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颜鹏飞,丁霞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63245
  • 页数:2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以及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其中包括:(1)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第一次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第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2)“第二次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第二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推出 “社会主义调节经济”这一新话语,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话语基础之上的的深化、升华和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态的新表述。(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不仅仅归功于党的领袖人物及其党的领导集体的贡献,而且也包含着全党理论工作者以及专业的或者职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所作的创造性努力。

绪论 1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两次历史性结合 1

二 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6

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是历史合力的产物 12

四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态的新表述 15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第一次结合 22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1921—1949年) 22

一 新民主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1921—1937年) 23

二 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理论与新政策(1937—1945年) 24

三 解放战争耐期的经济理论与政策(1945—1949年) 25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1949—1956年) 27

一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 28

二 对社会主义改造和过渡道路的探索和争论 2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第二次结合(上) 36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 (1956—1978年) 36

一 党的八大前后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经济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阶段(1956—1958年) 37

二 “大跃进”运动中的严重失误阶段(1958—1960年) 38

三 1960年冬天以后的五年经济调整阶段(1961—1965年) 38

四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和两年恢复整顿阶段(1966—1978年) 39

第二节 毛泽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和贡献 40

一 《论十大关系》中的经济思想 40

二 《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的经济思想 43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第二次结合(下) 48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1978—2008年) 48

一 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 48

二 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阶段(1985—1992年) 49

三 经济发展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3—2002年) 50

四 经济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3—2008年) 5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特征 55

一 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历程 55

二 中国经济学体系的结构 56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的起点 5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导理论 58

一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58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61

三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 63

四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理论 72

五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74

第四章 张闻天的经济思想 84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84

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辨 84

二 “生产关系二重性”理论 86

三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7

四 社会主义经济范畴与价值规律 88

五 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体系 89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及市场经济思想 91

一 如何向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 91

二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结构及经济建设方针 92

三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经济政策 93

第三节 对“左”倾经济思想的反思和批判 94

一 东北时期对“左”倾思想的纠正 94

二 “庐山发言”及与“左”倾急躁冒进思想的冲突 95

三 关于政治与经济、物质利益等问题的辩证思考 96

第四节 经济思想评价 98

一 极具学理性和实践性的经济理论 98

二 与中国经济实践密切结合并为后者所验证的经济理论 99

三 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殊历史地位 100

第五章 陈云的经济思想 102

第一节 农业发展理论 102

一 农业基础地位理论 102

二 农业生产经营理论 103

三 农业改革理论 104

第二节 工业化理论 106

一 坚持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106

二 工业化必须保持适宜的规模和速度 108

三 重视工商企业的经济绩效 11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理论 112

一 陈云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思想 112

二 陈云的改革开放思想 116

第四节 经济思想评价 119

一 主要特点 119

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121

三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独特贡献 124

第六章 邓小平的经济思想 126

第一节 邓小平经济思想体系框架 126

一 应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经济研究的出发点 127

二 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角度高度阐明改革开放基本国策 128

三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实现形式 130

四 围绕“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3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两大突破 134

一 对唯物史观有重大突破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 134

二 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137

第七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中的经济思想 148

第一节 概述 148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48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1

三 关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经济思想 153

四 国有企业改革 155

五 发展战略经济思想 156

第二节 经济思想评价 159

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理论的创新 159

二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的创新 161

三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新 162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体系中的经济思想 165

第一节 概述 165

一 经济思想的基石 165

二 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思想 167

三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 172

第二节 经济思想评价 179

一 从总体上把握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 179

二 以发展为主题引领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180

三关于“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180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上) 183

第一节 薛暮桥的经济思想 183

一 主要经济思想 183

二 经济思想评价 193

第二节 许涤新的经济思想 194

一 主要经济思想 194

二 经济思想评价 206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中) 209

第一节 顾准的经济思想 209

一 顾准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步探索 209

二 顾准对“娜拉出走后”的追问 215

第二节 卓炯的经济思想 218

一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18

二 计划商品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221

三 对改革道路的探索 222

第三节 孙冶方的经济思想 225

一 以价值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25

二 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及设想 230

三 经济思想评价 233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下) 238

第一节 刘国光的经济思想 238

一 从“坚持市场改革方向”到“重视国家宏观计划调控” 238

二 从“效率优先”到“更加重视社会公平” 240

三 从“双重模式转换”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242

四 经济思想评价 245

第二节 吴敬琏的经济思想 245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整体协调的改革主张 245

二 探索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谋发展的道路 250

三 倡导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 252

四 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理论 254

五 经济思想评价 255

参考文献 258

后记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