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疏桩基础 1
第一篇 基本理论 1
第1章 概论 1
1.1概述 1
1.2在我国的起源 2
1.3设计思想与关注度 2
1.4设计方法探讨 3
1.5研究与回顾 5
第2章 疏桩基础设计原理 9
2.1概述 9
2.2复合地基 10
2.3复合桩基 10
2.4基础分类 13
第3章 疏桩基础初次应用 16
3.1概述 16
3.2对比工程案例介绍 16
3.3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19
3.4有关问题的讨论 21
3.5技术背景漫话 22
第4章 疏桩基础原型试验 25
4.1疏桩基础现场试验目的 25
4.2荷载与沉降的现场原型试验 25
4.3荷载与应力的现场原型试验 27
第二篇 设计方法 30
第5章 疏桩基础实用设计法(一)(承载力控制计算) 30
5.1概述 30
5.2疏桩要则 30
5.3疏桩基础模拟设计状态 31
5.4疏桩基础承载力设计状态分析 38
5.5疏桩基础承载力安全系数分析 38
第6章 疏桩基础实用设计法(二)(沉降量控制计算) 40
6.1概述 40
6.2沉降计算—以地基土的沉降来完成 40
6.3沉降计算—以桩基沉降来完成 41
6.4疏桩基础沉降简化估算法 43
第7章 疏桩基础实用设计法(三)(疏桩技术) 46
7.1概述 46
7.2疏桩基础设计步骤 47
7.3工程实例 47
第三篇 工程实践 56
第8章 实用设计条文与施工要点 56
8.1疏桩基础一般规定 56
8.2复合体桩类型 57
8.3复合体承载力补偿值设计 58
8.4复合体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58
8.5复合桩基基础内力计算 59
8.6复合桩基计算用表 60
8.7疏桩基础的施工与检验 61
第9章 疏桩基础工程实录 63
9.1常规型疏桩基础工程实例 63
9.2广义疏桩基础工程实例 67
9.3荣欣家园工程实例 78
9.4西堡锦园工程案例 82
第二部分 软土工程 96
第10章 软基工程实践回顾与思考 96
10.1难处理的工程 96
10.2创新工程技术 97
10.3创新计算技术 97
第11章 软基础设计原理 99
11.1概述 99
11.2建筑物与地基土的接触应力一般特性分析 100
11.3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内力计算探讨 101
11.4软基上建筑物的某些工作规律 102
11.5软土地基上常见工程弊端及其预防措施 104
第12章 难处理软地基基础工程案例 107
12.1纵向折板基础 107
12.2大倾斜危房纠偏 112
12.3大面积堆载 116
12.4围海造地地基、地坪综合处理技术 119
第13章 创新工程技术的应用 127
13.1预制X形异型桩 127
13.2预制排渣桩 130
13.3刚构式结构码头 132
第14章 创新计算技术应用 134
14.1石砌圆形结构贮液池理论计算 134
14.2弹性地基短梁内力求解 137
14.3柔性高桩台岸壁结构简化计算法 139
14.4高桩墩台双弹性中心法 142
14.5土坡稳定运筹法 149
第三部分 岩土思考 153
第15章 常见工程的现象剖析 153
15.1引言 153
15.2案例趣谈 154
15.3结语 169
第16章 感悟地下工程设计 170
16.1引言 170
16.2“共同作用”的内涵释义 170
16.3现行地下工程的抗浮设计几个商讨问题 171
16.4地下工程抗浮设计案例剖析 173
16.5基坑支护结构与地下本构共同作用剖析 176
第17章 岩土工程“共同作用”的理论与思考 178
17.1引言 178
17.2共同作用的原理 179
17.3共同作用的方法 181
第18章 岩土工程哲学的理论与应用 184
18.1引言 184
18.2岩土工程实施路径 184
18.3岩土工程哲学理论 185
18.4工程设计中有关的岩土哲学 187
18.5几个问题的探讨 189
附录1我国岩土工程先驱者——同济大学俞调梅教授的来信函 193
附录2我国岩土工程先驱者——河海大学钱家欢教授的来信函 194
附录3我国岩土工程先行者——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工施履祥学者的来信函 195
附录4我国岩土工程先行者——浙江工业大学史如平教授的来信函 197
附录5浙江省自然科学申请表——疏桩基础应用研究 199
附录6作者自述——我的岩土之路 201
附录7温州日报新闻报导一瓯越之子76——记软地基基础专家管自立 206
参考文献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