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章 唯物史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理论来源 6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6
第二节 唯物史观产生的政治与阶级前提 10
第三节 科学革命与唯物史观的产生 14
第四节 唯物史观的思想理论来源 16
第二章 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科学实质 27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创立唯物史观 27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实质 33
第三节 唯物史观使历史研究变成科学 37
第四节 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理论贡献 41
第三章 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47
第一节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意义 47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理论”问题的探讨 54
第三节 恩格斯对“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再认识及其意义 59
第四节 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进一步发展 66
第四章 唯物史观与俄国革命 72
第一节 唯物史观在俄国的传播 72
第二节 唯物史观对俄国革命的理论指导 77
第三节 唯物史观对俄国革命的实践意义 81
第四节 实事求是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转型 87
第五章 唯物史观与苏联史学 92
第一节 唯物史观与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确立 92
第二节 斯大林模式与斯大林时期的历史研究 96
第三节 苏联史学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异化 102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史学及其评价 110
第五节 苏共核心价值体系的裂变与苏联解体 115
第六章 唯物史观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 121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兴起 121
第二节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126
第三节 法国年鉴学派与唯物史观 135
第四节 美国新社会史与唯物史观 140
第五节 西方新文化史与唯物史观 145
第七章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5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 151
第二节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55
第三节 社会史论战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初步形成 162
第八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探索与实践 171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71
第二节 新中国史学研究的成就与问题 177
第三节 教条主义与极“左”思潮对史学的影响及其后果 181
第九章 新时期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研究 186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史学反思 186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新时期的唯物史观研究 190
第三节 新世纪唯物史观研究的加强 198
第十章 唯物史观与历史认识系统结构 204
第一节 历史认识客体——客观历史与人心中的历史 205
第二节 历史认识主体——现实的历史研究者 209
第三节 历史认识中介——历史信息载体及其范畴 219
第四节 唯物史观对历史认识系统建构的意义 226
第十一章 唯物史观对全球化进程的阐释及其意义 229
第一节 世界历史进程: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全球化 229
第二节 “全球化”进程与全球史观建构 233
第三节 唯物史观对全球化进程阐释的意义 237
第十二章 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代意义 243
第一节 唯物史观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43
第二节 批判错误思潮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主流方向 247
第三节 坚持唯物史观推进当代历史科学繁荣发展 257
主要参考文献 270
后记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