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3
老子 3
上篇 3
一章 3
二章 3
三章 3
四章 3
五章 3
六章 3
七章 3
八章 4
九章 4
十章 4
十一章 4
十二章 4
十三章 4
十四章 4
十五章 4
十六章 5
十七章 5
十八章 5
十九章 5
二十章 5
二十一章 5
二十二章 5
二十三章 6
二十四章 6
二十五章 6
二十六章 6
二十七章 6
二十八章 6
二十九章 6
三十章 6
三十一章 7
三十二章 7
三十三章 7
三十四章 7
三十五章 7
三十六章 7
三十七章 7
下篇 8
三十八章 8
三十九章 8
四十章 8
四十一章 8
四十二章 8
四十三章 9
四十四章 9
四十五章 9
四十六章 9
四十七章 9
四十八章 9
四十九章 9
五十章 9
五十一章 9
五十二章 9
五十三章 10
五十四章 10
五十五章 10
五十六章 10
五十七章 10
五十八章 10
五十九章 10
六十章 10
六十一章 11
六十二章 11
六十三章 11
六十四章 11
六十五章 11
六十六章 11
六十七章 11
六十八章 11
六十九章 12
七十章 12
七十一章 12
七十二章 12
七十三章 12
七十四章 12
七十五章 12
七十六章 12
七十七章 12
七十八章 13
七十九章 13
八十章 13
八十一章 13
庄子 17
庄子·内篇 17
逍遥游 17
齐物论 18
养生主 21
人间世 22
德充符 25
大宗师 27
应帝王 31
庄子·外篇 32
骈拇 32
马蹄 33
胠箧 34
在宥 35
天地 37
天道 41
天运 43
刻意 46
缮性 47
秋水 47
至乐 50
达生 52
山木 55
田子方 57
知北游 60
庄子·杂篇 63
庚桑楚 63
徐无鬼 65
则阳 69
外物 71
寓言 73
让王 74
盗跖 76
说剑 79
渔父 80
列御寇 82
天下 83
列子 89
天瑞第一 89
黄帝第二 91
周穆王第三 96
仲尼第四 98
汤问第五 101
力命第六 105
杨朱第七 108
说符第八 112
墨子 119
卷一 119
亲士第一 119
修身第二 119
所染第三 120
法仪第四 120
七患第五 121
辞过第六 122
三辩第七 123
卷二 123
尚贤上第八 123
尚贤中第九 124
尚贤下第十 126
卷三 127
尚同上第十一 127
尚同中第十二 128
尚同下第十三 130
卷四 132
兼爱上第十四 132
兼爱中第十五 132
兼爱下第十六 134
卷五 136
非攻上第十七 136
非攻中第十八 136
非攻下第十九 138
卷六 139
节用上第二十 139
节用中第二十一 140
节用下第二十二 阙 140
节葬上第二十三 阙 141
节葬中第二十四 阙 141
节葬下第二十五 141
卷七 143
天志上第二十六 143
天志中第二十七 145
天志下第二十八 147
卷八 149
明鬼上第二十九 阙 149
明鬼中第三十 阙 149
明鬼下第三十一 149
非乐上第三十二 152
卷九 153
非乐中第三十三 阙 153
非乐下第三十四 阙 153
非命上第三十五 153
非命中第三十六 155
非命下第三十七 156
非儒上三十八 阙 157
非儒下三十九 157
卷十 159
经上第四十 159
经下第四十一 160
经说上第四十二 162
经说下第四十三 164
卷十一 167
大取第四十四 167
小取第四十五 169
耕柱第四十六 170
卷十二 172
贵义第四十七 172
公孟第四十八 173
卷十三 176
鲁问第四十九 176
公输第五十 179
□□第五十一 阙 179
卷十四 179
备城门第五十二 179
备高临第五十三 182
□□第五十四 阙 182
□□第五十五 阙 182
备梯第五十六 183
□□第五十七 阙 183
备水第五十八 183
□□第五十九 阙 184
□□第六十 阙 184
备突第六十一 184
备穴第六十二 184
备蛾傅第六十三 185
卷十五 186
□□第六十四 阙 186
□□第六十五 阙 186
□□第六十六 阙 186
□□第六十七 阙 186
迎敌祠第六十八 186
旗帜第六十九 187
号令第七十 188
杂守第七十一 192
晏子春秋 197
