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先秦哲学论著的理性精神 2
第一章 《易经》和中国哲学 2
第一节 《周易》概述 2
第二节 易理与中国文化的哲学境界 9
第二章 《老子》《庄子》《管子》和道家哲学 14
第一节 《老子》和道家辩证法 14
第二节 《庄子》和道家怀疑论思想 20
第三节 《管子》“以水为体,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 26
第三章 《论语》《孟子》《荀子》和儒家哲学 30
第一节 《论语》的现实论哲学 30
第二节 《孟子》的性善论哲学 34
第三节 《荀子》百家争鸣的哲学总结 40
第四章 《墨子》兼爱哲学述评 46
第一节 《墨子》和墨学简说 46
第二节 《墨子》哲学概论 47
第五章 《公孙龙子》和名辩哲学 50
第一节 《公孙龙子》和名辩学派简说 50
第二节 《公孙龙子》辩论哲学概说 52
第六章 《韩非子》和法家哲学 57
第一节 《韩非子》简说 57
第二节 《韩非子》的哲学思想 58
第二编 汉代哲学论著和无神论哲学发展 66
第七章 《春秋繁露》和汉代神学目的论哲学 66
第一节 《春秋繁露》简说 66
第二节 “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67
第三节 “性三品说”的人性论哲学 70
第八章 《史记》和中国历史哲学 72
第一节 《史记》简说 72
第二节 《史记》历史哲学的基本观点 72
第九章 《论衡》和汉代无神论哲学 75
第一节 《论衡》简说 75
第二节 “元气论”的自然哲学 75
第三节 “精气论”的形神观 77
第四节 反对神学目的论的无神论哲学 78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哲学论著及玄学发展 84
第十章 王弼哲学论著与正始玄学 84
第一节 王弼哲学思想简说 84
第二节 王弼的玄学哲学 85
第十一章 阮籍、嵇康哲学论著与竹林玄学 90
第一节 《阮籍集》中的玄学哲学思想 90
第二节 《嵇康集》中的玄学及其意义 93
第十二章 《崇有论》与元康玄学哲学 96
第一节 概说 96
第二节 《崇有论》哲学思想 96
第十三章 玄学化的佛教、道教哲学 100
第一节 《肇论》和玄学化的佛教哲学 100
第二节 《抱朴子》玄学化的道教哲学 105
第十四章 《神灭论》和无神论的形神观 110
第一节 《神灭论》简说 110
第二节 “形神相即”的无神论哲学 112
第四编 隋唐哲学论著及佛学发展 118
第十五章 隋唐佛教哲学 118
第一节 概说 118
第二节 “唯识论”和佛教大乘有宗哲学 119
第三节 《坛经》和禅宗的哲学及其影响 122
第十六章 隋唐反佛学的哲学理论 127
第一节 《昌黎先生集》和“道统论”哲学 127
第二节 从《天论》看唐代无神论哲学 131
第五编 宋代哲学论著及理学发展 136
第十七章 《太极图说》和濂学哲学 136
第一节 概说 136
第二节 “太极即理”的濂学哲学 137
第十八章 《正蒙》和关学哲学 140
第一节 概说 140
第二节 “太虚即气”的关学哲学 141
第十九章 《二程遗书》和洛学哲学 146
第一节 概说 146
第二节 “理本于天”的洛学哲学 146
第二十章 《朱子语类》和闽学哲学 152
第一节 概说 152
第二节 “理一分殊”的闽学哲学 153
第二十一章 陆九渊和“心学”哲学 158
第一节 “心学”简说 158
第二节 陆九渊“心学”哲学思想 159
第二十二章 《临川集》和王安石的变革哲学 162
第一节 概说 162
第二节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 163
第六编 明清哲学论著及启蒙哲学发展 170
第二十三章 《船山遗书》和哲学启蒙 170
第一节 《船山遗书》简说 170
第二节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171
第二十四章 《明夷待访录》和政治启蒙 173
第一节 《明夷待访录》简说 173
第二节 反对君主专制政治哲学 173
第二十五章 《日知录》和方法论启蒙 177
第一节 《日知录》简说 177
第二节 《日知录》的启蒙方法论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