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上) 3
主要交战国的战争计划 3
西线战事 4
东线战事 5
加里波利(达达尼尔)战役 6
海上的战争 7
战时政治与宣传 7
战时外交 8
日本参战 9
奥斯曼帝国参战 9
意大利参战 10
巴尔干各国卷入 11
协约国成员间的战时秘密条约 11
土耳其海峡 11
对阿拉伯人的互相抵触的许诺 12
赛克斯-皮科协定 13
与俄国和意大利的协定 13
贝尔福宣言 14
英法阿拉伯宣言 15
关于德国的法俄协定 15
中欧两强的战争目的 16
第二章 俄国革命和《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18
三月革命 18
布尔什维克革命 19
列宁 19
列宁的和平创议 22
俄罗斯帝国的瓦解 22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23
《布加勒斯特条约》 24
从《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看德国的战争目的 24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下) 26
和平提议 26
美国干涉 27
威尔逊的“十四点” 29
德国战败 30
停战(1918年11月11日) 32
第四章 缔造和平(1919年) 34
理想主义的销蚀 34
封锁问题 35
巴黎和会 36
1919年的和平缔造者:克列孟梭、劳合·乔治和威尔逊 36
国际联盟 39
“十四点”的命运:殖民地、山东和种族平等 39
南蒂罗尔和阜姆 41
德国问题 42
出示和平条件 43
第五章 和约 45
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 45
对奥地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和约 46
对奥斯曼帝国的和约 48
少数民族条约 48
条约批准问题 49
终评 50
1919年时的列强 52
第六章 帝国之后:俄国和东欧 55
俄国:内战与布尔什维克巩固权力 55
布尔什维克的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 57
新生的和重建的东欧国家 58
波兰 59
捷克斯洛伐克 61
南斯拉夫 62
第七章 帝国之后:中东 64
土耳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领导 64
亚美尼亚问题 65
与法国和意大利的外交解决 66
驱逐希腊人、查纳克危机和废除苏丹统治 66
《洛桑条约》 67
希腊—土耳其人口迁移 68
凯末尔的社会革命 68
非土耳其领土 69
沙特阿拉伯 70
叙利亚和黎巴嫩 71
外约旦 71
美索不达米亚(伊拉克) 72
巴勒斯坦:犹太复国主义—巴勒斯坦问题 72
石油因素:波斯(伊朗) 74
美索不达米亚 75
巴林和沙特阿拉伯 76
第八章 东亚:到华盛顿会议为止的日本和中国 78
1914年前的背景 78
日本、中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二十一条” 79
日本和盟国在西伯利亚的干涉 80
华盛顿会议(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 82
裁减海军军备的协定 84
第九章 东亚:从华盛顿会议到“满洲危机” 86
中国: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布尔什维克的关注 86
中国政治形势;孙中山 86
国共伙伴关系 87
莫斯科的对华政策 89
蒋介石的崛起 89
蒋介石与莫斯科的关系 90
旨在统一中国的北伐 91
日本因素 92
“满洲危机”前夕的中国 93
华盛顿会议后的日本国策 93
大萧条的影响 94
第十章 “满洲危机” 96
日本的利益 96
日本侵占 97
中国和苏联的反应 98
西方的反应 99
国联的反应和史汀生主义 100
建立傀儡国家“满洲国” 101
李顿调查团 101
日本侵占热河与《塘沽停战协定》 102
第十一章 东亚:从“满洲危机”到中日战争 104
日本政府与其政策 104
“满洲危机”后的中国 106
卢沟桥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开始 107
国际反应 109
日本政府内的变动 110
第十二章 西欧:从凡尔赛到希特勒 111
法国对安全的追求 111
以赔偿为武器 112
俄德《拉巴洛条约》 112
法国、比利时占领鲁尔;德国通货狂胀 113
通货狂胀结束;道威斯计划 114
《洛迦诺公约》 115
白里安和斯特莱斯曼 116
裁军问题 118
凯洛格-白里安公约 119
裁军谈判的失败 119
赔偿、杨格计划和莱茵兰撤军 120
马奇诺防线 121
白里安的欧洲联邦计划 122
大萧条的来临 122
大萧条对德国的影响 123
德奥关税同盟 124
赔偿的终结 125
德国民主制的终结 125
