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 第4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龙宗智,杨建广主编;孙长永,周伟副主编;马贵翔,龙宗智,孙长永等撰稿人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40356243
  • 页数:523 页
图书介绍: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制定,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曾予修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以及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增长,刑事诉讼制度出现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予以完善。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涉及面大,修改或补充的条文较多,同时增加了新的编、章、节,并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之后,在2012年两会期间提请全国人大通过。为此,作为教学核心工具的教材,必须随之修订,以保证教学内容准确性,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

第一编 导论 3

第1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3

1.1 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 4

1.1.1 诉讼 4

1.1.2 刑事诉讼及其特征 7

1.1.3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内容 10

1.1.4 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11

1.2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 13

1.2.1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13

1.2.2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 15

1.2.3 刑事诉讼法学的学科体系 26

1.3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任务和作用 27

1.3.1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和根据 27

1.3.2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29

1.3.3 刑事诉讼法的作用 33

第2章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37

2.1 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38

2.1.1 外国古代弹劾式诉讼制度和神示证据制度 38

2.1.2 外国中世纪纠问式诉讼制度和法定证据制度 39

2.1.3 外国近现代辩论式诉讼制度和自由心证制度 41

2.2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47

2.2.1 中国古代刑事诉讼法制的产生与发展 47

2.2.2 中国近现代刑事诉讼法制的沿革 53

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产生与发展 58

第二编 基础理论 65

第3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 65

3.1 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结构 66

3.1.1 刑事诉讼目的 66

3.1.2 刑事诉讼结构 70

3.2 刑事诉讼主体与刑事诉讼职能 72

3.2.1 刑事诉讼主体 72

3.2.2 刑事诉讼职能 75

3.3 刑事诉讼状态与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77

3.3.1 大陆法系有关理论 77

3.3.2 中国法有关理论 80

3.4 刑事诉讼行为与刑事诉讼条件 81

3.4.1 刑事诉讼行为 81

3.4.2 刑事诉讼条件 86

3.5 刑事诉讼阶段与刑事诉讼客体 89

3.5.1 刑事诉讼阶段 89

3.5.2 刑事诉讼客体 92

第4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98

4.1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概述 99

4.1.1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99

4.1.2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 100

4.2 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 102

4.2.1 刑事程序法定原则 102

4.2.2 司法独立原则 106

4.2.3 无罪推定原则 109

4.2.4 辩护原则 114

4.2.5 法的平等保护原则 115

4.2.6 诉讼经济原则 117

4.2.7 诉讼及时原则 118

4.2.8 禁止重复追究原则 120

4.3 中国刑事诉讼坚持的原则 122

4.3.1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122

4.3.2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123

4.3.3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126

第5章 刑事诉讼证据 130

5.1 刑事诉讼证据概述 131

5.1.1 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 131

5.1.2 刑事诉讼证据应有的属性及认证标准 132

5.1.3 刑事诉讼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134

5.2 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 135

5.2.1 刑事诉讼证据在法律上的分类 135

5.2.2 刑事诉讼证据在学理上的分类 148

5.3 证据规则 155

5.3.1 证据规则概述 155

5.3.2 直接言词证据规则 156

5.3.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59

5.3.4 补强规则 161

5.3.5 意见排除规则 164

5.4 刑事诉讼证明 165

5.4.1 证明对象 166

5.4.2 证明责任 168

5.4.3 证明标准 172

第6章 辩护与刑事代理 180

6.1 辩护制度 181

6.1.1 辩护制度概述 181

6.1.2 辩护制度的演变与完善 186

6.1.3 中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190

6.2 刑事代理制度 205

6.2.1 刑事代理概述 205

6.2.2 自诉案件中的代理 207

6.2.3 公诉案件中的代理 209

6.2.4 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代理 210

第7章 回避 213

7.1 回避概述 213

7.1.1 回避的概念 213

7.1.2 回避的意义 214

7.1.3 回避的种类 215

7.2 回避的理由和适用人员 215

7.2.1 回避的理由 215

7.2.2 回避适用的人员 218

7.3 回避的程序 221

7.3.1 回避的提出 221

7.3.2 回避的审查和决定 223

7.3.3 对驳回申请回避决定的复议 225

第8章 附带民事诉讼 227

8.1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 227

8.1.1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227

8.1.2 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229

8.2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232

8.2.1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 232

8.2.2 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 235

8.3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判 236

8.3.1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236