第一卷 内篇谏上第一 197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 第一 197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 第二 197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 第三 197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 第四 198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 第五 198
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晏子谏 第六 198
景公燕赏无功而罪有司,晏子谏 第七 198
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 第八 199
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 第九 199
景公敕五子之傅而失言,晏子谏 第十 200
景公欲废嫡子阳生而立荼,晏子谏 第十一 200
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 第十二 200
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 第十三 200
景公欲使楚巫致五帝以明德,晏子谏 第十四 201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 第十五 201
景公贪长有国之乐,晏子谏 第十六 201
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晏子谏 第十七 202
景公游公阜,一日有三过言,晏子谏 第十八 202
景公游寒涂,不恤死胔,晏子谏 第十九 202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谏 第二十 202
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 第二十一 203
景公将伐宋,梦二丈夫立而怒,晏子谏 第二十二 203
景公从畋十八日不返国,晏子谏 第二十三 203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 第二十四 204
景公所爱马死,欲诛圉人,晏子谏 第二十五 204
第二卷 内篇谏下第二 204
景公藉重而狱多,欲托晏子,晏子谏 第一 204
景公欲杀犯所爱之槐者,晏子谏 第二 205
景公逐得斩竹者,囚之,晏子谏 第三 205
景公以抟治之兵未成功,将杀之,晏子谏 第四 205
景公冬起大台之役,晏子谏 第五 206
景公为长?,欲美之,晏子谏 第六 206
景公为邹之长涂,晏子谏 第七 206
景公春夏游猎,兴役,晏子谏 第八 206
景公猎休,坐地,晏子席而谏 第九 207
景公猎逢蛇虎,以为不祥,晏子谏 第十 207
景公为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 第十一 207
景公为泰吕成,将以燕飨,晏子谏 第十二 207
景公为履,而饰以金玉,晏子谏 第十三 207
景公欲以圣王之居服而致诸侯晏子谏 第十四 207
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 第十五 208
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晏子谏 第十六 208
景公朝居严,下不言,晏子谏 第十七 208
景公登路寝台,不终,不悦,晏子谏 第十八 208
景公登路寝台,望国而叹,晏子谏 第十九 209
景公路寝台成,逢于何愿合葬,晏子谏而许 第二十 209
景公嬖妾死,守之三日不敛,晏子谏 第二十一 210
景公欲厚葬梁丘据,晏子谏 第二十二 210
景公欲以人礼葬走狗,晏子谏 第二十三 210
景公养勇士三人,无君臣之义,晏子谏 第二十四 211
景公登射,思得勇力士与之图国,晏子谏 第二十五 211
