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玉米品种在玉米生产中的地位 1
一、玉米品种的概念 1
二、玉米品种的类型 2
三、玉米品种的演变 3
四、玉米品种在生产中的地位 3
第二节 中国玉米种植产区划分 8
一、北方春播玉米区 8
二、黄淮海夏播玉米区 9
三、西南山地玉米区 10
四、南方丘陵玉米区 10
五、西北灌溉玉米区 11
六、青藏高原玉米区 12
第三节 中国玉米育种历史与现状 12
一、玉米育种历史 12
二、玉米育种现状 16
三、特用玉米发展 16
第四节 中国玉米产业发展 18
一、概述 18
二、优势与不足 21
三、对策与前景展望 22
第二章 玉米品种改良的生物学基础 24
第一节 玉米形态、解剖与生殖生物学 24
一、玉米形态与解剖 24
二、玉米生殖生物学 33
第二节 玉米高产的生理基础 36
一、玉米的籽粒库性能 36
二、玉米高产群体生理 40
三、玉米品种增产潜力与改良方向 44
第三章 中国玉米育种技术与方法 53
第一节 常规育种技术与方法 53
一、杂种优势利用技术 53
二、抗性育种技术 55
三、轮回选择与群体改良技术 57
四、高密度育种的基本方法 59
第二节 玉米辅助育种新技术 61
一、化学诱变育种技术 61
二、分子育种技术 66
三、细胞工程育种技术 72
四、物理诱变育种技术 77
第四章 中国玉米品种的创新与利用 87
第一节 自交系的创新与利用 87
一、自交系的概念与特征 87
二、自交系的选育 88
第二节 杂交种的创新与利用 92
一、杂交种的类型 92
二、杂交种的选育 93
三、杂交种的审定 98
第五章 中国玉米品种的品质概况 102
第一节 中国玉米品质类别、评价与相关标准 102
一、玉米品质类别 102
二、玉米品质评价与相关标准 103
第二节 玉米品质特性 105
一、玉米营养品质 105
二、玉米加工品质 112
三、玉米卫生品质 120
第三节 国内外玉米品质概况 123
一、国外玉米品质概况 123
二、国内玉米品质概况 124
第四节 玉米品质与环境条件 127
一、气候条件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128
二、土壤环境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129
三、地理纬度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132
四、栽培措施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132
第六章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 136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136
一、自然生态条件 136
二、耕作栽培制度 137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138
一、玉米发展历程 138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142
三、玉米种植区划 143
四、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146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147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147
二、主要推广玉米良种 148
第四节 玉米种质遗传基础 154
第七章 吉林省玉米品种 157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157
一、自然生态条件 157
二、耕作栽培制度 159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161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161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164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165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169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169
二、当前主要推广玉米良种 174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174
第八章 辽宁省玉米品种 193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193
一、自然生态条件 193
二、玉米种植业区划 196
三、耕作与栽培制度 198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200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200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201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201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205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205
二、当前主要推广的玉米良种 206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223
第九章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 225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225
一、自然生态条件 225
二、耕作栽培制度 227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228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228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229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230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232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232
二、当前主要推广玉米良种 233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234
一、2005年以来审定品种 234
二、1997~2004年审(认)定品种及其系谱 263
第十章 北京市玉米品种 267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267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267
一、新中国成立前玉米种植历史 267
二、新中国成立后玉米发展概况 268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意义 268
四、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特点 269
五、玉米品种更替发展阶段 270
六、品种培育和理论研究 272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272
一、农家种推广时期的主要品种(1949~1979) 272
二、杂交种(单交种)发展阶段的主要品种 275
三、育成品种系谱 283
第十一章 天津市玉米品种 293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293
一、自然生态条件 293
二、耕作栽培制度 293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294
一、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 294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295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295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296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296
二、当前主要推广的玉米良种 296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296
第十二章 河北省玉米品种 302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302
一、自然生态条件 302
二、玉米分布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302
三、玉米种植区的划分 303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306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玉米生产概况 306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玉米生产情况 306
三、玉米生产发展的基本经验 309
四、当前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311
第三节 主要推广应用的玉米品种 315
一、农家品种的主推阶段(1949~1955年) 315
二、综合种及品种间杂交种的主推阶段(1956~1965年) 318
三、双交种、三交种、单交种综合利用阶段(1966~1975年) 319
四、单交种推广阶段(1976~1989年) 321
五、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推广阶段(1990~1998年) 323
六、中穗广适半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推广阶段(1999年至今) 325
第四节 历年审定品种 326
第十三章 山东省玉米品种 338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与耕作制度 338
一、自然生态条件 338