8.3.2 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 237

第三编 程序论 243

第9章 管辖与立案 243

9.1 管辖与立案 243

9.1.1 管辖概述 243

9.1.2 立案概述 245

9.1.3 管辖与立案的关系 247

9.2 管辖的分类 247

9.2.1 立案管辖 247

9.2.2 审判管辖 257

9.3 立案的条件和程序 262

9.3.1 立案的条件 262

9.3.2 立案的程序 264

第10章 侦查与强制措施 270

10.1 侦查与强制措施的关系 271

10.1.1 侦查概述 271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276

10.1.3 侦查与强制措施的关系 278

10.2 侦查行为 279

10.2.1 讯问犯罪嫌疑人 279

10.2.2 询问证人、被害人 283

10.2.3 勘验、检查 285

10.2.4 搜查 289

10.2.5 查封、扣押物证、书证 290

10.2.6 鉴定 291

10.2.7 辨认 292

10.2.8 技术侦查 293

10.2.9 秘密侦查 295

10.2.10 通缉 296

10.3 侦查终结 298

10.3.1 侦查终结的概念和意义 298

10.3.2 侦查终结的条件 298

10.3.3 侦查终结的处理 299

10.3.4 侦查羁押期限 300

10.4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301

10.4.1 自侦案件的概念 301

10.4.2 自侦案件的程序 301

10.5 补充侦查 302

10.5.1 补充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302

10.5.2 补充侦查的形式和种类 303

10.6 侦查监督 303

10.6.1 侦查监督的概念和意义 303

10.6.2 侦查监督的内容 304

10.6.3 侦查监督的程序 304

10.7 强制措施 305

10.7.1 拘传 305

10.7.2 取保候审 306

10.7.3 监视居住 313

10.7.4 拘留 317

10.7.5 逮捕 322

第11章 起诉 330

11.1 起诉概述 331

11.1.1 起诉的概念与意义 331

11.1.2 国家追诉主义和私人起诉主义 331

11.1.3 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 333

11.1.4 中国刑事起诉制度的特点 334

11.2 提起公诉 336

11.2.1 审查起诉 336

11.2.2 提起公诉的条件 337

11.2.3 提起公诉的程序 339

11.3 不起诉 340

11.3.1 不起诉的概念 340

11.3.2 法定不起诉 340

11.3.3 酌定不起诉 341

11.3.4 附条件不起诉 342

11.3.5 不起诉的程序 343

11.4 自诉 344

11.4.1 自诉案件的范围 344

11.4.2 提起自诉的条件 345

11.4.3 提起自诉的程序 346

第12章 审判 348

12.1 刑事审判概述 349

12.1.1 刑事审判的概念与意义 349

12.1.2 刑事审判的模式与分类 354

12.1.3 刑事审判的原则 356

12.1.4 判决、裁定与决定 363

12.1.5 刑事审判组织 365

12.2 刑事第一审程序 369

12.2.1 刑事第一审程序的概念与功能 369

12.2.2 刑事第一审一般程序 369

12.2.3 刑事第一审特别程序 386

12.3 刑事第二审程序 392

12.3.1 刑事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392

12.3.2 刑事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393

12.3.3 刑事第二审审理程序 396

12.4 死刑复核程序 399

12.4.1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399

12.4.2 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401

12.4.3 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404

12.5 审判监督程序 405

12.5.1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405

12.5.2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408

12.5.3 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 411

第13章 执行 418

13.1 执行概述 419

13.1.1 刑事执行概述 419

13.1.2 执行的主体和客体 421

13.2 各种刑罚的执行 423

13.2.1 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 423

13.2.2 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 426

13.2.3 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缓刑判决的执行 427

13.2.4 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判决的执行 428

13.2.5 罚金、没收财产判决的执行 429

13.2.6 无罪判决和免除刑罚判决的执行 431

13.3 变更执行的程序 432

13.3.1 死刑、死缓执行的变更 432

13.3.2 暂予监外执行 434

13.3.3 减刑和假释 435

13.3.4 对新罪和漏罪的追诉 437

13.3.5 对错判的反映和申诉的处理 438

13.4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 439

13.4.1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死刑的监督 439

13.4.2 人民检察院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 439

13.4.3 人民检察院对减刑、假释的监督 440

13.4.4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活动的监督 441

第14章 特别程序 443

14.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444

14.1.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概述 444

14.1.2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方针与特有诉讼原则 447

14.1.3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点 453

14.2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司法协助 461

14.2.1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 461

14.2.2 刑事司法协助制度 469

14.3 刑事赔偿程序 472

14.3.1 刑事赔偿概述 472

14.3.2 刑事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473

14.3.3 刑事赔偿的范围 474

14.3.4 刑事赔偿的程序 478

14.4 当事人刑事和解案件诉讼程序 486

14.4.1 当事人刑事和解案件诉讼程序概述 486

14.4.2 当事人刑事和解案件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489

14.4.3 当事人和解后案件的处理程序 490

14.5 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 492

14.5.1 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概述 492

14.5.2 适用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的条件 493

14.5.3 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与管辖 494

14.5.4 没收违法所得的审理与裁定 494

14.5.5 没收财产的返还与赔偿 495

14.6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 496

14.6.1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概述 496

14.6.2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条件 496

14.6.3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与监督 499

关键词索引 502

图表索引 514

后记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