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编 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1919.5—1927.7) 2
第一章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余姚的传播 2
第一节 五四运动在余姚的反响 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余姚的传播 3
第三节 庵东盐民的反公仓斗争 5
第四节 各界声援五卅运动 7
第二章 余姚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11
第一节 坎镇支部和马家路支部的建立 11
第二节 余姚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13
第三节 余姚支部的建立 14
第三章 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15
第一节 袭击缉私营 15
第二节 光复余姚 16
第三节 陈云在余姚 17
第四节 城区职工运动 19
第五节 余姚盐民协会的成立 20
第六节 姚北的“吃大户”斗争 22
第四章 大革命在余姚的失败 25
第一节 反动势力的反扑与农民自卫军的出击 25
第二节 国民党在余姚的“清党” 27
第三节 农民自卫军疏散隐蔽 28
第二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 31
第五章 党组织的恢复发展与工农运动的复苏 31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的余姚形势 31
第二节 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32
第三节 共青团余姚支部的成立 34
第四节 工农运动的复苏 35
第五节 余姚县委的建立 38
第六章 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的建立及斗争 40
第一节 姚北暴动的筹划与红一师的建立 40
第二节 红一师武装斗争的开展 42
第三节 红一师的被迫疏散和姚北暴动的流产 43
第三编 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9) 47
第七章 余姚党组织的重建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47
第一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47
第二节 余姚党组织的重建和发展 49
第三节 党组织对余姚政工队的领导 52
第四节 抗日救亡团体的蓬勃发展 54
第五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57
第六节 党领导改善群众生活的经济斗争 61
第七节 党的新闻理论工作 63
第八章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66
第一节 余姚中心县委的建立 66
第二节 开展武装抗日的准备 68
第三节 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逆流 70
第四节 隐蔽精干方针的贯彻 71
第九章 余姚敌后游击斗争的兴起 75
第一节 余姚沦陷和筹建抗日武装的艰难历程 75
第二节 浦东抗日武装南渡浙东抗日 78
第三节 四明游击指挥部独立大队的建立 82
第十章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86
第一节 地方党组织的调整与领导力量的加强 86
第二节 开辟姚南 88
第三节 姚北的反顽自卫战和姚北根据地的建立 90
第四节 姚北的反“清乡”斗争 95
第五节 梁弄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 98
第六节 姚南、姚北的秋收运动 102
第十一章 抗日根据地在与日伪顽的斗争中巩固 106
第一节 姚南的反顽自卫战 106
第二节 抗日行政机关在战争中诞生 109
第三节 反击日伪的“扫荡”和“蚕食” 113
第四节 姚北的秋季反抢粮斗争和冬季斗争 116
第五节 姚南根据地中心的恢复和巩固 118
第六节 姚城地下党的斗争 120
第十二章 抗日根据地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122
第一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122
第二节 根据地的财经、金融工作和大生产运动 123
第三节 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工作 126
第四节 根据地的统战工作 129
第十三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34
第一节 大反攻形势的到来 134
第二节 姚北的反攻作战 137
第三节 新四军奉命北撤 139
第四编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9—1949.5) 145
第十四章 隐蔽坚持 等待时机 145
第一节 北撤后的方针和形势 145
第二节 南山县的反“清剿”斗争 148
第三节 余上县的隐蔽坚持 158
第四节 党的基层组织逐步恢复 165
第十五章 重建革命武装 开展游击战争 169
第一节 游击战争的准备 169
第二节 从隐蔽坚持向武装斗争转变 177
第三节 武装斗争的开展 180
第四节 游击根据地的初步恢复 185
第十六章 壮大革命武装 扩大游击根据地 190
第一节 上级党组织在慈南、姚南的重大活动和决策 190
第二节 主力武装的发展及五支队在姚南的战斗 195
第三节 地方武装的发展及其斗争 201
第四节 游击根据地的发展 207
第十七章 余姚全县的解放 217
第一节 胜利前夜的斗争 217
第二节 统战工作和策反国民党部队起义 223
第三节 配合大军 解放余姚 229
附录: 237
一、中共余姚地方组织沿革一览表 237
二、中共余姚地方组织隶属示意图 240
三、余姚革命英烈 248
四、余姚县图 319
五、余姚市行政区域图 320
后记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