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教出现时的古印度 1
第一节 种姓制度 3
第二节 婆罗门教 6
第三节 沙门思潮 8
第二章 释迦牟尼佛 11
第一节 释迦牟尼佛的经历 11
第二节 初转法轮 19
一、苦谛 19
二、集谛 23
三、灭谛 26
四、道谛 27
第三章 佛临终遗嘱 33
第一节 观身不净 35
第二节 观受是苦 35
第三节 观心无常 42
第四节 观法无我 44
第四章 十大弟子 50
第一节 “头陀第一”的大迦叶 51
第二节 “多闻第一”的阿难 55
第三节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 57
第四节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 58
第五节 “议论第一”的迦旃延 64
第六节 “天眼第一”的阿那律 65
第七节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66
第八节 “密行第一”的罗睺罗 69
第九节 “说法第一”的富楼那 70
第十节 “持律第一”的优波离 71
第五章 三藏圣典结集 72
第一节 第一次结集(王舍城结集) 74
一、夏安居结集佛经 74
二、大迦叶不接受阿难参加结集佛经的原因 76
第二节 第二次结集(吠舍离结集) 79
一、跋耆族比丘“十事”与“大天五事” 79
二、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区别 81
第三节 第三次结集(华氏城结集) 83
第四节 第四次结集(迦湿弥罗结集) 85
第六章 大乘佛教 87
第一节 中观学派 88
第二节 瑜伽行派 90
第三节 密教的流行 93
第七章 佛教在中国的初传 95
第一节 佛教传入时的中国 95
一、政治环境 95
二、思想环境 96
三、交通环境 97
第二节 汉明帝梦佛 98
第三节 汉译佛典的产生 100
一、《四十二章经》 100
二、《牟子理惑论》 102
三、安世高的禅学 103
四、支娄迦谶的般若学 109
第四节 东汉佛教概况 111
一、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 113
二、楚王英奉佛 114
三、汉桓帝信佛 115
四、笮融建寺、造像及民间奉佛 115
第八章 三国时期的佛教 118
第一节 戒律始传 118
第二节 “中国第一僧” 119
第三节 梵呗的创始 120
第四节 康僧会的禅学 121
第五节 支谦的般若学 123
第九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127
第一节 “敦煌菩萨”竺法护 127
一、“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力也” 128
二、《法华经》的翻译与般若学的兴盛 128
三、竺法护译经特色 129
第二节 玄学化僧人竺叔兰 130
一、醉酒狂而不乱 130
二、《放光般若经》的翻译 131
三、《首楞严经》和《维摩诘经》的翻译 131
第三节 帛法祖与《老子化胡经》 132
一、《老子化胡经》的出现与帛法祖有关 132
二、帛法祖在翻译佛经上的贡献 133
第四节 神僧佛图澄 134
一、幽州灭火 135
二、闻铃断事 136
三、以水洗肠 137
四、龙岗咒水 137
五、以佛图澄命名的古老寺庙 138
六、灯火相续 139
第五节 “弥天释道安” 140
一、道安的生平 140
二、道安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141
三、“五失本、三不易”的佛经翻译注意事项 142
四、弟子众多 144
第六节 “四海习凿齿” 145
一、尊奉蜀汉与不畏权贵 145
二、博学多才与诙谐幽默 146
三、“半人”习凿齿 148
第七节 隐居庐山的慧远 149
一、“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 150
二、庐山清净,足以息心 152
三、“虎溪三笑”的故事 153
四、慧远的西方净土信仰 157
五、慧远与道安信仰的不同 158
六、慧远的佛教贡献 166
第八节 译经大师鸠摩罗什 168
一、鸠摩罗什在西域备受礼遇 169
二、盘头达多拜罗什为师父 170
三、出兵争抢鸠摩罗什 171
四、鸠摩罗什的两次破戒 172
五、佛经翻译史上的贡献 173
六、“关内四圣” 174
第九节 “解空第一”的僧肇 176
一、僧肇对本无宗的批判 176
二、僧肇的“不真空” 178
第十节 法显的西行求法 179
一、带回大量佛教典籍 182
二、带回大量有价值的佛教信息 184
三、促进中印、中斯的佛教交流 186
第十一节 “菩萨皇帝”梁武帝 189
一、梁武帝对“神明观”的阐释 190
二、梁武帝“神明观”的论证特色 193
三、梁武帝“神明观”论证特色的历史影响 198
第十二节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200
一、菩提达摩的身世 200
二、少林寺面壁 202
三、达摩禅法的特色 204
四、从初祖达摩到五祖弘忍 204
五、菩提达摩圆寂 212
第十三节 北魏、北周灭佛 214
一、北魏太武帝灭佛 214
