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儿童早期教育 3
第一章 从哲学视角看早期教育 3
第一节 早期教育概说 4
一、早期教育的现状 4
二、早期教育是连续一阶段性规律的起跑线 6
三、早期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 7
四、早期教育的科学研究方法 9
第二节 快乐一满地跑教育的实施 10
一、自理——我能 10
二、全面锻炼身体 13
三、幼儿看到什么学什么——兴趣广泛 16
四、融入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19
五、我们生活的地球——四季、昼夜、钟点等 20
六、水与生活 21
七、房子 23
八、植物 24
九、动物大世界 27
十、滑滑梯 30
十一、车与路 31
十二、船与水 33
十三、飞机与空气 33
第三节 早期教育个案小结 35
一、早期教育必须是快乐—满地跑的教育 35
二、早期教育小学化的根源在于教学形式,而不在于教学内容 41
三、早期教育小学化的弊端 43
四、小结 44
第二编哲学方法论下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51
第二章 应试教育模式与哲学 51
第一节 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及其谜团 52
一、应试教育模式的深层次原因 52
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54
三、哲学的现状及“谜团” 59
第二节 哲学方法论与应试教育 6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动反映论与《实践论》 66
二、人生发展的认识思想路线 67
三、哲学方法论与应试教育 72
第三章 实践论、知识论视野下的科学教育观 77
第一节 实践论、知识论与教育改革 78
一、认识和实践 78
二、从原象到映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动反映论的知识论 83
第二节 人生发展科学之路概述 90
一、人生发展科学之路 90
二、人生发展科学之路的循环形式 99
第三节 从人生发展科学之路看教育 102
一、学制与连续—阶段性规律 102
二、教育—读书必须适应脑思维的发展 103
三、基础教育及高考 103
四、从基础教育到进入社会的具体道路 105
五、从基础教育到社会该走哪条路 105
六、人生发展科学之路的哲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106
第四章 从社会发展看素质教育变革 109
第一节 社会与国家 110
一、社会 110
二、国家 111
三、社会形态 114
第二节 社会结构 116
一、社会经济结构 116
二、社会政治结构 120
三、社会文化结构与社会意识 121
四、社会的教育结构 127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35
一、整体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135
二、结束语 139
第五章 意识的发展与教育的科学化 141
第一节 意识的发展概说 142
一、意识及发展的内涵 142
二、反映条件与原理及语言 143
三、思维科学的支撑学科 145
四、思维科学的逻辑框图 146
第二节 意识发展过程 149
一、认识三对象 149
二、能动反映方式方法 150
三、能动反映三层说 151
四、知、意、情统一及三元二元化 152
五、脑意识中认识与意向的对立统一 153
六、认识(思维)依赖于社会实践 153
七、脑意识发展的规律 155
第三编人的全面—整体发展与教育 159
第六章 认识—思维的发展与个体综合素质教育 159
第一节 认识—思维方式方法的梳理 160
一、思维方式方法 160
二、思维方式方法的梳理 161
第二节 认识—思维发展的连续一阶段性规律 163
一、“实践论”的认识三阶段论 163
二、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165
三、认识—思维的全面—整体发展 167
第七章 意向—动力系统的发展与科学立志 173
第一节 情商与意向 174
一、情商与意向 174
二、传统文化的立志论源远流长 176
第二节 科学的立志过程 181
一、个体意识倾向性的解读 181
二、人的发动机是自我发展的动力源 185
第八章 从人的全面—整体发展看教育—读书—考试 187
第一节 学生的全面—整体发展 188
一、人的全面—整体发展教育观 188
二、实践与创新 192
三、思想观念与反映率 193
第二节 教育—读书的实质 200
一、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200
二、教育—读书的规律和原则 203
三、我国基础教育的误区 206
第三节 中美教育—考试之比较 209
一、科举考试和高考之异同 209
二、美国升学考试的知识结构层次化 211
三、美国升学考试带给我们的反思和启迪 217
四、小结 221
附录 223
心理学、教育学对儿童早期发展规律的阐述 223
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观 230
关于“教育道德中心论” 234
再不能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了 241
正态分布理论在教育—读书—考试系统的应用 243
参考文献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