第十三章 西欧:到西班牙内战为止的墨索里尼和希特勒 127
战后意大利 127
墨索里尼 128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 130
墨索里尼的帝国主义 131
希特勒 132
纳粹意识形态 133
1933年时德国的国际处境 135
埃塞俄比亚危机 136
德国牵制:萨尔公民投票和德国重新武装 136
斯特雷萨阵线和法俄同盟 137
英德海军协定 138
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和世界的反应 138
莱茵兰重新军事化 139
埃塞俄比亚的终结 141
第十四章 西班牙内战 143
政治背景 143
反共和国的阴谋 144
外国干涉的作用 144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145
长枪党 146
外国干涉的国际影响 147
法国和英国的不干涉 149
德国的不满 151
第十五章 从西班牙内战到欧洲的二战前夜 153
意大利、德国与奥地利问题 153
绥靖政策 154
希特勒兼并奥地利 155
出卖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危机和慕尼黑协定 156
“水晶之夜”和希特勒破坏慕尼黑协定: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 158
德国兼并梅梅尔 159
纳粹种族战争 160
第十六章 二战在欧洲:从德国进攻波兰到俄国战役 162
波兰问题白热化 162
纳粹—苏联条约 163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德国进攻波兰 164
第四次瓜分波兰 165
西线进攻的决定 166
苏联的扩张:兼并波罗的海国家与苏芬战争 167
德国对丹麦和挪威的进攻 168
丘吉尔接任首相 169
德国的西线战役 170
希特勒与英国的对抗 171
墨索里尼的干涉 173
西班牙牌 174
北非战略 175
巴尔干困境 175
对南斯拉夫和希腊的进攻 176
对苏联的进攻 177
第十七章 二战在亚洲:从中国泥潭到珍珠港 181
苏联威胁、德国背叛和美国经济压力 181
欧洲事态与亚洲事态的互动 182
采纳南进战略 183
走向与德国结盟 184
三国条约与其国际反响 184
日本与德国对苏进攻 185
从南进战略到珍珠港 188
珍珠港事件争议 191
外交后果 192
第十八章 希特勒对美宣战,太平洋战局,态势逆转 193
希特勒起初的谨慎 193
美国的压力 194
希特勒的最终回应 195
日本奇迹的六个月 196
态势逆转:珊瑚海战役和中途岛战役 197
日本人的胜利的遗留影响 198
第十九章 到墨索里尼垮台为止的大同盟 200
大同盟的开端 200
《大西洋宪章》 200
西方对苏援助 201
美国加入大同盟 201
三巨头: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 201
战争进程:总体概貌 207
斯大林的战争目的与1942年5月26日英苏盟约 208
在北非的第二战场 209
卡萨布兰卡会议:西西里与无条件投降 210
战争进程: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 211
攻入西西里和意大利,墨索里尼垮台 212
第二十章 为战后世界奠基 214
莫斯科会议 214
首次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 215
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 216
波兰问题 218
欧洲战争进程 219
摩根索计划;1944年9月11日至16日的魁北克会议;参谋长联席会议1067号指令 220
1944年10月丘吉尔-艾登赴莫斯科使团,百分比协议 221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至11日) 22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224
联合国的建立 225
第二十一章 在欧亚两大洲的胜利 227
罗斯福去世和杜鲁门继任 227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结束 227
杜鲁门初入国际政治 228
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 229
太平洋战局进程 231
原子弹的使用 232
原子弹与苏联对日宣战 233
日本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34
第二十二章 大同盟的瓦解 236
1945年时的强国 236
武器系统的革命 237
冷战 238
缔造和平(1945年):伦敦会议和莫斯科会议 239
