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从标准金融学到行为金融学 5
一、理论要点 7
1.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 7
【1】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7
【2】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两大争论 9
【3】行为金融学的杰出代表人物 11
2.行为金融学的心理学基础 13
【1】过度乐观 13
【2】过度自信 14
【3】证实偏差 15
【4】保守主义偏差 15
【5】锚定效应 15
【6】代表性偏差 16
【7】易得性偏差 17
【8】模糊厌恶 17
【9】后悔厌恶 18
【10】框架偏差 18
【11】损失厌恶 19
3.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及挑战 19
【1】有效市场假说 19
【2】有效市场假说面临的挑战 22
【3】套利行为的有限性 26
4.展望理论 29
【1】展望理论的两个阶段 29
【2】价值函数 31
【3】权重函数 32
【4】一些重要性质 34
二、案例分析 38
1.非理性投资者的悲剧:郁金香狂热 38
2.非理性的市场:南海公司的泡沫事件 41
3.市场有效性的重要挑战: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案例 43
【1】 LTCM与孪生股票 44
【2】 LTCM和俄罗斯金融危机 46
【3】 LTCM和模糊厌恶 47
【4】 LTCM与有效市场假说 48
4.对无时效信息的反应:新增入指数的股票价格的异动 49
5.套利行为的有限性:股权分割中的股票 51
6.历史上最大的疯狂投机:1929年的华尔街崩盘 53
第二章 行为金融学与金融市场 59
一、理论要点 61
1.股票市场中的异象 61
【1】整体股票收益的异象 61
【2】个体股票收益的异象 63
【3】行为金融学的解析 66
2.首次公开发行 70
【1】新股抑价发行 70
【2】热卖市场 74
【3】长期业绩不佳 75
3.封闭式基金之谜 78
【1】封闭式基金之谜的内容 78
【2】行为金融学的解析:投资者心态理论 80
二、案例分析 82
1.一次公告的惨痛代价:Finova集团的破产 82
【1】公司概况 82
【2】一次震惊华尔街的公告 83
【3】与Leucadia公司的协议 85
【4】进入破产程序 85
2.疯狂过后的IPO:网景通讯和其他互联网股票 86
【1】网景公司 86
【2】其他互联网股票 87
3.投资者的“真正遗憾”:波士顿烤鸡公司 89
4.“后收入公告漂移”:普莱克萨斯公司与SUE交易策略 90
5.投资者心态与基金折价水平:纽文封闭式债券基金 93
6.投资者心态和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国家基金 95
7.招股缩水和首日破发:国航上市 98
【1】上市前的准备 98
【2】 2004年在香港和伦敦两地同时上市 99
【3】登陆A股市场 99
8.IPO后的股份回购和增持:波司登上市 100
9.市场竞争对“收购狂人”的打击:Arch Wireless公司 102
【1】 Arch的发展历程 102
【2】来自PCS的竞争 103
【3】面临破产 104
10.美国最大的市政倒闭案:奥兰治郡的破产 105
【1】奥兰治郡的投资资产组合 105
【2】 Robert Citron与奥兰治郡监事会 107
【3】奥兰治郡资产组合面临的风险与投资后果 108
第三章 行为金融学与投资者行为 111
一、理论要点 113
1.投资者的性格分类与行为 113
【1】投资者类型的心理学模型 113
【2】投资者类型 116
【3】基于性别和类型的投资者行为 118
【4】资产配置过程 121
2.羊群行为 124
【1】羊群行为的概念和分类 124
【2】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 126
3.其他的投资者行为 133
【1】分散化不足 133
【2】简单分散化 134
【3】过度交易 135
【4】卖出的决策:处置效应 137
【5】买入的决策:注意力效应 140
附录:投资者类型的诊断性测试 141
二、案例分析 145
1.经心理因素调整的个人资产配置:三个案例 145
2.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的破产 149
3.“错误账户”下的贪婪:巴林银行的破产 152
4.适应需求、引领潮流:耐克公司的辉煌 155
【1】崛起:适应消费者需求,进行突破性创新 156
【2】发展上升期:坚持创新,追求时尚年轻人的市场 156
【3】黄金时代:创新与目标消费者求新求变的态度 157
【4】运动行销,走入消费者心中 158
【5】产品理念与精神内涵 159
5.追求潮流的投资者:AAA公司的历史 159
6.非理性繁荣的隐患:互联网股票泡沫 161
第四章 行为公司金融 165
一、理论要点 167
1.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 167
【1】两个主要的理论框架 167
【2】投资决策 168
【3】融资决策 170
【4】其他决策:公司名称的更改 172
2.股利政策 173
【1】标准金融学中的股利政策 173
【2】行为金融学对股利政策的解释 174
【3】股利政策的决定因素 177
3.兼并与收购 178
【1】行为金融学对兼并与收购的解析 178
【2】赢家诅咒 181
【3】分散化与集中化 182
【4】相关的实证研究 182
二、案例分析 184
1.资本预算中的偏差:都尼利公司 184
2.过度乐观管理者的代价:米尔斯公司 187
3.投资决策中的心理因素:英国石油公司 189
4.非理性的收购计划:AT&T竞标NCR 191
【1】收购计划的提出 191
【2】收购的谈判 192
【3】结局与反思 193
5.管理层的自傲情绪: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 194
6.董事会的心理决策:惠普公司和康柏电脑 197
7.协同效应的巨大诱惑:英博啤酒收购AB公司 200
【1】背景介绍 200
【2】潜在的协同效应 201
【3】收购的最终达成:收购与反收购的较量 202
8.理性规避收购风险:拜耳医药与东盛科技的收购谈判 204
【1】东盛科技 204
【2】拜耳医药 205
【3】采用“金手铐”规避收购风险 206
9.收购溢价与赢家诅咒: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 208
【1】永隆银行的诱惑 208
【2】多家机构参与竞购 209
【3】招商银行的胜出 209
【4】对溢价收购的回应 211
第五章 社会资本、信任与金融市场 213
一、理论要点 215
1.社会资本、信任与经济发展 215
【1】社会资本、信任及其经济学诠释 215
【2】社会资本、信任与经济增长 216
【3】社会资本、信任与企业发展 218
【4】社会资本、信任与国际贸易 219
2.社会资本、信任与金融市场 221
【1】社会资本、信任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渠道 221
【2】金融市场中的社会信任 222
3.流言与金融市场 225
【1】流言的基本特征 225
【2】金融市场中的流言 227
【3】对流言的实证研究 228
二、案例分析 230
1.失去诚信的代价:安达信的倒闭 230
【1】公司的创立和辉煌:“诚信高于利润” 230
【2】安达信丑闻 232
【3】安然事件 233
2.浑然一体的企业文化:富有心智的西南航空 234
3.跨国公司的文化整合:英格索兰公司 238
4.“我们的信条”:西安杨森的跨文化整合 240
5.对金融监管的挑战:麦道夫的“庞氏骗局” 242
6.卓越的企业文化管理:海尔集团 245
【1】海尔的战略发展阶段 245
【2】海尔的企业文化 246
参考文献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