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 1
二、预防医学模式、特点 1
三、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 2
四、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2
五、健康观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3
六、我国卫生工作的战略目标与三级预防策略 5
七、预防医学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6
第一篇环境与健康 11
第一章概述 11
第一节 环境与人 11
一、人类的环境 11
二、人和环境的关系 12
三、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14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4
一、环境污染的来源 15
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 16
三、机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处置 17
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 21
五、环境致病因素的健康效应 21
六、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2
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 26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29
一、环境规划措施 29
二、环境立法与管理 29
三、技术措施 30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32
第一节 空气 32
一、空气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32
二、大气污染与疾病 34
三、室内空气与健康 39
第二节 水 41
一、水资源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42
二、水污染与疾病 43
三、生活饮用水 48
四、健康饮用水 54
第三节地质环境和土壤 55
一、碘缺乏病 56
二、地方性氟中毒 59
三、地方性砷中毒 62
四、克山病和大骨节病 63
五、土壤污染和疾病 64
第三章职业环境与健康 68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68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 68
二、职业性损害 70
三、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73
第二节 职业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75
一、铅 75
二、汞 80
三、苯 83
四、有机磷农药 86
五、刺激性气体中毒 90
六、窒息性气体中毒 94
七、其他常见生产性毒物 99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肺尘埃沉着病 100
一、生产性粉尘 101
二、肺尘埃沉着病 102
三、矽肺 103
四、其他常见肺尘埃沉着病 106
第四节 职业性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107
一、高温作业与中暑 108
二、生产性噪声及其危害 110
第四章食物与健康 113
第一节 营养素和能量 113
一、基本概念 113
二、产能营养素 115
三、能量 122
四、矿物质 125
五、维生素 128
第二节合理营养 133
一、合理营养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134
二、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134
三、营养调查及人体营养状况评价 137
四、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142
第三节特殊人群的营养 146
一、孕妇及乳母 146
二、婴幼儿 151
三、儿童青少年 155
四、老年人 156
第四节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 158
一、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158
二、肥胖症 160
三、糖尿病 162
四、营养与心脑血管疾病 164
五、营养与肿瘤 166
第五节 医院病人营养 167
一、病人营养工作的内容和步骤 167
二、医院膳食 168
三、营养支持 169
第六节 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172
一、食品安全 172
二、食源性疾病 172
三、食物中毒 172
第五章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185
第一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 185
一、社会经济状况与健康 185
二、社会阶层与健康 187
三、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 187
四、公共政策与健康 188
五、社会关系与健康 189
六、卫生服务因素与健康 190
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健康 190
一、心理因素及对健康的影响 190
二、心理因素与疾病 192
第三节 行为因素与健康 193
一、行为与健康 193
二、危害健康的行为 193
第二篇医学统计方法 201
第六章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201
第一节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01
一、总体与样本 201
二、参数与统计量 202
三、同质与变异 202
四、变量及变量值 202
五、医学统计资料的基本类型 203
六、误差 204
七、概率和频率 205
第二节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205
一、医学研究设计 205
二、收集资料 206
三、整理资料 206
四、分析资料 207
第三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 207
一、统计表 207
二、统计图 209
第七章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214
第一节 频数分布 214
一、计量资料的频数 215
二、频数表(图)的用途 216
第二节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17
一、集中趋势的描述 217
二、离散趋势的描述 222
第三节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226
一、正态分布的概念 226
二、正态分布的特征 228
三、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 228
四、正态分布的应用 230
第四节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232
一、参数估计 232
二、假设检验 237
第五节 均数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 240
一、t检验 240
二、u检验 246
三、方差分析 247
四、假设检验的2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254
第八章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 262
第一节 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频数分布表 262
一、计数资料的频数分布表 262
二、等级资料的频数分布表 262
第二节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263
一、相对数 264
二、率的标准化 266
三、医学中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268
第三节 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 270
一、率的抽样误差 270
二、总体率的可信区间估计 270
三、率的u检验 271
四、χ2检验 273
第九章秩和检验 283
第一节 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 283
第二节 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285
一、两独立样本计量资料的Wilcoxon秩和检验 286
二、两独立样本等级资料的Wilcoxon秩和检验 287
第十章回归与相关 291
第一节 直线回归 291
一、直线回归的概念 291
二、直线回归方程的求法 292
三、总体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294
第二节 直线相关 296
一、直线相关的概念与统计描述 296
二、相关系数的统计推断 297
第三节 应用直线回归、相关分析的注意事项 298
第四节 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区别和联系 298
一、区别 298
二、联系 299
第三篇流行病学方法与实践 303
第十一章流行病学概述 303
第一节 流行病学定义、内涵及其观点 303
