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什么是汉语诗歌节奏 3
第一章 什么是诗歌节奏 3
第一节 什么是节奏 3
第二节 什么是诗歌节奏 5
第三节 诗歌节奏的分类 6
第二章 几种汉语诗歌节奏论 8
第一节 平仄节奏论 8
第二节 重轻节奏论 11
第三节 音组节奏论 15
第四节 顿节奏论 18
一 古代“句读”论和“顿”论 18
二 “节”论 18
三 “音尺”论 20
四 现代“顿”论 22
第五节 音节节奏论 26
第三章 汉语诗歌节奏是“音节·顿歇”节奏 30
第一节 顿歇是一种基本的节奏因素 30
第二节 汉语语音特点与“音节·顿歇”节奏 32
第三节 “音节·顿歇”节奏的形成 36
一 汉语的自然节奏单位——节拍群 36
二 对节拍群的分解和组合 38
三 汉语诗歌的节奏单位——音顿 43
四 对音顿的等时化和强化 45
第四节 “音节·顿歇”节奏和其他节奏的关系 49
一 和平仄节奏的关系 49
二 和重轻节奏的关系 52
三 和音节节奏的关系 54
第五节 汉语诗歌节奏的基本特点 57
一 和意义节奏统一 57
二 整齐均匀 59
三 简单而又复杂 61
中编 古代诗歌的节奏形式 66
第一章 《诗经》的节奏形式 66
第一节 《诗经》节奏形式的起源 66
第二节 《诗经》的节奏单位 69
第三节 《诗经》的句式 70
一 四言句式与非四言句式 70
二 句式的特点 72
三 句式的格律形式化 78
第四节 《诗经》的节式和体式 82
一 节式 82
二 体式 86
第五节 《诗经》的节奏调子 89
一 歌诗和诵诗 89
二 歌调、吟调和诵调 92
第二章 《楚辞》的节奏形式 96
第一节 《楚辞》节奏形式的起源 96
第二节 《楚辞》的节奏单位 99
第三节 《楚辞》的句式 106
一 《九歌》的句式 106
二 《离骚》的句式 113
三 《招魂》、《九章》等的句式 118
四 《楚辞》句式的特点 124
第四节 《楚辞》的节式和体式 129
一 节式 129
二 体式 133
第五节 《楚辞》的节奏调子 135
一 从歌诗向诵诗过渡 135
二 楚辞调:吟调与诵调的结合 138
第三章 五七言诗和杂言诗的节奏形式 142
第一节 五七言诗和杂言诗节奏形式的起源 142
一 五言诗节奏形式的起源 142
二 七言诗节奏形式的起源 151
三 杂言诗节奏形式的起源 160
第二节 五七言诗和杂言诗的节奏单位 163
第三节 五七言诗和杂言诗的句式 165
一 五七言诗句式的单音尾特点 165
二 五七言诗句式的格律形式化 169
三 杂言诗的诸种句式 175
第四节 五七言诗和杂言诗的节式和体式 181
一 五七言诗的节式和体式 181
二 杂言诗的节式和体式 184
第五节 五七言诗和杂言诗的节奏调子 189
一 五七言诗调:成熟的吟调 189
二 杂言诗调:长短调与吟诵调的混合 192
第四章 词和曲的节奏形式 199
第一节 词和曲节奏形式的起源 199
一 词的节奏形式的起源 199
二 曲的节奏形式的起源 203
第二节 词和曲的节奏单位 207
一 词的节奏单位 207
二 曲的节奏单位 208
第三节 词和曲的句式 209
一 词的句式的特点 209
二 词的跨句 216
三 词的句组 218
四 曲的句式的特点 221
第四节 词和曲的节式和体式 225
一 词的节式和体式 225
二 曲的节式和体式 232
第五节 词和曲的节奏调子 234
一 词曲调:长短调与吟诵调的配合 234
二 词曲调和杂言诗调的差别 242
第五章 古代诗歌节奏形式与韵的关系 244
第一节 节奏形式和韵的重要性 244
第二节 节奏形式和韵式的单一性 247
下编 新诗的节奏形式 254
第一章 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和实践 254
第一节 初创期的理论和实践 254
一 两个来源 254
二 “自然音节”论 257
三 从旧形式中“脱胎”出来 261
四 两种发展趋势 265
第二节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理论和实践 269
一 “内在韵律”论 269
二 自由诗的传统节奏形式 271
三 “格式”论 274
四 格律诗的均齐和对称节奏形式 279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理论和实践 287
一 “无音乐成分”论 287
二 自由诗的现代节奏形式 290
三 十四行诗的节奏形式 295
四 民歌体诗的节奏形式 300
第四节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理论和实践 304
一 “现代格律诗”论 304
二 “半逗律”和“典型诗行”论 308
三 格律诗节奏形式的多样化 312
四 自由诗节奏形式的两极化 321
第五节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理论和实践 324
一 “顿法”论及其他 324
二 自由诗节奏形式的新发展 329
三 格律诗节奏形式的新发展 332
第二章 格律诗的节奏形式 337
第一节 格律诗的节奏单位 337
第二节 格律诗的行式 341
一 建行原则及其根据 341
二 典型行式 348
三 跨行 353
四 诗行的顿歇规律 359
第三节 格律诗的节式和体式 362
一 节式 362
二 体式 365
三 建筑美 368
第四节 格律诗的破格 371
第五节 格律诗的节奏调子 375
一 一般格律诗调:成熟的诵调 375
二 民歌体诗调:吟调 380
三 其他格律诗调:混合调 384
第三章 自由诗的节奏形式 387
第一节 自由诗的节奏单位 387
第二节 自由诗的行式 389
一 建行原则及其根据 389
二 跨行 399
三 行式的特点 403
第三节 自由诗的节式和体式 405
一 节式 405
二 体式 408
第四节 自由诗节奏形式和散文诗节奏形式 413
一 两者的异同 413
二 汉语诗歌内外节奏的统一综论 417
第五节 自由诗的节奏调子 418
一 自由诗调:诵调与长短调的结合 418
二 汉语诗歌节奏调子的演变综述 422
第四章 新诗节奏形式与韵的关系 425
第一节 格律诗节奏形式与韵的关系 425
第二节 自由诗节奏形式与韵的关系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