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义指向论稿》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税昌锡著
  • 出 版 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0249588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1.1 理论和方法论的反思 1

1.1.1 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引进与汉语事实的碰撞 1

1.1.2 国外语言学界对类似问题的看法及其局限 3

1.1.3 客观世界、人类、语言及其相互关系 7

1.1.4 语义指向研究的意义 9

1.2 写作思路和体例说明 10

第二章 语义指向研究综述 12

2.0 引言 12

2.1 朦胧阶段的语义指向问题 13

2.1.1 《马氏文通》等古汉语著作的句法分析和语义解释 13

2.1.2 早期现代汉语语法著作与语义指向问题 16

2.2 萌芽状态中的语义指向分析 20

2.2.1 语义关系“说明”说 21

2.2.2 语义关系“指向”说 22

2.2.3 语义关系“作用点”说 22

2.2.4 “语义指向”说及语义指向分析方法的确立 23

2.3 语义指向分析的多侧面探索 23

2.3.1 粗具规模的语义指向事实研究 24

2.3.2 多角度的理论探讨 26

2.4 语义指向研究展望 30

第三章 语义指向的定义、性质和内涵 32

3.0 引言 32

3.1 句法语义关系和语义指向的定义及性质 33

3.1.1 语义结构的简单形式:话题、述题及其传递的信息 33

3.1.2 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 34

3.1.3 词的组合的线形化和语义结构的多维性 39

3.1.4 语义指向的定义和性质 45

3.2 语义指向的内涵及其相关问题 49

3.2.1 语义指向的内涵:配、项、指、联 49

3.2.2 配和语义选择限制条件 51

3.2.3 项和语义指向的优先选择限制条件 52

3.2.4 指和联:指向成分的动态分析 61

3.3 语义指向理论的综合运用:语义指向分析 66

3.4 结束语 69

第四章 语义指向的结构模式和指向歧义 70

4.0 引言 70

4.1 语义指向的结构模式 70

4.1.1 前指和后指 70

4.1.2 顺指和逆指 76

4.1.3 邻指和隔指 78

4.1.4 专指和兼指 83

4.1.5 强指和弱指 85

4.1.6 单指和多指 88

4.1.7 显指和潜指 90

4.1.8 内指和外指 94

4.1.9 独指和复指 96

4.1.10 同指和异指 100

4.2 语义指向歧义句和语义指向歧义指数 102

4.2.1 语义指向模式和语义指向歧义句 102

4.2.2 语义指向歧义指数 104

4.3 结束语 106

第五章 述谓结构和语义指向的类型 107

5.0 引言 107

5.1 句子的语义的构成 107

5.2 述谓结构的层级性 110

5.2.1 简单述谓结构:论元和谓词 111

5.2.2 复杂述谓结构:直接述谓结构和间接述谓结构 114

5.3 述谓结构和语义指向的类型 117

5.4 结束语 118

第六章 从属述谓型语义指向及相关句式 120

6.0 引言 120

6.1 递加述谓式后项VP的语义指向 121

6.1.1 后项VP前隔指句首NP 121

6.1.2 后项VP前邻指NP 122

6.1.3 后项VP前向兼指多项NP 124

6.1.4 后项VP前向逆指受事 125

6.1.5 作为一个论元充当宾语的述谓结构内部谓词的语义指向 126

6.1.6 小结 129

6.2 套叠述谓式后项VP的语义指向 131

6.2.1 套叠述谓式 131

6.2.2 主谓短语主语句后项VP的语义指向 131

6.2.3 插入式多谓词句的语义指向衔接 134

6.3 结束语 136

第七章 降级述谓型语义指向及相关句式 137

7.0 引言 137

7.1 定语充当指向成分的降级述谓型语义指向 138

7.1.1 定语的语义指向分类 138

7.1.2 定语和中心语的结构关系和指向关系相一致 138

7.1.3 定语和中心语的结构关系和指向关系不一致 140

7.1.4 主谓(宾)结构做定语内部成分的降级述谓指向关系 142

7.2 状语充当指向成分的降级述谓型语义指向 145

7.2.1 状语的语义指向分类 145

7.2.2 状语指向它所修饰的谓词的施事 145

7.2.3 状语指向它所修饰的谓词的受事 147

7.2.4 状语兼指施事和受事 148

