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问题 1
一、“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1
二、“实践一元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9
三、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12
四、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17
五、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20
第二章 辩证法问题 26
一、总体性辩证法 26
二、“否定的辩证法” 30
三、“人学辩证法” 34
四、“科学的辩证法” 36
五、结构辩证法 40
六、“辩证法内部对话” 46
七、“辩证法的舞蹈” 48
第三章 认识论问题 53
一、否定反映论 53
二、能动认识论 59
三、反经验主义的认识论 62
四、反先验主义的认识论 67
五、反主客体同一性 70
六、重建认识论 74
第四章 历史观问题 78
一、总体论的历史观 78
二、突出文化革命的历史观 80
三、“多元决定论”的历史观 83
四、实证论的历史观 89
五、补充论 90
六、重建论 93
七、“辩护”论 95
八、“阐释”论 99
第五章 意识形态问题 102
一、物化意识形态 102
二、意识形态领导权 105
三、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论 109
四、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112
五、文学意识形态与美学意识形态 117
六、文本意识形态与政治无意识 120
七、“话语接合”的意识形态 124
八、意识形态与无意识幻象 127
第六章 阶级问题 131
一、阶级意识论 131
二、工人阶级融合论 135
三、工人阶级形成理论 138
四、“新小资产阶级论” 143
五、“新工人阶级论” 146
六、“多元主体代替阶级”论 151
七、中间阶级理论 155
第七章 异化问题 161
一、物化理论 161
二、技术异化理论 165
三、生存异化理论 172
四、消费异化理论 175
五、性别异化理论 188
第八章 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问题 192
一、阐释论 192
二、维护论 197
三、否定论 204
四、反否定论 210
五、改造论 214
第九章 资本主义观问题 220
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理论 220
二、新帝国主义理论 225
三、资本主义危机理论 232
四、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理论 246
五、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253
六、后现代资本主义理论 261
第十章 公平正义问题 268
一、德拉-沃尔佩的公平正义观 268
二、哈贝马斯的公平正义观 275
三、尼尔森的激进平等主义 280
四、罗默的公平正义观 290
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 295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观问题 301
一、“实践社会主义” 302
二、“自由的社会主义” 307
三、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 314
四、市场社会主义 321
五、生态社会主义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