第三卷 内篇问上第三 212
庄公问威当世服天下,时耶?晏子对以行也 第一 212
庄公问伐晋,晏子对以不可,若不济,国之福 第二 212
景公问伐鲁,晏子对以不若修政待其乱 第三 212
景公伐莱,胜之,问所当赏,晏子对以谋胜禄臣 第四 212
景公问圣王其行若何?晏子对以衰世而讽 第五 213
景公问欲善齐国之政以干霸王,晏子对以官未具 第六 213
景公问欲如桓公用管仲以成霸业,晏子对以不能 第七 213
景公问莒鲁孰先亡?晏子对以鲁后莒先 第八 214
景公问治国何患?晏子对以社鼠猛狗 第九 214
景公问欲令祝史求福,晏子对以当辞罪而无求 第十 214
景公问古之盛君其行如何?晏子对以问道者更正 第十一 215
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 第十二 215
景公问善为国家者何如?晏子对以举贤官能 第十三 215
景公问君臣身尊而荣,难乎?晏子对以易 第十四 215
景公问天下之所以存亡,晏子对以六说 第十五 216
景公问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以三者 第十六 216
景公问贤君治国若何?晏子对以任贤爱民 第十七 216
景公问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对以先行义 第十八 216
景公问忠臣之事君何若?晏子对以不与君陷于难 第十九 216
景公问忠臣之行何如?晏子对以不与君行邪 第二十 217
景公问佞人之事君何如?晏子对以愚君所信也 第二十一 217
景公问圣人之不得意何如?晏子对以不与世陷乎邪 第二十二 217
景公问古者君民用国不危弱,晏子对以文王 第二十三 217
景公问古之莅国者任人如何?晏子对以人不同能 第二十四 217
景公问古者离散其民如何?晏子对以今闻公令如寇仇 第二十五 218
景公问欲和臣亲下,晏子对以信顺俭节 第二十六 218
景公问得贤之道,晏子对以举之以语,考之以事 第二十七 218
景公问臣之报君何以?晏子对报以德 第二十八 218
景公问临国莅民所患何也?晏子对以患者三 第二十九 218
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 第三十 218
第四卷 内篇问下第四 219
景公问何修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对以省耕实 第一 219
景公问桓公何以致霸?晏子对以下贤以身 第二 219
景公问欲逮桓公之后,晏子对以任非其人 第三 219
景公问廉政而长久,晏子对以其行水也 第四 219
景公问为臣之道,晏子对以九节 第五 220
景公问贤不肖可学乎?晏子对以勉强为上 第六 220
景公问富民安众,晏子对以节欲中听 第七 220
景公问国如何则可谓安?晏子对以内安政,外归义 第八 220
景公问诸侯孰危?晏子对以莒其先亡 第九 220
晏子使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 第十 220
吴王问保威强不失之道,晏子对以先民后身 第十一 220
晏子使鲁,鲁君问何事回曲之君,晏子对以庇族 第十二 221
鲁昭公问鲁一国迷何也,晏子对以化为一心 第十三 221
昭公问安国众民,晏子对以事大养小,谨听节俭 第十四 221
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以如美渊泽 第十五 221
晋平公问齐君德行高下,晏子对以小善 第十六 221
晋叔向问齐国若何,晏子对以齐德衰,民归田氏 第十七 222
叔向问齐德衰,子若何?晏子对以进不失忠,退不失行 第十八 222
叔向问正士邪人之行如何?晏子对以使下顺逆 第十九 222
叔向问事君徒处之义奚如,晏子对以大贤无择 第二十 223
叔向问处乱世,其知正曲,晏子对以民为本 第二十一 223
叔向问意孰为高?行孰为厚?晏子对以爱民、乐民 第二十二 223
叔向问啬吝爱之于行何如?晏子对以啬者君子之道 第二十三 223
叔向问君子之大义何若,晏子对以尊贤、退不肖 第二十四 223
叔向问傲世乐业能行道乎?晏子对以狂惑也 第二十五 224
叔向问人何若则荣?晏子对以事君亲忠孝 第二十六 224
叔向问人何以则可保身,晏子对以不要幸 第二十七 224
