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本质与限度 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观问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祝青山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08114721
  • 页数:229 页
图书介绍:科学观问题可谓是科学哲学最为基本、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本书首先研究了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的本体观、认知观、属性观等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本质主义科学观和历史主义科学观进行了审视、对后SSK科学观做出评析;最后,提出了重建新的科学观的致思理路。本书的优势:1、从马克思的实践视角分析科学的基本特征,这在学界尚不多见;2、指出客观性和与境性的统一是自然科学的固有属性;3、提出了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范畴的基本思想建构科学观的致思理路。

导论 1

第一节 反思科学:时代赋予学者的历史责任 1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观研究:一个时代的学术课题 8

第三节 本著作的研究特色 16

第一章 科学的本体观 25

第一节 “对象性关系”:科学研究的对象 25

一、“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 26

二、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28

第二节 科学研究对象指证 30

一、自然科学案例指证 30

二、科学认识思想史指证 33

第二章 科学的认知观 41

第一节 科学认知的致思理路 41

一、社会实践:科学认知的客观基础 41

二、认识的能动性:科学认知的根本原则 43

三、真、善、美的统一:科学认知的认识论原则 44

第二节 经验事实:科学知识建构的逻辑基点 46

一、经验事实的生命力 47

二、经验事实的确证:科学知识认同的必要条件 50

三、现代科学知识确立的经验弱化趋势解析 53

第三节 数学化:科学理论形成的重要手段 56

一、经验事实理论化的重要方法 57

二、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62

第四节 个体认知:科学知识产生的个体性 66

一、个体实践:科学认知的个体性 67

二、科学认识的非逻辑方法:个体知识产生的非(惯)常性 70

第三章 科学的属性观 77

第一节 科学的属人性 78

一、“现实中的人”: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观的出发点 78

二、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观的最高价值目标 81

第二节 科学的语境性 82

一、科学家的理性信念与科学认识 83

二、认知主体背景知识状况和科学的语境性 87

三、科学家所处境域与科学认识 90

第三节 科学的客观性 97

一、科学何以具有客观性 97

二、科学客观性的特征 100

第四节 科学的人文性 108

一、科学起源与发展的人文性 109

二、科学的情感意蕴 111

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意蕴 112

四、科学是变革社会生活的工具 113

第五节 科学的社会性 116

一、社会文化:科学的“孵育器”和“象牙塔” 117

二、社会需求:科学存在和发展的依据 119

第四章 科学观批判(上) 126

第一节 主体空场:本质主义科学观质疑 126

一、本体论:认识对象的形而上学预设 127

二、认识论:认识主体的消解 129

三、价值观:价值理性的缺失 132

第二节 理性迷失:非本质主义科学观批判 134

一、无根基的科学:历史主义科学观批判 135

二、迷失的理性:无政府主义科学观批判 138

第五章 科学观批判(下) 142

第一节 “元勘”科学:SSK的策略旨趣 142

一、以社会利益“元勘”“科学争论研究” 144

二、从社会历史角度“元勘”“科学文本” 146

三、用人类学方法“元勘”“实验室研究” 148

四、SSK科学观的理论困境 151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科学观与SSK科学观之异同 157

一、关于科学认知的社会性 157

二、关于科学的语境性 159

三、关于科学的认知方式 161

四、关于科学的客观性 163

第三节 回归科学实践:后SSK科学观的走向 165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 166

二、“实践冲撞理论” 168

三、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科学观与后SSK科学观比较初探 171

第六章 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观重建 177

第一节 科学观重建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 177

一、马克思实践范畴基本思想的伦理取向 178

二、科学实践活动的基本伦理规范 179

三、科学两大合理性统一的正确选择 182

第二节 科学观重建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向度 186

一、主体际性 186

二、逻辑严谨性 188

三、解释与预见 189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观的基本特征 194

一、生存论取向 194

二、解释学意蕴 197

三、创制性建构 200

结论 207

主要参考文献 211

索引 224

后记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