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与流行文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秋敏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208114449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采用“背靠遗产,面向现在”的研究立场与“古今勾连,古今对比”的研究方法,从流行文化的新视角出发,对唐宋词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考察。本书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唐宋词“流行文化属性”的研究和定位,主要集中在前三章;二是唐宋词与当下流行文化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后两章。前部分紧扣唐宋词的“流行文化属性”,理清流行文化属性对词体、词风演进的影响,为后半部分的阐述建立坚实的基础。

序言 1

绪论 3

第一节 流行文化概念的界定 4

第二节 流行文化在当代盛行的现状及原因 5

第三节 唐宋词作为流行文化的属性论证 9

第一章 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文化的“草根性”及享乐主义倾向 30

第一节 从当代流行文化视角看唐宋俳谐词的“草根精神” 30

一 俳谐词的草根精神与社会批判 31

二 俳谐词的草根精神与文学生活化 36

三 俳谐词中草根精神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41

第二节 从当代流行文化视角看唐宋词的享乐主义倾向 45

一 半为枕前人,半为花间酒:唐宋词人享乐人生的“实况转录” 45

二 宴嬉逸乐,词之所宜:流行文化与享乐主义的不解之缘 49

三 唐宋词中享乐主义倾向的价值评估 53

第二章 当代流行文化视角下唐宋词的流行元素和策略 59

第一节 从当代流行文化视角看唐宋词中的“女性诱惑” 59

一 女性身体诱惑:男性原始欲望的恣意书写 60

二 女性情感诱惑:被男性消费的柔情和悲情 63

三 女色经济:女性诱惑的推动力 67

第二节 从当代流行文化视角看唐宋词的“唯美主义”倾向 72

一 创作目的的“去功利化” 72

二 对于艺术美的不懈追求 77

三 思想本质上的“颓废”化倾向 83

第三节 从当代流行文化视角看唐宋词的“流行策略” 87

一 百炼钢为绕指柔:唐宋词以柔克刚的流行策略 87

二“以艳为美”的审美境界和审美理想 93

三 形式上“快餐化”的流行策略 96

第三章 当代流行文化视角下唐宋词的“另类”解读 102

第一节 从当代流行文化视角看唐宋词中的“生活艺术” 102

一 唐宋词人公私分明的双重生活态度 102

二 唐宋词人的生活百态 107

三 唐宋词中“生活艺术”的现实意义 112

第二节 从当代流行文化视角看唐宋词中的生态意识 115

一 一丘一壑也风流:对自然生态的呈现和礼赞 116

二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唐宋词中重生爱物的生态意识 120

三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唐宋词中“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理想 123

第三节 唐宋词中的养生思想与当代意义 128

一 逸游以养生 129

二 闲赏以养生 133

三 恬淡以养生 136

第四节 唐宋词“名句效应”在当代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39

一 奇葩珍树丛丛绕:唐宋词名句的“品牌效应” 141

二 换你心,为我心,始知相忆深:唐宋词名句的代言功能和情感抚慰功能 144

三 残菊飘零,其韵犹芳:唐宋词名句对今人的精神滋养功能 149

第四章 当代流行文化与古典诗词的创作因缘 155

第一节 古典诗词与中国当代广告文案的诗意化走向 155

一 诗意化广告文案的产生缘由 156

二 诗意化广告文案的主要内容 159

三 当代广告文案诗意化应注意的问题 164

第二节 古典诗词在网络文学中的“品牌效应”与实用价值 165

一 网络文学对古典诗词资源的开发和再利用 166

二 网络文学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认同 171

三 网络文学中频繁使用古诗词对当下文学的影响 175

第三节 当代流行歌词对唐宋词的传承与创新 178

一 唐宋词的流行歌曲属性 179

二 当代流行歌词对唐宋词的传承 184

三 当代流行歌词对唐宋词的超越和创新 189

第四节 唐宋词中的“戏剧冲突”及其现实意义 194

一 唐宋词中的戏剧冲突 195

二 唐宋词中“戏剧冲突”的构设手段 202

三 唐宋词中“戏剧冲突”的现实意义 207

第五节 古典诗词在影视作品中的实用价值及现实意义 209

一 影视作品对古典诗词的传承和借鉴 209

二 影视作品中的古风古韵 217

三 影视作品借鉴古典诗词的现实意义 223

第五章 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文化的传世价值解析 226

第一节 生产目的的商业性 226

第二节 价值功能的娱乐性 232

第三节 艺术表现的通俗性 237

第四节 传播手段的多样性 243

第五节 大众认同的矛盾性 249

结束语 252

附录:当代流行歌曲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接受实例举隅 254

参考文献 279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