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主题 1
一、题元角色 1
二、句法-语义接口 2
第二节 研究现状 3
一、国外研究现状 3
二、国内研究现状 14
三、存在的问题 18
四、解决途径 20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20
一、研究的意义 20
二、研究的创新点 21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框架 21
一、题元理论 22
二、映射理论 27
第五节 研究原则和方法 30
一、研究原则 30
二、研究方法 31
第六节 研究的文本框架 32
第二章 题元角色 33
第一节 题元角色的本质及功能 33
一、题元角色的本质 33
二、题元角色的元语言功能 35
第二节 题元角色的类型 36
一、个体题元角色 36
二、类题元角色 37
三、宏观题元角色 40
四、隐性抽象动词的题元角色 41
五、边缘题元角色 42
第三节 题元层级 45
第四节 题元栅与论元结构 47
一、题元栅 48
二、论元结构 49
第五节 小结 50
第三章 题元栅的变化 52
第一节 题元栅的扩大 52
一、不及物动词题元栅扩大的途径 53
二、及物动词题元栅扩大的途径 57
三、题元栅扩大的句法分析 58
四、题元栅扩大的原因 63
第二节 题元栅的缩小 63
一、题元栅缩小的途径 64
二、题元栅缩小的原因 68
第三节 小结 69
第四章 映射模式 70
第一节 映射模式分析 70
一、依据题元层级的映射模式 70
二、依据原型角色理论映射模式 75
三、语义分解映射模式 77
四、LMT映射模式 80
五、Wechsler的映射模式 82
第二节 整合映射模式 84
一、整合映射模式的构建 84
二、整合映射模式的应用分析 86
第三节 小结 90
第五章 题元角色的无标记映射 91
第一节 映射规则与途径 91
一、映射规则 93
二、映射途径 94
第二节 对称映射 96
一、对称映射的途径 96
二、构式中的对称映射 100
三、名词化中的对称映射 101
第三节 象似映射 102
一、数量象似 102
二、语义功能象似 103
三、显著性象似 104
第四节 小结 105
第六章 题元角色的标记映射 106
第一节 标记理论及映射 106
第二节 缺位映射 108
一、论元的省略 108
二、空语类 109
第三节 颠倒映射 110
一、心理动词的颠倒映射 110
二、中动结构中的颠倒映射 118
三、“无灵主语+有灵动词”的颠倒映射 119
第四节 构式中的非对称映射 120
一、不及物动词的角色误配 121
二、及物动词角色数量误配 122
第五节 小结 123
第七章 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24
第一节 研究的回顾 124
一、题元角色的本质和功能 124
二、关于题元栅的变化 125
三、关于映射模式 127
四、无标记映射和标记映射 127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观点及发现 127
一、题元角色 127
二、题元层级 130
三、题元栅的变化 131
四、题元栅变化的原因 132
五、映射理论 132
六、整合映射模式 133
七、无标记映射和标记映射 134
第三节 发现的意义 134
第四节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135
参考文献 136
后记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