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映玲,徐苑主编;彼岸丽霞,黄丹,童玲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15319944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篇,内容涉及教育技术的定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第二部分为方法技术篇,对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性和支持性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各种媒体技术对教学的支持;第三部分为综合创新篇,介绍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第四部分为技能训练篇,包括各种单项的媒体训练和多个综合设计项目训练。

第1章 气体和稀溶液 1

1.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

1.1.1理想气体模型 1

1.1.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

1.2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2

1.2.1分体积定律与摩尔分数 2

1.2.2道尔顿分压定律 3

1.2.3分体积、分压与组成的关系 3

1.3溶液 4

1.3.1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4

1.3.2稀溶液的依数性 5

思考题 10

应用题 10

第2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11

2.1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11

2.1.1体系和环境 11

2.1.2状态和状态函数 11

2.1.3过程和途径 12

2.1.4热和体积功 13

2.1.5热力学能 15

2.1.6相和界面 15

2.1.7热力学标准态 16

2.2热力学第一定律 16

2.3热化学 17

2.3.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7

2.3.2热化学方程式 21

2.3.3反应热的求算 22

2.4化学反应的方向 25

2.4.1焓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25

2.4.2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26

2.4.3吉布斯自由能 28

思考题 30

应用题 31

第3章 化学反应速率 33

3.1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 33

3.1.1反应速率的定义 33

3.1.2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33

3.1.3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35

3.1.4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 35

3.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7

3.2.1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 37

3.2.2质量作用定律和反应分子数 37

3.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8

3.3.1范特霍夫规则 38

3.3.2阿伦尼乌斯方程 38

3.3.3活化能 39

3.4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41

3.4.1碰撞理论 41

3.4.2过渡态理论 42

3.4.3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热效应的关系 43

3.5催化反应简介 43

思考题 45

应用题 45

第4章 化学平衡 47

4.1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 47

4.2平衡常数 47

4.2.1实验平衡常数 47

4.2.2标准平衡常数 50

4.3化学平衡的移动 53

4.3.1平衡移动的概念 53

4.3.2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4

4.3.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4

4.3.4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5

4.4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56

4.4.1酸碱平衡 56

4.4.2沉淀溶解平衡 65

4.4.3配合解离平衡 69

思考题 72

应用题 72

第5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75

5.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75

5.1.1微观粒子(电子)的运动特征 75

5.1.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77

5.2多电子原子结构 81

5.2.1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81

5.2.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83

5.3元素周期表 86

5.3.1元素的周期 87

5.3.2元素的族 87

5.3.3元素的分区 88

5.4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89

5.4.1原子半径 89

5.4.2电离能 90

5.4.3电子亲和能 92

5.4.4电负性 93

思考题 94

应用题 94

第6章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96

6.1离子键理论 96

6.1.1离子键的形成与特征 96

6.1.2离子的特征 97

6.2共价键理论 98

6.2.1路易斯理论 98

6.2.2价键理论 98

6.2.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03

6.2.4杂化轨道理论 105

6.3金属键理论 109

6.3.1自由电子理论 109

6.3.2能带理论 110

6.4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10

6.4.1分子的极性 110

6.4.2分子间作用力 110

6.4.3氢键 112

6.5晶体结构 114

6.5.1晶体的宏观特征 114

6.5.2晶体的常见类型 115

思考题 121

应用题 122

第7章 配位化合物 123

7.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23

