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能源消费问题的重要性 1
第二节 能源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3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 3
二、其他因素 7
第三节 能源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9
一、能源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9
二、能源消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0
第二章 能源消费的一般理论与规律 11
第一节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要素替代 11
一、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11
二、能源与要素替代 14
第二节 工业化、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 16
一、工业化的能源资源路线 16
二、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 19
第三节 发达工业化国家能源消耗规律 21
一、工业化中能源消耗变动的一般规律 21
二、发达工业化国家的能源消耗规律 23
三、全球工业化与能源资源消耗中心 25
第四节 中国能源消费的一般规律 26
一、1980~2000年的低能耗特征及其解释 26
二、21世纪以来的高能耗特征及其解释 32
三、工业化进程中能耗变动的长期趋势 35
第三章 能源效率 37
第一节 能源效率的概念与测度方法 37
一、能源效率的概念 37
二、单位GDP能耗方法 38
三、全要素能源效率方法 39
四、多目标情形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模型 44
第二节 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 46
一、经济结构 46
二、技术进步 51
三、能源市场化改革 55
第三节 基于全要素方法的中国能源效率特征 58
一、能源效率地区差异明显 58
二、工业行业能源效率普遍偏低 60
三、能源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微弱 61
四、刚性的高能耗技术结构对能源价格不敏感 62
第四节 结构变动、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估计 63
一、当前的经济结构特征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 63
二、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66
三、能源市场化改革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改进 68
四、2000年前后分段估计结果 68
第四章 能源需求预测 71
第一节 能源需求的预测方法 71
一、灰色系统 71
二、传统时间序列方法 76
第二节 能源需求的因素分析预测方法 83
一、多元时间序列 84
二、投入产出法 87
三、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 93
四、BP人工神经网络 94
五、RRS能源因素分析法 98
六、系统动力学模型 100
第三节 组合预测 104
一、组合预测的基本思想 105
二、组合预测的分类 106
三、不同目标函数下的线性组合预测模型 107
第五章 中国能源消费问题 111
第一节 中国能源消费特征与国际比较 111
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与影响因素 114
一、能源消耗强度指数分解模型及方法 114
二、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 117
三、全要素生产率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 119
四、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动的驱动机制:多因素影响模型 120
五、几点结论 122
第三节 理解中国能源消费:工业化、城市化的视角 123
一、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化 123
二、工业化、城市化与中国能源消费的协同模拟:ARDL模型 125
三、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能源消费的未来:追赶模型 130
四、几点认识 132
第四节 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影响 133
一、模型 133
二、数据 134
第六章 世界能源消费:收敛性、可持续性与不平等性 138
第一节 世界能源消费的收敛性与转型路径 138
一、方法介绍 139
二、能源消费收敛性分析 142
三、能源消费转型 145
第二节 世界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人文发展的视角 147
一、人文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相关性检验 148
二、基于人文发展的能源可持续性消费路径 151
第三节 世界能源消费的不平等性 157
一、不平等性的测度方法 159
二、不平等性分析: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160
三、基于Theil指数的能源消费不平等性分解 164
四、不平等性分解的进一步分析:美国和中国的情形 165
五、基本认识 167
第七章 能源消费政策与节能减排 169
第一节 节能减排:需求侧管理 170
一、节能减排的经济特征 170
二、引导节能减排的政策手段 171
三、经济手段引导节能减排行为的作用机制 173
第二节 中国能源消费政策演进与节能减排 179
一、能源总量短缺时期的消费政策及其政策目标 180
二、能源供求相对过剩时期的消费政策与节能减排 182
三、简短评论 184
第三节 中国能源消费政策的节能减排效应分析 185
一、节能效应分析 185
二、环保效应分析 190
三、中国能源消费政策引导节能减排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 191
第四节 构建促进节能减排的能源消费政策引导体系 194
一、促进节能减排的能源消费政策引导路径 194
二、促进节能减排的能源消费政策选择 198
参考文献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