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学术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清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54003190
  • 页数:4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为沙孟海学术研究专著,共两篇八章内容。上篇沙孟海学术思想的生成,包括生平行迹、师承和交游、学术文化转型时期的选择三章,下篇沙孟海学术研究的构成与内容,包括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金石、考古学研究,书法研究,印学研究五章。

上篇 沙孟海学术思想的生成 3

第一章 生平行迹 3

第一节 青少年时期(1900—1922) 3

一、嚴正家教和新式学堂教育的啓蒙 4

二、宁波师友群的砥节砺行 8

三、浙东学术文化傅统的潜移默化 12

第二节 青壯年时期(1922—1949) 15

一、滬上五载的学术机缘与观念更新 16

二、广州、重庆学者群的相互啓发 20

第三节 中晚年时期(1949—1992) 28

一、浙江省文博考古工作的责任擔当 28

二、执教高校、引领西泠与学术倡导 34

第二章 师承和交游 37

第一节 沙孟海与文学名士 39

一、冯君木 39

二、张美翊 49

三、况周颐 55

四、朱孝臧 61

第二节 沙孟海与书法篆刻名家 64

一、吴昌硕 64

二、趙叔孺 71

第三节 沙孟海与思想家、语言文字学者和史学家 75

一、章太炎 75

二、闻宥 80

三、陈训慈 86

第三章 学术文化转型时期的选择 93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国学”熱潮 93

第二节 沙孟海的学术文化视野和立场 96

一、支持《学衡》和《华国》 98

二、服膺胡適和“疑古派” 108

三、接纳马克思主义史学 117

下篇 沙孟海学术研究的構成与内容 123

第四章 文学研究 123

第一节 博涉駢散诸家,尤重樸学一派 124

一、不废桐城 125

二、尤崇汪中 129

第二节 借 a徑宋人,贯通汉唐:宋诗派影响下的诗学倾向 140

第三节 “词为小道”观的映现和调适 148

一、“固非欲为词人” 148

二、研習常州词派 149

三、况周颐、朱孝臧词论的影响 151

第四节 论新语体文“别有生面” 155

第五章 语言文字学研究 164

第一节 《中国文字学史》编撰计划与前期研究 165

第二节 字体字形演变研究 172

一、论近世文字学研究的偏误 172

二、基本的字体发展观 174

三、论隸、草书的渊源及其变化 177

四、楷书研究 189

第三节 甲骨、金文释读 194

一、罗振玉《殷商贞卜文字考》释文批正 195

二、金文考释:以《〈攈古録〉释文订》为中心 199

第四节 助词研究 206

一、“助词”的概念界定和分类 207

二、助词的历史分期和興替原因考察 209

三、《马氏文通》与近现代语言学的啓发 213

第五节 其他相关研究 218

一、古代名字、姓氏研究 218

二、《说文》专题研究 222

第六章 金石、考古学研究 229

第一节 对古代金石学研究的批评 230

第二节 考古学知识和视野的逐步确立 235

第三节 《中国古器物学讲稿》的内容体系和学科指向 240

一、以甲骨、铜器、石刻为中心 240

二、弃用“金石学”概念、改稱“古器物学”的深意 243

三、近现代中外著述的徵引 250

第四节 论“石钺与越族的源出” 262

一、“石钺”辨识的误失与时代限制 262

二、越族得名于“钺”的推断及研究源起 267

第五节 “五代吴越文物”系列研究 271

第六节 “南宋官窑窑址”辨析 283

第七章 书学研究 290

第一节 书法史研究 291

一、二十年代的“近三百年书学”研究 291

二、七八十年代的书法通史和断代史研究 301

第二节 “碑学、帖学”观 305

一、对清代碑学书论的傅承和反思 305

二、对帖学的傅承和反思 308

第三节 “写体、刻体”论 314

一、二三十年代的“书刻论” 314

二、七八十年代的系列论述 318

第四节 执笔论 330

第八章 印学研究 335

第一节 印学史的建構与断代 335

一、两大时期的提出:“创制时期”与“游艺时期” 335

二、论印学形成的四个階段 340

三、与同时期其他印学著述的比较 341

第二节 明清文人篆刻流派研究 347

一、明清文人篆刻流派体系的梳理 347

二、“新安印派”研究 351

三、“浙派”观的转变及其原因 358

第三节 秦印研究 367

结论 387

第一节 沙孟海学术的主要渊源 387

第二节 沙孟海学术的内涵特徵和影响 391

参考文献 395

图版说明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