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公共课教材 心理学 第3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雪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40410259
  • 页数:4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围绕教育部新近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及《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大纲(试行)》,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第2版《心理学》的内容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在内容上增加了大纲中所要求的,如发展心理学、教师心理与班级管理的内容,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等,而对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作大量的精简。在编写形式上保持了原有的风格,把心理学理论的系统性与应用性有机结合起来,并突出地表现其趣味性、可读性和应用操作性。在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时,我们一般以经典的实验与典型的实例和问题引出,原理的阐述与实例的说明紧密结合,尽可能联系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实践。新版教材共有13章,分为4大板块。第1板块为心理学基本原理,即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包括前3章。第1章认知心理;第2章情感与意志;第3章个性。第2板块是心理发展,有4章,属于发展心理学的内容。第4章心理发展及其理论;第5章幼儿心理发展;第6章小学生心理发展;第7章中学生心理发展;第3板块是学习、教学与管理,主要是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有3章。第8章学习与学习辅导;第9章课堂教学心理;第10章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第4板块为品德心理与心

绪论 1

第一篇心理学基础 10

第一章 认知心理学 10

第一节 感觉 11

一、感觉的定义 11

二、感觉的分类 12

三、感觉的一般规律 13

四、感觉的功用 18

五、感觉规律的应用 19

第二节 知觉 20

一、什么是知觉 20

二、知觉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21

三、知觉的分类 21

四、知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2

五、知觉规律的应用 24

第三节 记忆 25

一、什么是记忆 25

二、记忆表象 26

三、记忆的种类 26

四、记忆过程 28

五、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学生复习或练习 33

第四节 思维 35

一、思维概述 35

二、思维的一般过程 36

三、思维的分类 37

四、问题解决 39

第五节 想象 44

一、想象的概念 44

二、想象的分类 44

三、想象的作用 45

第六节 注意 46

一、什么是注意 47

二、注意的分类 48

三、注意的品质 49

四、注意的功能 52

第二章 情感和意志 55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 56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56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57

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58

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的调节 63

一、情绪和情感对个体的影响 63

二、情绪和情感的调节 67

第三节 意志、意志过程与意志品质 70

一、意志概述 71

二、意志行动的过程 73

三、意志品质的基本特征 75

第三章 个性 79

第一节 个性概述 80

一、个性及其特点 80

二、个性的心理结构 81

三、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82

四、个性的评鉴 83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88

一、需要 88

二、动机 90

三、兴趣 93

四、信念 95

五、自我意识 96

第三节 能力 98

一、能力概述 98

二、能力的发展趋势与个体差异 100

三、能力的培养 102

四、智力测验 103

第四节 气质 105

一、气质概述 105

二、关于气质的学说 107

三、气质在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108

第五节 性格 109

一、性格概述 109

二、性格的结构与类型 110

三、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12

四、青少年良好性格的培养 114

第二篇心理发展与培养 118

第四章 心理发展及其理论 118

第一节 发展与发展心理学 119

一、发展概述 119

二、发展心理学概述 125

第二节 认知发展理论 128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28

二、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135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发展理论 140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140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144

第五章 幼儿心理发展 151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152

一、幼儿言语的发展 152

二、幼儿认知的发展 154

三、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57

第二节 幼儿心理发展评估 170

一、幼儿心理发展评估的内容 170

二、幼儿心理发展评估原则 171

三、幼儿发展的评估方法 172

第三节 幼儿心理发展与培养 177

一、幼儿心理发展基本理论 178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80

三、幼儿心理发展与培养的基本原则 183

第六章 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86

第一节 小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187

一、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87

二、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191

第二节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 195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195

二、小学生良好情绪情感的培养 197

第三节 小学生自我意识和意志的发展 199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99

二、小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培养 201

三、小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 203

四、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205

第七章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培养 209

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210

一、青春期生理的剧变 210

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214

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 217

一、中学生记忆的发展 217

二、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224

第三节 中学生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 228

一、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228

二、中学生良好情绪情感的培养 230

三、中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 232

四、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234

第四节 中学生自我意识与人际交往的发展 236

一、中学生的自我意识 236

二、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237

三、中学生的人际交往 240

四、如何培养中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促进人际交往 241

第三篇 学习、教学与管理 246

第八章 学习与教学辅导 246

第一节 学习与学习类型 247

一、学习的概念 247

二、学习类型 249

第二节 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252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及应用 255

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及应用 258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60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及其培养 261

一、元认知概述 261

二、元认知策略 262

三、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与训练 264

第四节 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及其辅导 266

一、厌学问题及调适方法 266

二、学习疲劳问题及其辅导 269

三、考试焦虑及其辅导 271

第九章 课堂教学心理 277

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特征与模式 278

一、德赛克的基本教学模式 279

二、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模式 280

三、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283

第二节 知识的掌握与教学 288

一、知识的理解 288

二、知识的巩固与迁移 292

三、知识的应用 295

第三节 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299

一、技能概述 299

二、动作技能 300

三、智力技能 305

第四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控制 307

一、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 308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 311

第十章 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 315

第一节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316

一、群体概述 316

二、群体心理概述 318

三、群体行为 321

第二节 学校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329

一、人际关系概述 329

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333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 337

第三节 班集体的社会心理 343

一、班集体及其特征 344

二、班集体成熟的标志 345

三、班集体的社会心理 346

第四节 班级管理 348

一、班级管理概述 348

二、班级管理的原则 350

三、班级管理的方法 351

第四篇品德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 356

第十一章 品德与品德培养 356

第一节 品德概述 357

一、品德的内涵 357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358

第二节 品德的形成 359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晓之以理 359

二、道德情感的激发——动之以情 365

三、道德意志的锤炼——持之以恒 367

四、道德行为的培养——导之以行 369

五、品德的培养 372

第三节 过错行为的矫正 376

一、过错行为的原因分析 377

二、过错行为的矫正 379

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 384

第一节 心理疾病与心理健康 385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385

二、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386

三、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388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的关系 390

五、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391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意义 393

一、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 393

二、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394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396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98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途径 405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405

二、心育教学 407

三、学校心理咨询 411

第十三章 教师心理 416

第一节 教师角色与教师心理特征 417

一、教师角色 417

二、教师的心理特征 422

第二节 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 428

一、专家型教师的定义 428

二、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 428

三、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历程 430

四、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途径 431

第三节 教师心理健康 434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434

二、常见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435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439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442

后记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