斯大林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宣言”与凯南的遏制理论 240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和苏联的反应 241
缔造和平(1946年),关键性的德国问题 242
与意大利和德国卫星国的和约 243
杜鲁门主义;对希腊、土耳其的援助;希腊内战 244
马歇尔计划 246
第二十三章 敌对阵营的形成 249
苏联势力在东欧的扩展;共产党情报局的创建 249
捷克斯洛伐克1948年二月政变 249
铁幕的裂口: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 250
柏林封锁 252
迈向北大西洋同盟 253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254
德国的分裂 255
一个超国家经济组织的创建:欧洲煤钢联营 256
西欧联盟 256
华沙条约 257
第二十四章 日本:从投降到最后和约 259
日本投降详情 259
美国设想的在日管理当局 260
美国占领与日本政府改组 261
对日和约(1951年9月8日) 262
苏联对日媾和(1956年10月19日) 263
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协定 263
第二十五章 超级大国与中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朝鲜战争 264
日本投降前的美国对华政策 264
史迪威的失败 265
赫尔利使团 265
美国未能结交共产党人 266
美国战后对华政策 267
马歇尔使华 267
苏联对华政策 268
外蒙古成为苏联卫星国 269
中国内战:国民党人 269
中国共产党人和毛泽东 270
中国内战:冲突进程 271
毛泽东倒向苏联 272
美国国内对中国共产党人获胜的反应 27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73
1950年2月14日中苏条约 273
第二十六章 遏制在亚洲:朝鲜战争 275
朝鲜的战后分治 275
苏联治下的北部朝鲜 276
美国治下的南部朝鲜与李承晚 276
分立的南北朝鲜政府的建立 277
美苏撤军与朝鲜人民军出兵南朝鲜 278
朝鲜战争:责任问题 279
冲突进程 281
罢免麦克阿瑟 283
走向停战的漫长道路 284
诸多不同解释 284
第二十七章 帝国的终结:印度和巴基斯坦 286
甘地革命 286
甘地的领导作用 287
甘地的首次争取自治运动 288
印度社会内的分裂 289
甘地的食盐进军 289
印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克里普斯使团 290
英国的屈服和印度分治决定 291
实行分治 292
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英国自治领获得独立 292
甘地的遗产 293
朱纳格特、海得拉巴和克什米尔 294
葡萄牙和法国飞地的终结 294
尼赫鲁的对外政策与中印战争 294
尼赫鲁的遗产 296
印巴不宣而战的战争与孟加拉国创立 296
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核国家 297
第二十八章 北非和中东: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苏伊士运河危机 298
法兰西帝国在中东和北非的终结 298
英国人与埃及 299
巴勒斯坦问题 299
英国委任统治的终结 300
阿以冲突与以色列国家的建立(1948年5月14日) 301
1948—1949年阿以战争 301
外约旦变成约旦 302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命运 302
埃及:从1948—1949年战争到苏伊士运河危机 302
第二十九章 冷战的发展:从朝鲜战争到古巴导弹危机 304
领袖变更 304
艾森豪威尔-杜勒斯对外政策 304
斯大林之后的接班人:尼基塔·赫鲁晓夫 306
斯大林之后的苏联对外政策 307
对奥和约(1955年5月15日) 308
德国问题上的持续僵局 309
赫鲁晓夫对和平共处的重新呼吁和他对斯大林的谴责 309
非斯大林化在东欧的反响:波兰 310
1956年10月匈牙利暴动 310
苏伊士运河危机 311
欧洲走向较大程度的独立;欧洲原子能联营和共同市场 313
洲际弹道导弹和首颗人造卫星 314
赫鲁晓夫柏林最后通牒(1958年11月) 315
肯尼迪继任 317
维也纳峰会(1961年6月) 318
柏林墙(1961年8月) 318
第三十章 古巴导弹危机 320
菲德尔·卡斯特罗 320
卡斯特罗革命 321
卡斯特罗与美国 322
卡斯特罗与苏联 322
猪湾入侵 323
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决定 324
美国的反应 324
危机的解决 325
卡斯特罗的反应 326
第三十一章 进行冷战:从古巴导弹危机到赫尔辛基协议 327
戴高乐迈向更大程度的独立 327
肯尼迪的“我是柏林人”演说(1963年6月26日) 328