曾子问不谏上,不顾民,以成行义者,晏子对以何以成也 第二十八 224
梁丘据问子事三君不同心,晏子对以一心可以事百君 第二十九 224
柏常骞问道无灭、身无废,晏子对以养世君子 第三十 224
第五卷 内篇杂上第五 225
庄公不说晏子,晏子坐地讼公而归 第一 225
庄公不用晏子,晏子致邑而退,后有崔氏之祸 第二 225
崔庆劫齐将军大夫盟,晏子不与 第三 226
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 第四 226
景公恶故人,晏子退;国乱,复召晏子 第五 226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 第六 226
景公欲堕东门之堤,晏子谓不可变古 第七 227
景公怜饥者,晏子称治国之本,以长其意 第八 227
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称长幼以贺 第九 227
景公睹乞儿于涂,晏子讽公使养 第十 227
景公惭刖跪之辱,不朝。晏子称直,请赏之 第十一 227
景公夜从晏子饮,晏子称不敢与 第十二 228
景公使进食与裘,晏子对以社稷臣 第十三 228
晏子饮景公,止家老敛,欲与民共乐 第十四 228
晏子饮景公酒,公呼具火,晏子称诗以辞 第十五 228
晋欲攻齐,使人往观,晏子以礼侍而折其谋 第十六 228
景公问东门无泽年谷而对以冰,晏子请罢伐鲁 第十七 229
景公使晏子予鲁地,而鲁使不尽受 第十八 229
景公游纪,得金壶中书,晏子因以讽之, 第十九 229
景公贤鲁昭公去国而自悔,晏子谓无及已 第二十 229
晏子使鲁有事已,仲尼以为知礼 第二十一 230
晏子之鲁,进食有豚亡二肩,不求其人 第二十二 230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 第二十三 230
晏子之晋,睹齐累越石父,解左骖赎之与归 第二十四 230
晏子之御感妻言而自抑损,晏子荐以为大夫 第二十五 231
泯子午见晏子,晏子恨不尽其意 第二十六 231
晏子乞北郭骚米以养母,骚杀身以明晏子之贤 第二十七 231
景公欲见高纠,晏子辞以禄仕之臣 第二十八 231
高纠治晏子家,不得其俗,乃逐之 第二十九 232
晏子居丧,逊答家老,仲尼善之 第三十 232
第六卷 内篇杂下第六 232
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不止,晏子请先内勿服 第一 232
齐人好毂击,晏子绐以不祥,而禁之 第二 232
景公梦五丈夫称无辜,晏子知其冤 第三 232
柏常骞禳枭死,将为景公请寿,晏子识其妄 第四 233
景公成柏寝而师开言室夕,晏子辨其所以然 第五 233
景公病水梦与日斗,晏子教占梦者以对 第六 233
景公病疡,晏子抚而对之,乃知群臣之野 第七 234
晏子使吴,吴王命傧者称天子,晏子详惑 第八 234
晏子使楚,楚为小门,晏子称使狗国者入狗门 第九 234
楚王欲辱晏子,指盗者为齐人,晏子对以桔 第十 235
楚王飨晏子,进桔置削,晏子不剖而食 第十一 235
晏子布衣栈车而朝,陈桓子侍景公饮酒请浮之 第十二 235
田无宇请求四方之学士,晏子谓君子难得 第十三 235
田无宇胜栾氏高氏,欲分其家,晏子使致之公 第十四 236
子尾疑晏子不受庆氏之邑,晏子谓足欲则亡 第十五 236
景公禄晏子平阴与槁邑,晏子愿行三言以辞 第十六 236
梁丘据言晏子食肉不足,景公割地将封,晏子辞 第十七 236
景公以晏子食不足,致千金,而晏子固不受 第十八 237
景公以晏子衣食弊薄,使田无宇致封邑,晏子辞 第十九 237
田桓子疑晏子何以辞邑,晏子答以君子之事也 第二十 237
景公欲更晏子宅,晏子辞以近市得求,讽公省刑 第二十一 237
景公毁晏子邻以益其宅,晏子因陈桓子以辞 第二十二 237
景公欲为晏子筑室于宫内,晏子称是以远之而辞 第二十三 238
景公以晏子妻老且恶,欲内爱女,晏子再拜以辞 第二十四 238
景公以晏子乘弊车驽马,使梁丘据遗之,三返不受 第二十五 238
景公睹晏子之食菲薄,而嗟其贫,晏子称其叁士之食 第二十六 238
梁丘据自患不及晏子,晏子勉据以常为常行 第二十七 238
晏子老辞邑,景公不许,致车一乘而后止 第二十八 238
晏子病将死,妻问所欲言,云毋变尔俗 第二十九 239
