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教育的价值 3
科技、教育和生产力的发展 3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改革——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 7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振兴 10
教育交流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15
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 27
生命教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 43
用他山之石,攻中国教育改革之 51
做推进教育改革的研究型教师 56
探索综合课程师资培养的新模式 65
评价改革: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71
全球化与后现代哲学语境中的高等教育改革 75
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而学习——在2010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启动会议上的讲话 78
考研热的冷思考 82
改进中国人文学科教育的关键是引入研究性学习 84
读书: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87
第二编 价值的教育 93
价值观定位漫谈 93
略论人的价值的含义和特点 96
人生意义的困惑——简析现代西方哲学家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105
公共价值观——当代西方社群主义的主要观点 123
理性信念的解构与重建 135
警惕生活态度的非理性化倾 142
在“21世纪价值观教育与文化战略”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14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53
论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16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177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8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189
人文北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丰富养分 194
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与核心价值观念 19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刍议 209
民主、公正、和谐——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216
阐释理论热点的最新成果——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7》 223
一本深入浅出解疑释惑的理论力作——读《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 225
第三编 品德教育 233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追求 233
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和设计思路 239
改善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48
人,因理想而崇高,因信念而坚毅——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初论 255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62
我国青年学生价值观特点和社会心理状况 266
和谐社会与青年的历史使命 27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大纲篇目选择及编写原则等情况的总体介绍 276
让美德的光辉在自己身上闪亮 289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美德 293
多难兴邦的道德与精神激励——从汶川大地震看基础教育中的公民道德教育 297
当代美国政治思想的意识形态图景 305
第四编 哲学教育 337
略论哲学的功能 337
论哲学的社会教育功能 349
时代 哲学 教育——兼论西方哲学对教育的影响 358
论哲学的独特功能与价值 369
哲学能够帮助人们仰望天空 379
为什么社会越是快速发展越需要学习哲学 384
改革的时代呼唤改革的哲学——三校哲学系座谈哲学教学改革 387
大学哲学教育亟须改革 390
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392
观念的历险:什么是哲学以及如何进行哲学教育 400
这是一个片断式话语的时代 406
西方思想家关于精神生产的思想 409
第五编 教育管理 439
面对WTO:中国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439
社会发展与大学组织方式、教学方式及其功能的变革——考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体会与思考 443
中国大学领导力建设的国际化路径 453
高等教育内涵式科学发展战略的实质和内涵 457
教育公平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461
自主招生只应该放在某些特殊专业和学科 465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路径——关于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教学计划修订的思考 468
一流的本科教育要有一流的教材和课程资源 480
创建精品课程 提高教学质量——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485
构建教师发展导向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92
研究生培养在转变中发展 499
加强学风建设 展现师表风范 501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把书教好是教师的最大荣誉——在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509
练好教学内功 承担起时代赋予青年教师的重任——在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512
高校教代会和工会工作未来发展的空间及其理论依托 516
中国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挑战及其转型 522
一所传统师范大学的转型——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 529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模式 提升研究质量和水平 536
发挥学科优势 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 543
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552
在2010年新加坡新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558
高等教育要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 561
后记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