二、北周武帝灭佛 215
第十章 隋唐时期的佛教 218
第一节 隋唐帝王与佛教发展 218
一、隋文帝和隋炀帝对佛教的扶植 218
二、唐代帝王对佛教的支持 220
三、唐代寺院经济的发展 222
第二节 隋唐佛教诸宗派 224
一、智顗大师的天台宗 224
二、吉藏的三论宗 227
三、法藏的华严宗 230
四、玄奘的唯识宗 233
五、惠能的禅宗 237
六、道宣的律宗 242
七、善导的净土宗 244
八、“开元三大士”的密宗 247
九、信行的三阶教 250
第三节 唐代的佛教与道教的关系 252
一、傅奕的排佛与法琳的抗争 252
二、唐代帝王的宗教政策 253
三、唐代佛道之争的理论焦点 254
四、唐武宗灭佛 255
第四节 佛教传入西藏 256
一、松赞干布对佛教的贡献 256
二、赤德祖赞与赤松德赞对佛教的贡献 257
三、达摩灭佛 258
四、后弘期的格鲁派 258
第六节 五代十国佛教 262
第十一章 宋金元时期的佛教 266
第一节 两宋佛教 266
一、北宋佛教的复兴 266
二、南宋佛教的发展 267
三、宋代佛教的特点 268
第二节 永明延寿 269
一、动用公家府库的钱放生 269
二、小鸟在衣服中筑巢的和尚 270
三、禅教一致的思想 270
四、禅净合一的思想 273
第三节 兖州兴隆塔地宫的发掘说明宋代佛教的盛况 274
一、中国佛塔的由来及样式 274
二、中国佛塔的构造特点 279
三、兖州兴隆塔地宫的发掘 281
第四节 辽金元佛教 286
一、辽代佛教 286
二、金代佛教 287
三、元代佛教 288
第十二章 明清时期的佛教 290
第一节 明代四大高僧 291
一、云栖祩宏 291
二、紫柏真可 292
三、憨山德清 292
四、蕅益智旭 293
第二节 清代佛教 303
一、对佛教既限制又利用 303
二、重视喇嘛教 304
三、禅宗、净土宗和居士佛教 304
第三节 藏传佛教转世制度的发展 305
一、转世制度 305
二、达赖喇嘛的由来 306
三、班禅的由来 307
四、清代的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307
五、“金瓶掣签”法 308
第十三章 近现代佛教 310
第一节 近代佛教“复兴之父”——杨文会 312
一、创办金陵刻经处 312
二、培养佛学人才 313
第二节 欧阳竟无与支那内学院 315
一、继续创办金陵刻经处 315
二、创办支那内学院 315
三、对唯识宗的贡献 316
四、培育佛教人才 317
第三节 太虚的佛教革新运动 317
一、中国的马丁·路德 318
二、三佛主义 319
三、“人生佛教”思想 320
第十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佛教的发展 323
第一节 赵朴初及其“人间佛教”的情怀 327
一、周总理称赵朴初“国家宝贝” 329
二、毛主席亲笔写“发扬佛教优良传统” 330
三、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330
四、毛主席夸赵朴初懂“辩证法” 331
五、《宽心谣》 333
六、逆境中寻开心 334
七、发挥佛教“黄金纽带”的作用 335
八、重视培养佛教人才和佛教文化的传承 336
九、赵朴初的诗词与书法 338
十、赵朴初的佛教思想 339
第二节 一诚法师的当代佛学地位 340
一、虚云法师的弟子 342
二、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343
三、重视佛教文化、教育及海外传播 344
第三节 传印法师的当代佛学贡献 345
第四节 明哲长老对佛教教育的贡献 347
一、重视佛教教育 350
二、明哲长老的佛教教育理念 352
第十五章 台湾佛教 361
第一节 星云法师及其“人间佛教”思想 363
一、创办佛光寺 364
二、全球华人最大的佛教社团 364
三、国定佛诞节 365
四、促进海峡两岸的佛教交流 365
五、反对邪教 366
六、谴责达赖 366
七、推广“人间佛教”思想 367
第二节 圣严法师的佛学贡献 367
一、随东初老人出家 368
二、《戒律学纲要》 369
三、佛耶之比较 369
四、将佛教推向世界 369
第三节 证严法师的“慈济功德会” 371
一、“慈济功德会”的社会救助事业 372
二、一个怀孕妇女的悲惨经历触发了证严法师的慈悲心 372
三、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373
第四节 李炳南居士的念佛生涯 374
一、信佛之前已怀慈悲心肠 375
二、皈依佛门,自度度人 377
三、只身赴台,弘扬佛法 378
四、一生简朴,以苦为乐 381
五、“一息尚存,不忍闲逸也” 382
第五节 净空法师的“空中说法” 384
一、弘扬净土思想 385
二、注重教育事业 386
三、主张宗教和谐 387
四、二十字佛教修学理念 387
五、推进海峡两岸的佛教交流 388
第六节 印顺《净土新论》中的人间佛教思想 389
一、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 390
二、“人间佛教”思想是《净土新论》的精神底蕴 396
三、《净土新论》本着“人间佛教”的精神对传统净土思想展开批判 399
后记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