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命子壮而示之 第三十 239
第七卷 外篇第七 239
景公饮酒,命晏子去礼,晏子谏 第一 239
景公置酒泰山,四望而泣,晏子谏 第二 240
景公梦见彗星,使人占之,晏子谏 第三 240
景公问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谏 第四 240
景公谓梁丘据与己和,晏子谏 第五 240
景公使祝史禳彗星,晏子谏 第六 241
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 第七 241
景公见道殣,自惭无德,晏子谏 第八 241
景公欲诛断所爱楸者,晏子谏 第九 242
景公坐路寝曰:“谁将有此?”晏子谏 第十 242
景公台成,盆成适愿合葬其母,晏子谏而许 第十一 242
景公筑长?台,晏子舞而谏 第十二 243
景公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将加诛,晏子谏 第十三 243
景公问治国之患,晏子对以佞人谗夫在君侧 第十四 243
景公问后世孰将践有齐者,晏子对以田氏 第十五 243
晏子使吴,吴王问君子之行,晏子对以不与乱国俱灭 第十六 244
吴王问齐君僈暴,吾子何容焉?晏子对以岂能以道食人 第十七 244
司马子期问,有不干君,不恤民,取名者乎?晏子对以不仁也 第十八 244
高子问子事灵公、庄公、景公,皆敬子,晏子对以一心 第十九 244
晏子再治东阿,上计,景公迎贺,晏子辞 第二十 244
太卜绐景公能动地,晏子知其妄,使卜自晓公 第二十一 245
有献书谮晏子,退耕而国不治,复召晏子 第二十二 245
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未尝弼过,逐之 第二十三 245
景公称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邑,辞不受 第二十四 245
景公使梁丘据致千金之裘,晏子固辞,不受 第二十五 246
晏子衣鹿裘以朝,景公嗟其贫,晏子称有饰 第二十六 246
仲尼称晏子行补三君而不有,果君子也 第二十七 246
第八卷 外篇第八 246
仲尼见景公,景公欲封之,晏子以为不可 第一 246
景公上路寝闻哭声,问梁丘据,晏子对 第二 247
仲尼见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见寡人宰乎 第三 247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致问 第四 247
景公出田顾问晏子,若人之众有孔子乎 第五 247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晏子对以勿忧 第六 248
景公问有臣有兄弟而强足恃乎?晏子对不足恃 第七 248
景公游牛山少乐,请晏子一愿 第八 248
景公为为大钟,晏子与仲尼、柏常骞知将毁 第九 248
田无宇非晏子有老妻,晏子对以去老谓之乱 第十 248
工女欲入身于晏子,晏子辞不受 第十一 249
景公欲诛羽人,晏子以为法不宜杀 第十二 249
景公谓晏子东海之中有水而赤,晏子详对 第十三 249
景公问天下有极大极细,晏子对 第十四 249
庄公图莒,国人扰,给以晏子在,乃止 第十五 249
晏子死,景公驰往哭,哀毕而去 第十六 249
晏子死,景公哭之,称莫复陈告吾过 第十七 250
晏子没,左右谀,弦章谏,景公赐之鱼 第十八 250
管子 253
牧民第一 253
形势第二 254
权修第三 255
立政第四 256
乘马第五 258
七法第六 260
版法第七 262
幼官第八 263
幼官图第九 265
五辅第十 268
宙合第十一 269
枢言第十二 272
八观第十三 273
法禁第十四 275
重令第十五 276
法法第十六 278
兵法第十七 281
大匡第十八 282
中匡第十九 286
小匡第二十 287
霸形第二十一(亡) 292
霸形第二十二 292
霸言第二十三 293
问第二十四 295
问第二十五(亡) 296
戒第二十六 296
地图第二十七 298
参患第二十八 298
制分第二十九 299