一、定义 303
二、基本内涵 303
三、基本观点 303
第二节 疾病的三间分布 304
一、什么是疾病分布 305
二、为什么研究疾病分布 305
三、如何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 305
第三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312
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 312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用途 314
第四节 病因及因果推断 316
一、概念 316
二、病因发生的基本条件 316
三、病因推断 318
第十二章现况调查 321
第一节 概述 321
一、现况调查的定义 321
二、现况调查的基本步骤 322
第二节 现况调查的设计 323
一、研究目的 323
二、确定研究对象 323
三、确定调查类型及方法 323
四、确定样本含量 325
五、确定研究变量、制定调查表 325
六、整理、分析资料 326
第三节 现况调查常见的偏倚及控制 326
第十三章病例对照研究 328
第一节 概述 328
一、定义 328
二、基本原理 329
三、特点 329
四、用途 329
五、研究简史 329
六、研究类型 330
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331
第三节 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32
第四节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优缺点 335
一、偏倚 335
二、优缺点 336
第十四章队列研究 338
第一节 概述 338
一、概念 338
二、基本原理 339
三、研究特点 339
四、研究目的 340
五、研究类型 340
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 341
一、确定研究因素 341
二、确定研究结局 341
三、确定研究现场 341
四、确定研究人群 341
五、确定样本大小 343
六、基线资料的收集 343
七、随访 343
八、质量控制 344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44
一、基本整理模式 344
二、人时的计算 344
三、率的计算 345
四、显著性检验 345
五、效应的估计 346
六、剂量反应关系的分析 348
第四节 偏倚及优缺点 348
一、偏倚 348
二、研究的优缺点 350
第十五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352
第一节 概述 352
一、概念 352
二、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352
三、基本特点 353
四、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 353
第二节 研究的设计、实施、统计分析、优缺点 354
一、明确研究目的 354
二、确定研究类型和设计类型 354
三、选择实验现场 355
四、选择研究对象 355
五、确定干预措施 356
六、确定样本量 356
七、随机化分组 357
八、确定对照的方式 358
九、盲法的应用 359
十、确定实验观察期限 360
十一、选定结局变量及其测量方法 360
十二、确定基线数据,建立监测系统 361
十三、对象的随访和资料收集 361
十四、确定统计分析方法 361
十五、资料的整理 361
十六、资料的分析 362
十七、评价实验效应的主要指标 363
十八、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优缺点 364
第十六章预防保健的策略与措施 366
第一节 全球预防保健策略 366
一、“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 366
二、“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策略 367
三、初级卫生保健策略 368
四、21世纪的初级卫生保健 372
第二节 我国的预防保健战略 374
一、卫生工作方针 374
二、预防保健策略 374
三、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实施 375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 378
一、概述 378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概念 379
三、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380
四、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380
五、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和任务 381
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 382
七、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 382
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 382
第四节 传染病的防治 383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383
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86
三、当前面临的问题 387
第五节 慢性病与三级预防 388
一、概述 388
二、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389
三、一些常见慢性病的预防 390
第十七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 393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级分类 394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394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394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396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策略和措施 397
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则 397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398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与报告 398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和终止 399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保障 403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404
一、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404
二、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 406
三、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 407
第十八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09
第一节概述 409
一、健康教育的含义 410
二、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 410
三、健康教育的特点 411
四、健康教育的任务 411
五、健康教育的相关学科 412
六、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413
第二节 健康行为 415
一、健康相关行为 415
二、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 417
第三节 健康教育计划、实施、评价 419
一、健康教育计划 419
附:健康教育项目计划撰写提纲 422
二、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 423
三、健康教育评价 429
附:某中等职业学校控制吸烟健康教育干预计划框架 431
第四节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32
一、概述 432
二、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 433
三、社区健康教育策略 434
四、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 436
五、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36
六、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37
第五节 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38
一、概述 438
二、医院健康教育形式 439
三、医院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441
四、医院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442
五、医院健康教育的方法 445
六、医院健康教育评价标准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