7.2.5 状语的语义外指句外某一实体 149

7.3 补语充当指向成分的降级述谓型语义指向 149

7.3.1 补语的语义指向分类 149

7.3.2 述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 149

7.4 结束语 156

第八章 约束限制型语义指向及其相关问题 157

8.0 引言 157

8.1 定、状、补语构成的约束限制型语义指向及其约束方式 158

8.2 介、连词构成的约束限制型语义指向及其约束方式 159

8.3 频度、范围、否定副词的语义指向:语义约束的多维性 161

8.4 心理重音:语义约束的提示机制 164

8.4.1 焦点与心理重音 164

8.4.2 心理重音:语义约束的提示机制 165

8.5 语义约束对象的凸显和言语背景 166

8.6 结束语 167

第九章 语义联项和潜隐关联型语义指向 168

9.0 引言 168

9.1 语义联项与隐含义 168

9.2 语义联项与心理重音 171

9.3 言语背景和语义指向及语义联项的具体化 174

9.4 个案:焦点、语义联项与“不”的语义指向 176

9.4.1 焦点与“不”的语义指向 177

9.4.2 语义联项与“不”的语义指向 180

9.4.3 连谓句中前项谓词前“不”的语义指向 181

9.4.4 语义联项的可取消性:语境、类比结构、警示标志及其作用 185

9.4.5 小结 189

9.5 结束语 190

第十章 领属关涉型语义指向及相关句式 191

10.0 引言 191

10.1 领属关涉认知模式与领属关涉型语义指向 191

10.1.1 领属关涉认知模式 191

10.1.2 名词配价理论的局限和领属关涉型语义指向 192

10.2 领属关涉语义指向与主谓宾句 194

10.2.1 及物动词做谓语的领主属宾语义指向 194

10.2.2 不及物动词做谓语的领主属宾语义指向 198

10.3 领属关涉语义指向与主谓谓语句 200

10.3.1 NPL+NPs+VP 201

10.3.2 NPL+NP+VP+NPs 210

10.3.3 NPf+NP+VP+NPg 214

10.4 领属关涉语义指向与双宾句 218

10.4.1 双宾句内部名词成分的语义指向与双宾句的类型 218

10.4.2 NP1+VPy+NP2+NP3 219

10.4.3 NP1+VPq+NP2+NP3 222

10.5 结束语 223

第十一章 同义指称型语义指向 224

11.0 引言 224

11.1 注释说明型同义指向 224

11.2 指称替代型同义指向 228

11.3 分项加合型同义指向 231

11.4 个案:反身代词“自己”语义指向的功能解释 232

11.4.1 “自己”的语法功能和性质 233

11.4.2 “自己”同义指向以叙述者为基点的行为事件最短空间距离参与角色 235

11.4.3 语义联项:“自己”入句的条件 237

11.4.4 三个平台:“自己”及其同指对象和语义联项的互动 241

11.4.5 小结 246

11.5 结束语 247

第十二章 语义指向的语境分类 248

12.0 引言 248

12.1 小句、语境、语义指向的语境分类 249

12.1.1 小句的内涵和外延 249

12.1.2 语篇衔接与语义指向 249

12.1.3 语境和语义指向的语境分类 253

12.2 句内指向和句内指向歧义 255

12.2.1 句内语境和句内指向 255

12.2.2 句内语境的局限性和句内指向歧义 256

12.2.3 句际语境和句内指向歧义的消解 258

12.3 句际指向的类型和句际指向歧义 259

12.3.1 从属述谓型句际指向 260

12.3.2 降级述谓型句际指向 261

12.3.3 领属关涉型句际指向 262

12.3.4 同义指称型句际指向 264

12.3.5 语义关联型句际指向 265

12.3.6 句际指向结构体中被指成分的隐含 268

12.3.7 句际指向歧义及其消解 268

12.4 言外指向的类型和场景外指歧义 272

12.4.1 泛化外指 272

12.4.2 独白外指 273

12.4.3 场景外指 274

12.4.4 场景外指歧义 276

12.5 结束语 277

第十三章 余论:语义指向研究和相关理论相结合 279

13.0 引言 279

13.1 语义指向研究和层次分析 279

13.2 语义指向研究和语义分解法 281

13.3 语义指向研究和语义特征分析 282

13.4 语义指向研究和变换分析 284

13.5 语义指向研究和语境篇章分析 293

13.6 语义指向研究和认知功能解释 295

术语索引 299

参考文献 306

后记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