君臣上第三十 299
君臣下第三十一 301
小称第三十二 303
四称第三十三 305
四称第三十四(亡) 305
侈靡第三十五 305
心术上第三十六 309
心术下第三十七 311
白心第三十八 311
水地第三十九 313
四时第四十 314
五行第四十一 315
势第四十二 316
正第四十三 317
九变第四十四 317
任法第四十五 317
明法第四十六 319
正世第四十七 319
治国第四十八 320
内业第四十九 321
封禅第五十 322
小问第五十一 323
七臣七主第五十二 325
禁藏第五十三 326
入国第五十四 328
九守第五十五 329
桓公问第五十六 330
度地第五十七 330
地员第五十八 332
弟子职第五十九 334
言昭第六十(亡) 335
修身第六十一(亡) 335
问霸第六十二(亡) 335
牧民解第六十三(亡) 335
形势解第六十四 335
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 340
版法解第六十六 341
明法解第六十七 343
臣乘马第六十八 347
乘马数第六十九 347
问乘马第七十(亡) 348
事语第七十一 348
海王第七十二 348
国蓄第七十三 349
山国轨第七十四 350
山权数第七十五 352
山至数第七十六 353
地数第七十七 355
揆度第七十八 357
国准第七十九 359
轻重甲第八十 359
轻重乙第八十一 363
轻重丙第八十二(亡) 365
轻重丁第八十三 365
轻重戊第八十四 368
轻重己第八十五 370
商子 373
更法第一 373
垦令第二 373
农战第三 374
去强第四 376
说民第五 377
算地第六 378
开塞第七 379
壹言第八 380
错法第九 381
战法第十 381
立本第十一 382
兵守第十二 382
靳令第十三 382
修权第十四 383
徕民第十五 384
刑约第十六 385
赏刑第十七 385
画策第十八 386
境内第十九 387
弱民第二十 388
御盗第二十一 389
外内第二十二 389
君臣第二十三 389
禁使第二十四 390
慎法第二十五 390
定分第二十六 391
六韬 395
卷一 文韬 395
卷二 武韬 397
卷三 龙韬 399
卷四 虎韬 403
卷五 豹韬 406
卷六 犬韬 408
将苑 415
兵权 415
逐恶 415
知人性 415
将材 415
将器 415
将弊 416
将志 416
将善 416
将刚 416
将骄吝 416
将强 416
出师 416
择材 417
智用 417
不陈 417
将诫 417
戒备 417
习练 418
军蠹 418
腹心 418
谨候 418
机形 418
重刑 418
善将 419
审因 419
兵势 419
胜败 419
假权 419
哀死 419
三宾 420
后应 420
便利 420
应机 420
揣能 420
轻战 420
地势 420
情势 421
击势 421
整师 421
厉士 421
自勉 421
战道 421
和人 422
察情 422
将情 422
威令 422
慎子 425
威德 425
因循 425
民杂 425
知忠 426
德立 426
君人 426
韩非子 429
初见秦 429
存韩 430
难言 431
爱臣 432
主道 432
有度 433
二柄 434
扬权 435
八奸 436
十过 437
孤愤 441
说难 443
和氏 444
奸劫弑臣 444
亡征 447
三守 448
备内 448
南面 449
饰邪 450
解老 452
喻老 457
说林上 459
说林下 462
观行 464
安危 465
守道 465
用人 466
功名 467
大体 467
内储说上七术 468
内储说下六微 473
外储说左上 478
外储说左下 484
外储说右上 488
外储说右下 493
难一 497
难二 500
难三 503
难四 506
难势 508
问辩 509
问田 509
定法 510
说疑 510
诡使 513
六反 514
八说 516
八经 517
五蠹 520
显学 523
忠孝 525
人主 526
饬令 527
心度 527
制分 528
孙子兵法 531
计篇 531
作战篇 531
谋攻篇 531
势篇 532
虚实篇 533
军争篇 533
九变篇 534
行军篇 535
地形篇 535
