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论作为方法的“民国” 1
作为方法:亚洲与中国 2
作为方法的“民国” 7
“民国”如何成为“方法” 14
一 “国家历史情态”与文学史叙述——百年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概念与范式问题 21
“新文学”、“现代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22
“国家历史情态”的提出 31
“国家历史情态”的历史建构 37
二 文学的“民国机制” 45
“民国机制”: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阐释框架 45
怎样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国机制” 52
关于文学的“民国机制”答问 59
三 民国历史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 73
宪政理想与民国文学空间 73
辛亥革命与中国文学“民国机制”的国体承诺 83
五四:文学的“民国机制”的形成 89
附录:谁的五四?——论“五四文化圈” 94
含混与矛盾:国民党战时文艺政策的一个特点——从张道藩《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谈起 109
四 民国文学研究的学术论衡 117
“民国热”与民国文学研究 117
重写文学史视域下的民国文学研究 128
命运共同体的文学表述——两岸华文文学视野中的“民国文学” 141
“民国文学”与“民国机制”的三个追问 154
民国文学:阐释优先,史著缓行 166
五 “民国历史情境”与知识社会学方法 179
知识社会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180
世界知识、地方知识与中国文学研究 185
少数民族知识、地方性知识与知识等级问题 193
从进化论的时间到区域论的空间 200
语言的整合与历史情境的整合 205
地方性文学报刊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史料价值 210
“本土化”问题的“主体性”解决 218
后记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