二、生态区和耕作栽培制度 341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345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345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347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348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354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354
二、推广利用的主要玉米杂交种 356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371
一、主要利用的核心种质群和骨干自交系 371
二、主要育成推广的玉米品种系谱 374
三、主要玉米杂种优势模式 382
第十四章 河南省玉米品种 383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383
一、自然生态条件 383
二、耕作栽培制度 385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386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386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387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388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390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390
二、当前主要推广玉米良种 400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412
一、自交系系谱 412
二、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415
三、育成品种系谱 416
第十五章 陕西省玉米品种 417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417
一、自然生态条件 417
二、耕作栽培制度 425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425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425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426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427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428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428
二、主要推广玉米品种 431
三、育成品种系谱 443
第十六章 山西省玉米品种 445
第一节 生态区划与种植制度 445
一、玉米生态条件及种植区划 445
二、土壤条件及种植制度 447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448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448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449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451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452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452
二、主推品种及亲本组成 452
三、育成品种系谱 472
第十七章 江苏省玉米品种 479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479
一、光、温、水资源 479
二、灾害性天气 479
三、常见玉米病害及其防治 480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482
一、玉米区划 482
二、玉米生产的演变 484
三、玉米的耕作制度 485
四、玉米品种的演变 486
五、鲜食玉米品种选育 488
六、玉米育种技术研究 489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490
一、普通玉米品种 490
二、糯玉米品种 501
三、甜玉米品种 510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512
第十八章 安徽省玉米品种 515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515
一、自然生态条件 515
二、玉米种植区 518
三、主要土壤类型 519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519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519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521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521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524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524
二、当前主要推广的玉米良种 525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糯玉米) 541
第十九章 四川省玉米品种 542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542
一、自然生态条件 542
二、耕作栽培制度 545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546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546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546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547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548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548
二、当前主要推广玉米良种 549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564
第二十章 重庆市玉米品种 580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580
一、自然条件 580
二、生态特点 583
三、耕作制度及栽培特点 584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585
一、玉米种植区划研究现状 585
二、玉米生产状况与发展对策 586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588
一、1949~1978年主要推广品种及特点 588
二、1979~1989年主要推广品种及特点 589
三、1990~1999年主要推广品种及特点 589
四、2000~2007年主要推广品种及特点 589
第四节 育成品种与系谱分析 590
一、平丘自育品种系谱分析 590
二、山区玉米育成品种系谱分析 592
三、鲜食玉米育成品种系谱分析 594
第二十一章 云南省玉米品种 596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596
一、自然生态条件 596
二、耕作栽培制度 600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604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604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606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606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611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611
二、当前主要推广玉米良种 615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622
一、审定玉米品种情况 622
二、审定品种主要亲本构成来源、方式及利用 625
第二十二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品种 628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628
一、热量丰富,夏长冬短 628
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 629
三、日照适中 629
四、旱坡山地贫瘠 630
五、灾害频繁,旱涝突出 630
第二节 玉米生产发展概况 631
一、普通玉米 631
二、鲜食甜糯玉米的生产 638
第三节 玉米育种与品种应用概况 642
一、玉米育种的发展过程 642
二、玉米农家品种及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 645
三、玉米核心种质及自交系的选育 646
四、目前推广应用的主要玉米杂交种 649
五、育成或审定的粮饲兼用普通玉米杂交种 649
第四节 玉米育成品种系谱分析 655
一、玉米审定品种杂交类型和选育单位分析 657
二、玉米审定品种亲本种质来源关系分析 658
三、玉米审定品种杂交模式分析 658
四、玉米品种系谱分析 659
第二十三章 贵州省玉米品种 660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660
一、自然生态条件 660
二、耕作栽培制度 662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664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664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664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665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665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665