九地篇 536
火攻篇 537
用间篇 538
吴子 541
图国第一 541
料敌第二 542
治兵第三 542
论将第四 543
应变第五 544
励士第六 545
孙膑兵法 549
上编 549
擒庞涓 549
见威王 549
威王问 549
陈忌问垒 550
篡卒 551
月战 551
八阵 552
地葆 552
势备 552
兵情 553
行篡 553
杀士 553
延气 553
官一 553
强兵 554
下编 555
十阵 555
十问 556
略甲 556
客主人分 557
善者 557
五名五恭 557
兵失 558
将义 558
将德 558
将败 558
将失 559
雄牝城 559
五度九夺 559
积疏 559
奇正 560
尉缭子 563
天官第一 563
兵谈第二 563
制谈第三 563
战威第四 564
攻权第五 565
守权第六 566
十二陵第七 566
武议第八 566
将理第九 567
原官第十 567
治本第十一 568
战权第十二 568
重刑令第十三 569
伍制令第十四 569
分塞令第十五 569
束伍令第十六 569
经卒令第十七 570
勒卒令第十八 570
将令第十九 570
踵军令第二十 570
兵教上第二十一 571
兵教下第二十二 571
兵令上第二十三 572
兵令下第二十四 572
司马法 577
司马法卷上 577
仁本第一 577
天子之义第二 577
定爵第三 578
司马法卷下 580
严位第四 580
用众第五 581
公孙龙子 585
名实论 585
坚白论 585
指物论 586
通变论 586
白马论 587
迹府 587
荀子 591
劝学 591
修身 592
不苟 594
荣辱 595
非相 597
非十二子 599
仲尼 601
儒效 602
王制 605
富国 609
王霸 613
君道 617
臣道 620
致士 621
议兵 622
强国 625
天论 628
正论 629
礼论 633
乐论 636
解蔽 638
正名 640
性恶 643
君子 646
成相 646
赋 648
大略 649
宥坐 653
子道 655
法行 656
哀公 656
尧问 658
吕氏春秋 663
卷一 孟春纪第一 663
一曰孟春 663
二曰本生 663
三曰重己 664
四曰贵公 664
五曰去私 665
卷二 仲春纪第二 665
一曰仲春 665
二曰贵生 666
三曰情欲 666
四曰当染 667
五曰功名 668
卷三 季春纪第三 668
一曰季春 668
二曰尽数 669
三曰先己 669
四曰论人 670
五曰圜道 670
卷四 孟夏纪第四 671
一曰孟夏 671
二曰劝学 671
三曰尊师 672
四曰诬徒 673
五曰用众 673
卷五 仲夏纪第五 674
一曰仲夏 674
二曰大乐 674
三曰侈乐 675
四曰适音 675
五曰古乐 676
卷六 季夏纪第六 676
一曰季夏 676
二曰音律 677
三曰音初 677
四曰制乐 678
五曰明理 679
卷七 孟秋纪第七 679
一曰孟秋 679
二曰荡兵 680
三曰振乱 680
四曰禁塞 681
五曰怀宠 681
卷八 仲秋纪第八 682
一曰仲秋 682
二曰论威 682
三曰简选 683
四曰决胜 683
五曰爱士 684
卷九 季秋纪第九 684
一曰季秋 684
二曰顺民 685
三曰知士 686
四曰审己 686
五曰精通 687
卷十 孟冬纪第十 687
一曰孟冬 687
二曰节丧 688
三曰安死 688
四曰异宝 689
五曰异用 690
卷十一 仲冬纪第十一 690
一曰仲冬 690
二曰至忠 691
三曰忠廉 691
四曰当务 692
五曰长见 692
卷十二 季冬纪第十二 693
一曰季冬 693
二曰士节 693
三曰介立 694
四曰诚廉 694
五曰不侵 695
六曰序意 695
卷十三 有始览第一 696
一曰有始 696
二曰应同 696
三曰去尤 697
四曰听言 698
五曰谨听 698
六曰务本 699
七曰谕大 699
卷十四 孝行览第二 700
一曰孝行 700
二曰本味 700
三曰首时 701
四曰义赏 702
五曰长攻 703
六曰慎人 703
七曰遇合 704
八曰必己 705
卷十五 慎大览第三 706
一曰慎大 706
二曰权勋 707
三曰下贤 707
四曰报更 708
五曰顺说 709
六曰不广 710
