟的“三阶段” 40
第三章 “遵义模式”的构建 43
一、“服务型党组织”的定位 43
(一)定位与形象标识 43
(二)创建要求 44
二、“遵义模式”的结构 44
(一)以“三个服务”为主题 44
(二)以创建四级“服务平台”为支撑 45
(三)以完善“五大工作体系”为手段 47
(四)以实现“五大提升”为创建目标 48
三、创新实践 48
(一)工作重点 49
(二)基本做法 53
四、成效及影响 57
(一)创建成效 57
(二)社会影响 61
第四章 服务型党组织的内涵与特征 66
一、基本内涵与特征 66
(一)基本内涵 66
(二)本质 70
(三)特征 71
二、“服务”、“服务型”与“服务型党组织”的概念探讨 73
(一)关于“服务”的概念 74
(二)关于“服务型”的概念与“服务型党组织”的定位 77
成效篇 83
第五章 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83
一、理论依据与实践需求 83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 83
(二)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87
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探索 89
(一)“三个服务”理念创新体现了党执政的本质 89
(二)构建“四级网络”,创新执政的平台 96
(三)构建“五大体系”,创新执政的载体和途径 100
(四)“五个提升”体现了执政能力的增强 103
三、启示 106
第六章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109
一、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109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和根本任务 109
(二)推进“五大建设”体现党的先进性 112
二、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创新 115
(一)“三个服务”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115
(二)构建“五大体系”,创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载体和途径 121
(三)实现“五个提升”,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124
三、启示 129
第七章 促进经济建设的观察与思考 132
一、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强化地方经济建设的组织保障 132
(一)党的发展理论 132
(二)观察:服务型党组织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134
(三)思考 140
二、服务型党组织营造了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141
(一)观察:打造发展的软环境 141
(二)具体做法 147
(三)思考 150
第八章 促进政治建设的观察与思考 153
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153
(一)依靠人民执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进步的选择 153
(二)观察: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55
(三)思考 159
二、观察:服务型党组织成为党内民主发展的助推器 160
(一)坚持和落实了民主集中制 160
(二)促进党内民主政治建设 163
(三)案例与思考 165
三、观察: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促进了依法治国 167
(一)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变 167
(二)观察与思考 168
第九章 促进文化建设的观察与思考 173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173
(一)服务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宗旨 174
(二)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在农村 176
二、观察: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79
(一)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179
(二)案例:遵义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 182
(三)思考 185
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187
(一)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实质 187
(二)观察: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促进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90
(三)思考 193
第十章 促进社会建设的观察与思考 195
一、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95
(一)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 195
(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建设 197
(三)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建设 200
二、观察与思考 206
(一)汇川区社会管理网格化的创新案例 206
(二)凤冈县构建“五大体系”快速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的案例 211
(三)绥阳县抓好“一信通”建设促进网络服务有机衔接 213
三、结论 215
评价篇 221
第十一章 服务型党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221
一、创新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的依据 221
(一)创新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的意义 221
(二)创新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的新要求 224
二、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的构建及原则 225
(一)关于制度与机制 225
(二)创新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的原则 226
三、服务型党组织运行机制的形成 229
(一)服务型党组织运行机制的构建及特点 229
(二)形成系统的工作管理机制 231
(三)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237
(四)完善民主决策机制 240
(五)利用网络技术推进沟通信息机制建设 241
四、对服务型党组织运行机制的进一步探索 241
(一)存在的问题 242
(二)对策和思路 243
第十二章 服务型党组织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245
一、构建评价体系的意义、目标及原则 245
(一)建立科学的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的意义 246
(二)评价依据 247
(三)评价目标 248
(四)评价原则 249
二、服务型党组织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250
(一)抓好“三个服务”主题落实 250
(二)实现“四级网络”平台搭建 253
(三)完成“五大工作体系”构建 254
(四)达到“五个提升”创建目标 256
三、服务型党组织评价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262
第十三章 “遵义模式”的价值及意义 264
一、服务型党组织的特点 264
二、创新价值 264
(一)服务型党组织创新意义与价值 265
(二)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典型意义 266
(三)服务型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创新 267
(四)服务型党组织对党建载体的创新 268
(五)服务型党组织创新的三个亮点 269
三、基本经验 271
四、创建体会 276
五、下一步工作思考 279
参考文献 282
后记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