二、当前主要推广玉米良种 666
第四节 玉米育成品种系谱 680
一、玉米品种审定基本情况 680
二、审定玉米杂交种系谱分析 680
第二十四章 湖南省玉米品种 686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686
一、自然生态条件 686
二、玉米种植生产区划与种植制度 688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693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693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694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695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697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697
二、当前主要推广玉米良种 698
第二十五章 湖北省玉米品种 703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703
一、自然生态条件 703
二、耕作制度 706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707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707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707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708
一、玉米品种的更替 708
二、2004~2007年生产上种植的玉米品种 709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711
第二十六章 广东省玉米品种 713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713
一、自然生态条件 713
二、耕作栽培制度 714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715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715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715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716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717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717
二、当前主要推广玉米良种 718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725
一、普通玉米 725
二、甜、糯玉米系谱 727
第二十七章 甘肃省玉米品种 728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728
一、自然生态条件 728
二、耕作栽培制度 729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730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730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731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731
第三节 主要育成推广品种 733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733
二、主要育成推广品种 734
第四节 主要育成品种系谱 736
第二十八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玉米品种 756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及生产条件 756
一、自然生态条件 756
二、玉米生产条件 757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759
一、玉米生产发展概况 759
二、玉米种植区划 760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761
一、玉米种植品种的演变 761
二、主要推广品种 762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764
一、普通玉米品种系谱 764
二、青贮专用玉米品种系谱 781
第二十九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玉米品种 786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786
一、自然生态 786
二、耕作制度 787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789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789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790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790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792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792
二、当前主要推广玉米良种 793
第三十章 浙江省玉米品种 800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800
一、自然生态条件 800
二、耕作栽培制度 801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801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802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802
三、食用玉米消费情况 802
四、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803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804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804
二、当前主要推广的玉米良种 806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808
一、目前甜、糯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的几个主要方面 809
二、推广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 810
第三十一章 福建省玉米品种 815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815
一、自然生态条件 815
二、耕作栽培制度 816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816
一、玉米生产面积与产量 816
二、鲜食玉米消费与需求 816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817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818
一、甜、糯玉米品种 818
二、青贮玉米品种 822
第三十二章 海南省玉米品种 824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824
一、自然生态条件 824
二、耕作栽培制度 825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825
一、玉米生产面积与产量 825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825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826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826
第三十三章 上海市玉米品种 829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耕作制度 829
一、自然生态条件 829
二、耕作制度 832
三、玉米种植区 832
四、主要土壤类型 833
第二节 玉米生产状况 834
一、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 834
二、玉米消费与需求 835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 835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837
一、玉米品种演变历程 837
二、当前主要推广的玉米良种 838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糯玉米) 849
第三十四章 玉米种子生产与质量检验 850
第一节 玉米自交系生产 850
一、玉米自交系混杂、退化及保纯 850
二、玉米自交系原种的生产方法 851
三、亲本种子繁殖技术标准 853
四、玉米自交系高产繁殖技术 855
第二节 玉米杂交种生产 855
一、玉米杂交种生产中的概念 855
二、提高玉米杂交种质量和产量的措施 857
三、玉米种子生产中几个特殊问题 861
四、当前主要推广玉米品种的制种技术要点 862
第三节 玉米种子质量检验 863
一、玉米种子质量构成及其分级标准 864
二、种子检验的作用和程序 865
三、玉米种子生产中的田间检验 867
四、玉米种子质量的室内检验 869
第四节 玉米种子的加工与储藏 879
一、玉米种子的储藏特性与方法 879
二、玉米种子的干燥、清选与加工 881
三、玉米种子处理 883
附录 888
一、玉米品种特征特性术语解释及观察记载标准说明 888
二、主要推广品种名录 889
三、主要自交系名录 893
参考文献 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