7.1.1配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123

7.1.2配合物的分类 125

7.1.3配合物的命名 126

7.1.4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127

7.2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30

7.2.1配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131

7.2.2中心离子轨道杂化的类型 132

7.2.3价键理论的应用 134

7.3配合物的稳定性 135

7.3.1软硬酸碱理论 135

7.3.2配合物的稳定性 136

7.4配合物的应用 137

7.4.1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37

7.4.2在工业生产的应用 137

7.4.3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38

7.4.4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138

思考题 139

应用题 139

第8章 氧化还原反应 141

8.1基本概念 141

8.1.1元素的氧化数 141

8.1.2氧化剂、还原剂与氧化、还原半反应 142

8.1.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43

8.2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144

8.2.1原电池 144

8.2.2电动势与电极电势 145

8.3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152

8.3.1电池电动势E和电池反应的自由能变△G的关系 152

8.3.2标准电动势E?和电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的关系 153

8.4电极电势的应用 153

8.4.1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153

8.4.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154

8.4.3判断反应进行的限度 155

8.4.4确定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155

8.5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155

8.5.1元素电势图 155

8.5.2元素电势图的应用 156

思考题 159

应用题 159

第9章 非金属元素选述 161

9.1卤素 161

9.1.1卤素的性质 161

9.1.2卤素单质 162

9.1.3卤化氢和氢卤酸 165

9.1.4卤化物 167

9.1.5拟卤素 169

9.1.6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170

9.2氧和硫 175

9.2.1氧族元素的性质 175

9.2.2氧及其化合物 175

9.2.3硫及其化合物 178

9.3氮和磷 190

9.3.1氮族元素的性质 190

9.3.2氮及其化合物 191

9.3.3磷及其化合物 199

9.4碳、硅、硼 205

9.4.1碳、硅、硼通性 205

9.4.2碳及其化合物 206

9.4.3硅及其化合物 210

9.4.4硼及其化合物 212

思考题 216

应用题 216

第10章 主族金属元素选述 218

10.1碱金属及其化合物 218

10.1.1碱金属通性 218

10.1.2碱金属单质 219

10.1.3碱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220

10.1.4碱金属盐类 222

10.2碱土金属及其化合物 225

10.2.1碱土金属通性 225

10.2.2碱土金属单质 226

10.2.3碱土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227

10.2.4碱土金属盐类 228

10.3铝及其化合物 230

10.3.1铝单质 230

10.3.2铝的化合物 230

10.4锡、铅及其重要化合物 232

10.4.1锡、铅单质 232

10.4.2锡、铅的氧化物 233

10.4.3锡、铅的氢氧化物 233

10.4.4锡、铅的盐类 234

10.4.5锡、铅的硫化物 235

10.5砷分族的重要化合物 235

10.5.1砷、锑、铋单质 236

10.5.2砷、锑、铋的氢化物 236

10.5.3砷、锑、铋的含氧化合物 236

10.5.4砷、锑、铋的盐 238

思考题 239

应用题 240

第11章 过渡元素选述 241

11.1 d区元素的特性 241

11.1.1单质的物理性质 241

11.1.2可变的氧化数 242

11.1.3化合物和水合离子的颜色 242

11.1.4易形成配位化合物 243

11.2钛 243

11.2.1钛的性质与用途 243

11.2.2钛的重要化合物 244

11.3钒 244

11.3.1钒的性质与用途 244

11.3.2钒的重要化合物 245

11.4铬 246

11.4.1铬的性质与用途 246

11.4.2铬的重要化合物 246

11.4.3铬污染 248

11.5锰 249

11.5.1锰的性质与用途 249

11.5.2锰的重要化合物 249

11.6铁系和铂系元素 252

11.6.1铁系元素 252

11.6.2铂系元素 257

11.7稀土元素 258

11.7.1镧系收缩 258

11.7.2稀土元素的性质与用途 259

思考题 260

应用题 260

第12章ds区元素 262

12.1铜副族元素 262

12.1.1铜副族元素通性 262

12.1.2单质的性质 262

12.1.3铜的化合物 263

12.1.4银的化合物 266

12.1.5配位化合物 267

12.2锌副族元素 268

12.2.1锌副族元素通性 268

12.2.2单质的性质 268

12.2.3锌的重要化合物 269

12.2.4汞的化合物 270

12.2.5配位化合物 272

思考题 273

应用题 273

主要参考文献 275

附表 276

附表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276

附表2常用物理化学常数 276

附表3常用换算关系 276

附表4常见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 277

附表5常见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298.15 K) 278

附表6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279

附表7标准电极电势表(298.1 5 K) 280

附表8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284

附表9常用元素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 285

附表10一些单质和化合物的热力学数据(298.15 K,100 kPa) 286

附表11一些物质的标准燃烧热(298.15 K,1.013 × 105 Pa) 296

索引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