禁止核试验条约(1963年8月5日) 329
保护人变更 330
约翰逊继任 330
废黜赫鲁晓夫(1964年10月14日),勃列日涅夫继任 331
维利·勃兰特和“东方政策” 332
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1968年) 332
尼克松继任 334
军备控制: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 336
勃兰特重启德国“东方政策”与莫斯科条约(1970年8月12日) 337
关于柏林的四国条约(1971年9月3日) 337
两德关系基础条约(1972年12月21日) 338
赫尔辛基协议(1975年7月30日至8月1日) 338
第三十二章 东亚:从朝鲜战争到中美外交革命 340
中苏关系 340
中美关系:金门、马祖和台湾问题 341
中印战争 341
中苏分裂 341
美国未能就东亚形势的变化作出调整 343
中美外交革命 344
中日实现和平 346
中美外交革命的最后各阶段 347
第三十三章 遏制在亚洲:越南(第一部分) 349
战后分治 349
历史背景 349
胡志明与越南的共产主义—民族主义革命 350
中国国民党军对北越的占领 351
英国对南越的占领和法国卷土重来 352
越南对法战争 353
日内瓦协议(1954年7月) 354
东南亚条约组织 355
美国、南越和吴庭艳 355
越盟对拒绝举行全越普选的回应 356
老挝问题 358
肯尼迪升级 358
吴庭艳垮台 359
约翰逊坚持既定路线 359
“春节攻势”对美国政策的冲击 361
约翰逊的最终和平提议与1968年总统选举 362
第三十四章 遏制在亚洲:越南(第二部分) 363
尼克松的越南政策 363
战争扩大到柬埔寨和老挝 364
外交突破? 365
西贡政府的崩溃 366
美国撤出后的东南亚 367
华人的命运和中国的反应 368
柬埔寨的浩劫 369
越南占领柬埔寨 369
中国攻入越南 370
共产主义者在老挝的胜利 370
第三十五章 冷战的发展:从赫尔辛基协议到戈尔巴乔夫垮台 372
卡特的对外政策 372
巴拿马运河条约(1977年7月9日) 373
军备控制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374
罗纳德·里根上台 374
里根自相矛盾的对苏政策 375
里根、核武器和“战略防御倡议” 377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继位 378
里根-戈尔巴乔夫关系 379
戈尔巴乔夫削减苏联军事义务和对外承诺 381
里根与中美洲: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 382
格林纳达 384
利比亚 385
布什继位 385
布什-戈尔巴乔夫关系 386
布什、戈尔巴乔夫和海湾战争 387
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 387
第三十六章 中东:从苏伊士运河危机到戴维营协议 389
苏伊士运河危机后的埃及政策 389
六日战争(1967年6月5日至10日) 390
联合国242号决议 390
巴勒斯坦问题 391
赎罪日战争(1973年10月) 392
阿拉伯石油武器 394
基辛格的穿梭外交 395
吉米·卡特的中东政策 396
戴维营协议(1978年9月) 397
第三十七章 中东:从伊朗伊斯兰革命到1991年海湾战争 399
伊朗、国王和伊斯兰革命 399
伊朗人质危机 400
苏联入侵阿富汗 401
两伊战争 402
黎巴嫩悲剧 403
武器换人质 405
尼加拉瓜因素 406
两伊停战 407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8月2日) 408
海湾战争 409
第三十八章 苏联帝国的解体 411
波兰、团结工会和一个非共政府的组成 411
共产党在匈牙利统治的终结 412
匈牙利对共产党民主德国的打击 413
民主德国危机和柏林墙被打开 413
德国重新统一 414
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 415
斯洛伐克的分离 416
保加利亚 416
罗马尼亚 416
不确定的未来 417
苏联的解体 418
鲍里斯·叶利钦的作用 420
族裔民族主义和宗教:两大解体力量 421
戈尔巴乔夫的挽救努力与1991年8月政变 422
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 424
第三十九章 南斯拉夫的解体 425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战争和种族清洗 426
欧共体的反应 426
马其顿局势 427
波黑的浩劫 427
克罗地亚出牌 430
代顿协议(1995年12月14日) 430
科索沃危机 431
在马其顿的反响 432
结束语 433
参考文献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