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构成的概念 1
1.1.1广义构成 3
1.1.2狭义构成 3
1.1.3目的构成 3
1.1.4纯粹构成 4
1.2构成研究的意义 4
1.3构成的思维方法 7
1.4构成的渊源 12
1.5构成形态的识别 13
第2章 形态要素 21
2.1点 21
2.1.1点的概念 21
2.1.1.1消极的点 21
2.1.1.2积极的点 22
2.1.2点的注目性 23
2.1.3点的虚线和虚面性 25
2.1.4点的聚散性 26
2.2线 28
2.2.1线的概念 28
2.2.1.1消极的线 28
2.2.1.2积极的线 29
2.2.2线的抒情性 29
2.2.2.1线的抒情性原理 29
2.2.2.2直线的语义 34
2.2.2.3曲线的语义 35
2.2.2.4直线与曲线的关系 37
2.2.3线的分割性 37
2.2.4线的虚面性 38
2.3面 39
2.3.1面的概念 39
2.3.1.1消极的面 39
2.3.1.2积极的面 39
2.3.2面的肌理性 41
2.3.3面的多层性 43
第3章 视觉感觉 45
3.1形态关系与感觉 45
3.2形态错觉 47
3.3空间感 51
3.3.1空间关系 51
3.3.2疏密感 53
3.3.2.1疏散状态 53
3.3.2.2密集状态 53
3.3.2.3疏密相间状态 53
3.4矛盾空间感 56
3.4.1矛盾空间的概念 56
3.4.2共用线造型 58
3.4.3共用面造型 58
3.4.4共用线与共用面结合造型 61
3.5变化感 62
3.5.1变化的依据 62
3.5.2对比 63
3.5.2.1对比的概念 63
3.5.2.2对比的元素 64
3.6特异感 66
3.7平衡感 69
3.7.1平衡的概念与功能 69
3.7.2平衡的类型 70
3.7.2.1以静感为主导的平衡 71
3.7.2.2以动感为主导的平衡 74
3.8节奏感 78
3.8.1节奏的概念 78
3.8.2重复节奏 79
3.8.2.1重复节奏的概念 79
3.8.2.2重复的基本单位 80
3.8.2.3二方连续 80
3.8.2.4四方连续 81
3.8.2.5骨骼类型 81
3.8.3渐变节奏 84
3.8.3.1渐变节奏的概念 84
3.8.3.2空间渐变 85
3.8.3.3形态渐变 87
3.8.4自由的节奏 90
3.8.4.1自由节奏的概念 90
3.8.4.2以点为载体的自由节奏 91
3.8.4.3以线为载体的自由节奏 91
3.8.4.4以面为载体的自由节奏 93
3.8.4.5点线面配合的自由节奏 96
3.9适合感 98
3.9.1适合的概念与意义 98
3.9.2适合的方法 99
第4章 新形态开发 101
4.1新形态开发的依据 101
4.1.1新形态开发的理由 101
4.1.2新形态的概念 102
4.2意象形态开发 102
4.2.1意象之意 102
4.2.2意象形态开发方法 104
4.2.2.1形态素材 104
4.2.2.2简化造型 105
4.2.2.3夸张造型 106
4.2.2.4添加造型 108
4.2.2.5混沌造型 108
4.3抽象形态开发 112
4.3.1抽象形态开发的意义 112
4.3.2抽象形态再造的基本方法 112
第5章 形态体系 115
5.1视觉流动线 115
5.1.1知觉度与视觉流动线 115
5.1.2形态位置与视觉流动线 116
5.1.3视觉加强点与视觉中心 118
5.1.4视觉流动线的调节 121
5.2同一和谐体系 124
5.2.1同一和谐原理 124
5.2.2同一和谐技法 125
5.2.2.1近似形 125
5.2.2.2近似肌理 126
5.2.2.3近似动态 127
5.2.2.4近似色 127
5.3主从和谐体系 129
5.3.1主从和谐原理 129
5.3.2主从和谐技法 131
5.3.2.1形状调子 131
5.3.2.2明度调子 131
5.3.2.3色彩调子 132
5.3.2.4肌理调子 132
5.3.2.5动势调子 132
5.3.3视觉的伴奏 133
建议阅读书目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