七曰贵因 710
八曰察今 711
卷十六 先识览第四 712
一曰先识 712
二曰观世 712
三曰知接 713
四曰悔过 714
五曰乐成 715
六曰察微 716
七曰去宥 716
八曰正名 717
卷十七 审分览第五 718
一曰审分 718
二曰君守 718
三曰任数 719
四曰勿躬 720
五曰知度 721
六曰慎势 721
七曰不二 722
八曰执一 723
卷十八 审应览第六 723
一曰审应 723
二曰重言 724
三曰精谕 725
四曰离谓 726
五曰淫辞 726
六曰不屈 727
七曰应言 728
八曰具备 729
卷十九 离俗览第七 729
一曰离俗 729
二曰高义 730
三曰上德 731
四曰用民 732
五曰适威 733
六曰为欲 733
七曰贵信 734
八曰举难 735
卷二十 恃君览第八 735
一曰恃君 735
二曰长利 736
三曰知分 737
四曰召类 738
五曰达郁 738
六曰行论 739
七曰骄恣 740
八曰观表 741
卷二十一 开春论第一 741
一曰开春 741
二曰察贤 742
三曰期贤 742
四曰审为 743
五曰爱类 743
六曰贵卒 744
卷二十二 慎行论第二 745
一曰慎行 745
二曰无义 746
三曰疑似 746
四曰一行 747
五曰求人 748
六曰察传 748
卷二十三 贵直论第三 748
一曰贵直 748
二曰直谏 749
三曰知化 749
四曰过理 750
五曰壅塞 750
六曰原乱 751
卷二十四 不苟论第四 751
一曰不苟 751
二曰赞能 752
三曰自知 753
四曰当赏 753
五曰博志 754
六曰贵当 754
卷二十五 似顺论第五 755
一曰似顺 755
二曰别类 755
三曰有度 756
四曰分职 756
五曰处方 757
六曰慎小 758
卷二十六 士容论第六 758
一曰士容 758
二曰务大 759
三曰上农 759
四曰任地 760
五曰辩土 761
六曰审时 761
淮南子 765
卷一 原道训 765
卷二 真训 770
卷三 天文训 774
卷四 地形训 781
卷五 时则训 785
卷六 览冥训 790
卷七 精神训 793
卷八 本经训 796
卷九 主术训 800
卷十 缪称训 808
卷十一 齐俗训 813
卷十二 道应训 820
卷十三 汜论训 828
卷十四 诠言训 835
卷十五 兵略训 840
卷十六 说山训 847
卷十七 说林训 852
卷十八 人间训 859
卷十九 修务训 868
卷二十 泰族训 872
卷二十一 要略 880
新语 887
卷上 887
道基第一 887
术事第二 888
辅政第三 889
无为第四 889
辨惑第五 890
慎微第六 891
卷下 892
资质第七 892
至德第八 893
怀虑第九 894
本行第十 894
明诫第十一 895
思务第十二 896
孔子家语 899
相鲁第一 899
始诛第二 899
王言解第三 900
大婚解第四 901
儒行解第五 902
问礼第六 903
五仪解第七 903
致思第八 905
三恕第九 907
好生第十 908
观周第十一 910
弟子行第十二 911
贤君第十三 912
辨政第十四 914
六本第十五 915
辨物第十六 917
哀公问政第十七 919
颜回第十八 920
子路初见第十九 921
在厄第二十 922
入官第二十一 923
困誓第二十二 924
五帝德第二十三 925
五帝第二十四 926
执辔第二十五 927
本命解第二十六 928
论礼第二十七 929
观乡射第二十八 930
郊问第二十九 931
五刑解第三十 931
刑政第三十一 932
礼运第三十二 933
冠颂第三十三 935
庙制第三十四 935
辨乐解第三十五 936
问玉第三十六 937
屈节解第三十七 937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939
本姓解第三十九 941
终记解第四十 942
正论解第四十一 942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946
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948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