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引言 1
第一章 我国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6
一、建立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背景及动因 7
(一)刑事受害人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情况的现状 7
(二)刑事受害人附带民事追偿不能的原因分析 13
二、建立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9
(一)建立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必要性 19
(二)建立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可行性 23
三、建立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实践与体会 26
(一)从解决思想认识这个根本问题入手 27
(二)选择简便、快捷、迅速的救助模式 28
(三)科学地设定救助范围和条件 29
(四)把经济救助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9
(五)建立严格执行救助制度的保障机制 30
第二章 建立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理性思考 31
一、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述 32
二、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基础理论学说述评 33
三、我国建立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基本依据 38
(一)理论依据 38
(二)法律依据 43
(三)政策依据 46
第三章 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49
一、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49
二、建立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基本路径 51
(一)思想基础—社会观念的接受 51
(二)制度设计—坚持正确理念指导 52
(三)运行关键—密切结合国情 54
(四)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 55
三、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基本原则 56
(一)量力而行 56
(二)救急为主 64
(三)分级负责 69
(四)当事人申请 73
第四章 刑事受害人救助的组织机构、资金管理及运行程序 77
一、救助机构的基本模式与设立 77
二、救助资金的来源与管理 82
(一)救助资金的来源 82
(二)救助资金的管理 84
三、救助制度的运行程序 86
(一)当事人申请 87
(二)全面审查 89
(三)听证 90
(四)决定 91
(五)复议 92
(六)谈话 92
(七)发放 93
(八)归档 93
第五章 刑事受害人救助的条件与标准 95
一、刑事受害人救助的条件 95
(一)主体性条件 97
(二)实体性条件 100
(三)附随性条件 104
(四)救助的除外条件 107
二、刑事受害人救助的标准 109
(一)救助范围 109
(二)救助幅度 110
(三)个案因素 113
第六章 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与相关制度的衔接 115
一、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 117
二、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与保险制度的衔接 118
(一)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与工伤保险的衔接 118
(二)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与医疗保险的衔接 120
(三)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与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 121
(四)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与商业人身保险的衔接 123
三、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与灾害和居民临时困难救助制度的衔接 124
四、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与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衔接 126
五、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与司法救助的衔接 127
六、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与国家赔偿制度的衔接 128
第七章 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展望 131
一、救助机构 131
二、救助时机 132
三、救助范围 133
四、救助对象 133
五、救助方式 135
六、救助资金 136
七、制度立法 137
结语 139
附录1:国外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之介绍 141
附录2: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有关刑事受害人救助的文件及资料 155
青岛市刑事案件受害人生活困难救助办法 155
关于执行《青岛市刑事案件受害人生活困难救助办法》的实施细则 158
关于建立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意见(建议稿) 161
主要参考文献 165
后记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