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敬畏自然 2
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 2
按客观规律办事,反思“人定胜天” 5
天灾or人祸,“美丽中国”何时梦圆? 9
“拿来主义”现实版:矿产资源过度开采 12
病是吃出来的:莫再嗜好各种山珍海味 16
避免揠苗助长重演:慎用各种抗生素和催化剂 19
别让大工程、大项目存在大隐患、大麻烦 22
退耕还林,退田还草,退圩还湖 25
第二章 敬畏民意 30
“群众路线”是永不过时的法宝 30
拆、转、移:出发点要为民考虑 33
从“绿坝”到“救市”:别让“父爱主义”泛滥 36
黄灯处罚规则、听证会:决策前听听民众声音 39
火化、平坟:“为民做主”不能强制 42
为何上访、群体事件高烧不退:回应乏力 46
改变“宣传作风刻板化,舆论控制粗暴化” 50
去除社会阶层板结化:减少贫富差距与教育不公 54
第三章 敬畏组织 60
让“任人唯贤”列首位 60
走出“带病提拔”的怪圈 64
从“少数人选少数人”到“多数人选多数人” 68
避免“有组织、有目的走形式” 71
民主集中制:从“一言堂”到“群言堂” 75
央企高管不能成为失意高官的安慰奖和补偿品 78
事业单位改制:改革允许失败,不允许腐败 81
卖编制:警惕事业单位岗位交易化、市场化 85
第四章 敬畏法律 90
立法不能太有随意性和朝夕令改 90
不能让法律的形式重于内容 94
防止“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制化” 97
“消极执法”要追责:心态的缺失更是岗位的缺失 102
“钓鱼执法”何时体:莫再践踏文明执法底线 106
别让所谓“管理”等于罚款或收费 109
不能让“权大于法”成为中国特色 113
执法要过“人情关” 116
第五章 敬畏规矩 122
“原则”难坚守,“原则上”易突破 122
“显规则”淡化,“潜规则”盛行 126
抄近道:找捷径反而误入歧途 129
钻空子: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132
插队陋习:折射规则意识的欠缺 136
标准模糊:没有量化,就没有管理 140
热炉法则:预先警告、人人平等、一触即烫、不留空隙 143
第六章 敬畏道德 148
守住道德的底线 148
浪费是显现的腐败 151
敛财疯狂猖獗何时休 156
行贿理直气壮是一种悲哀 159
受贿心安理得,总会变成坐牢无比忐忑 163
索贿巧立名目让人深恶痛绝 167
官场“黑社会化”或“准黑社会化” 171
95%的贪官有情妇:私生活混乱 174
第七章 敬畏伦理 180
孝是政治制度设计的起点 180
养儿“防老”还是“坑爹”? 184
忠于配偶利于考德监督 188
手足情深要珍惜 191
上下级之间要互相尊重 194
与同事要搞好团结 197
交友结朋要慎重 201
身在其位,少抱怨、多做事 205
第八章 敬畏知识 210
科学家更值得让人尊敬 210
重视专家意见,不强推行政意志 213
进一步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待遇和生活环境 217
引进一个人才,凝聚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 222
发挥专家委员会、政府顾问团的智囊作用 226
引才引智是世界潮流 230
第九章 敬畏历史 236
思过、担责:古代“罪己诏”的现实意义 236
充分借鉴历史上成功的做法 239
顺应历史潮流,不要因循守旧 242
工作要有长远规划,避免短期化工程 246
踏实办事,不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250
接力发展,不随意推倒前任工作 253
新官要敢担当,理旧账 257
第十章 敬畏生命 262
自爱,才能爱人 262
多少机关干部处于抱病或亚健康状况 266
干部上岗的第一关就是“酒精考验”? 270
让抑郁症走开,呵护自我心理健康 274
远离求神拜佛,敬畏科学信仰 277
珍爱专业、兴趣、特长,不为权力折腰 280
敬畏那支笔:赢得生前身后名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