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雨欲来 1
1.1 《风雨欲来》 2
1.2 进入风暴之眼 5
1.3 汤浅现象 8
1.4 创新性研究与创造性的本质 10
1.5 科学与社会 18
1.6 本章小结 19
参考文献 20
2 创造性思维 21
2.1 超越意外发现 22
2.2 有关创造性研究的研究回顾 23
2.3 发散性思维 26
2.4 盲目变异和选择性保留 28
2.5 游离知识单元的重组 31
2.6 多面共存思考 33
2.7 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38
2.8 本章小结 40
参考文献 41
3 认知偏见和缺陷 45
3.1 草中寻针 46
3.1.1 化学空间中的化合物 46
3.1.2 变化盲视 49
3.1.3 显而不见 50
3.2 心智模式和偏见 52
3.2.1 连接正确的节点 56
3.2.2 拒绝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发现 59
3.3 创造性的挑战 62
3.3.1 类比推理 63
3.3.2 竞争假设 63
3.4 边界对象 65
3.5 前兆信号 66
3.6 本章小结 68
参考文献 69
4 研究潜能的再认识 71
4.1 回溯性研究 72
4.1.1 冬眠熊 72
4.1.2 风险与收益 74
4.1.3 回顾计划 75
4.1.4 TRACES 77
4.2 预见 81
4.2.1 展望未来 81
4.2.2 确定优先资助领域 84
4.2.3 德尔菲法 87
4.2.4 对预见的事后评估 88
4.3 本章小结 89
参考文献 89
5 觅食 93
5.1 可视化分析的信息理论视角 94
5.1.1 信息觅食和调查研究 96
5.1.2 证据和观念 98
5.1.3 显著性和新颖性 99
5.1.4 结构洞和中介 100
5.1.5 信息内容的宏观视角 101
5.2 转折点 104
5.2.1 有趣度的指标 104
5.2.2 普罗透斯现象 105
5.2.3 科学变革的概念 107
5.2.4 专业同行和科学变革 108
5.2.5 知识扩散 110
5.2.6 预测未来的引用情况 112
5.3 科学发现的一般机制 117
5.3.1 作为问题求解的科学发现理论 117
5.3.2 基于文献的发现 118
5.3.3 跨界视角 119
5.3.4 构建知识结构洞的中介 121
5.4 科学发现的一个解释性和计算性理论 121
5.4.1 理论的基本原理 122
5.4.2 结构上或时间上的属性 124
5.4.3 构建综合指标 125
5.4.4 案例研究 126
5.5 本章小结 135
参考文献 136
6 知识域分析 145
6.1 累加式知识域可视化 146
6.1.1 科学革命 146
6.1.2 任务 148
6.1.3 CiteSpace 150
6.2 多视角共引分析 158
6.2.1 传统分析扩展 158
6.2.2 测度 161
6.2.3 聚类 163
6.2.4 自动聚类标签 164
6.2.5 可视化设计 164
6.3 信息科学领域知识分析 165
6.3.1 作者共被引比较分析(2001~2005年) 166
6.3.2 累加作者共被引聚类(1996~2008年) 168
6.3.3 累加文献共被引分析(1996~2008年) 170
6.4 本章小结 176
参考文献 178
7 文本中的信息 183
7.1 区分相互冲突的观点 184
7.1.1 《达·芬奇密码》 185
7.1.2 术语变化 187
7.1.3 《达·芬奇密码》的评论 188
7.1.4 主要主题 190
7.1.5 预测性文本分析 191
7.2 分析非结构化文本 196
7.2.1 文本分析 197
7.2.2 寻找丢失的链接 199
7.2.3 概念树和谓语树 200
7.3 突变检测 213
7.3.1 引文的突现 214
7.3.2 突现的生存分析 216
7.3.3 对获得和未获得基金资助的项目申请书进行区分 219
7.4 本章小结 221
参考文献 222
8 变革的潜力 227
8.1 变革性研究 228
8.2 探测变革性潜能 230
8.2.1 引文和参考文献的联系 231
8.2.2 通过结构变化测度新颖性 234
8.2.3 统计验证 237
8.2.4 案例研究:脉冲星 245
8.3 组合评价 251
8.3.1 识别申请书的核心信息 252
8.3.2 信息抽取 254
8.3.3 探测热门主题 255
8.3.4 识别潜在的变革性项目申请 256
8.4 本章小结 258
参考文献 259
9 未来 261
9.1 风雨欲来 262
9.2 创造性思维 262
9.3 偏见和缺陷 264
9.4 觅食 265
9.5 知识域分析 266
9.6 文本分析 266
9.7 变革性潜能 267
9.8 未来 268
致谢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