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金匮要略》医论研究与应用 1
第一章《金匮要略》对中医临床的普遍指导意义 1
第一节《金匮要略》病因学 1
一、病因分类 1
二、气象病理 2
三、七情所致的身心疾病 3
四、体质与发病 4
第二节《金匮要略》辨证方法 5
一、《金匮要略》是一部辨病治疗的专著 6
二、《金匮要略》辨病论治的科学性和意义 7
三、先辨病,后辨证 8
四、《金匮要略》的脏腑辨证特色 9
第三节《金匮要略》治疗思想 10
一、天人相应 10
二、强调治未病 10
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11
四、重视祛邪,顺势治疗 12
五、重视人体正气 13
六、分层次治病 14
七、重视体质 14
第四节《金匮要略》治法 16
一、汗法 16
二、吐法 17
三、下法 18
四、温法 19
五、清法 20
六、和法 21
七、补法 21
八、消法 23
第五节《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 24
第六节《金匮要略》养生思想 25
一、调饮食以养生 25
二、节房室以养生 26
三、养胎优生 27
四、顺四时以养生 27
第二章《金匮要略》与临床各科疾病 28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28
一、上呼吸道感染 28
二、慢性支气管炎 30
三、支气管哮喘 37
四、肺间质纤维化 43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 46
一、冠心病心绞痛 46
二、心力衰竭 52
三、血脂异常 58
四、高血压病 62
第三节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65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65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 70
三、强直性脊柱炎 72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 74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 74
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78
三、消化性溃疡 83
四、病毒性肝炎 86
五、功能性消化不良 93
六、泄泻 96
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01
一、慢性肾炎 101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 104
三、慢性前列腺炎 108
四、前列腺增生 113
第六节 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 115
一、糖尿病 115
二、甲状腺炎 121
第七节 血液系统疾病 122
一、白细胞减少症 122
二、过敏性紫癜 125
第八节 肿瘤 127
一、肝癌 127
二、放化疗减毒和/或增效 131
第九节 热病及其他 135
一、流行性感冒 135
二、疟疾 138
三、痄腮 139
第十节 儿科疾病 141
一、小儿厌食症 141
二、小儿外感发热 143
三、小儿泄泻 144
四、小儿多动症 148
第十一节 妇科疾病 150
一、月经不调 150
二、痛经 152
三、乳腺增生 156
四、不孕症 158
五、盆腔炎 160
六、转胞 165
七、崩漏 167
八、阴痒 170
九、经期感冒 172
十、先兆流产 174
十一、妊娠呕吐 178
十二、妊娠小便不利(妊娠水肿) 180
十三、产后腹痛 181
十四、产后尿潴留 183
第十二节 外科系统疾病 185
一、慢性胆道感染、胆结石 185
二、急性乳腺炎 189
第十三节 皮肤科疾病 191
一、寻常痤疮 191
二、黄褐斑 193
三、寻常型银屑病 195
四、湿疮 196
第十四节 眼科疾病 200
一、浅层点状角膜炎 200
二、闪辉性暗点 201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1
第十五节 耳鼻咽喉口腔系统疾病 203
一、鼻窦炎 203
二、复发性口疮 206
三、失音 209
四、急性咽炎 212
五、慢性咽炎 212
六、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214
第十六节 骨科系统疾病 215
一、骨折延期愈合 215
二、颈椎病 217
三、骨性关节炎 220
四、骨质疏松症 224
第十七节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225
一、中风病 225
二、偏头痛 230
三、百合病 233
四、狐惑病 240
五、奔豚气 243
六、脏躁 246
七、肝着 249
八、梅核气 252
九、不寐 257
第十八节 虚劳 260
第十九节 血证 266
一、衄血 266
二、吐血 269
三、便血 272
第二十节 血痹 273
第二十一节 黄汗 277
参考书目 279
下篇《金匮要略》方剂研究与应用 280
第一章《金匮要略》为中医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80
第一节《金匮要略》药物组合的临床应用 281
第二节《金匮要略》方用药剂量的临床应用 282
第三节《金匮要略》方药炮制、煎服法的临床应用 284
一、《金匮要略》方药物炮制 285
二、《金匮要略》方煎药溶媒选择 285
三、《金匮要略》方药物的煎煮方法 287
四、《金匮要略》方药物的服用方法 288
第二章《金匮要略》方剂研究与应用 292
第一节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 292
一、猪苓汤 292
第二节 痉湿暍病脉证治 294
二、瓜蒌桂枝汤 294
三、葛根汤 295
四、大承气汤 298
五、麻黄加术汤 304
六、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306
七、防己黄芪汤 307
八、桂枝附子汤 310
九、白术附子汤 312
十、甘草附子汤 313
十一、白虎加人参汤 314
十二、瓜蒂汤 316
第三节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318
十三、百合知母汤 318
十四、滑石代赭汤 320
十五、百合鸡子汤 321
十六、百合地黄汤 322
十七、瓜蒌牡蛎散 326
十八、百合滑石散 327
十九、甘草泻心汤 327
二十、苦参汤 330
二十一、雄黄熏方 332
二十二、赤小豆当归散 333
二十三、升麻鳖甲汤 334
第四节 疟病脉证并治 337
二十四、鳖甲煎丸 337
二十五、白虎加桂枝汤 339
二十六、蜀漆散 341
二十七、柴胡桂姜汤 342
第五节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343
二十八、侯氏黑散 343
二十九、风引汤 345
三十、防己地黄汤 347
三十一、桂枝芍药知母汤 349
三十二、乌头汤 352
三十三、矾石汤 355
三十四、《古今录验》续命汤 356
三十五、《千金》三黄汤 357
三十六、《近效方》术附子汤 358
第六节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359
三十七、黄芪桂枝五物汤 359
三十八、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362
三十九、天雄散 365
四十、小建中汤 366
四十一、黄芪建中汤 368
四十二、薯蓣丸 370
四十三、酸枣仁汤 372
四十四、大黄?虫丸 375
四十五、《千金翼》炙甘草汤 378
第七节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381
四十六、甘草干姜汤 381
四十七、射干麻黄汤 383
四十八、皂荚丸 384
四十九、厚朴麻黄汤 386
五十、泽漆汤 387
五十一、麦门冬汤 388
五十二、葶劳大枣泻肺汤 390
五十三、桔梗汤 392
五十四、越婢加半夏汤 393
五十五、小青龙加石膏汤 394
五十六、《千金》苇茎汤 395
第八节 奔豚气病脉证治 399
五十七、奔豚汤 399
五十八、桂枝加桂汤 401
五十九、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403
第九节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405
六十、瓜蒌薤白白酒汤 405
六十一、瓜蒌薤白半夏汤 406
六十二、枳实薤白桂枝汤 408
六十三、人参汤 409
六十四、茯苓杏仁甘草汤 411
六十五、橘皮枳实生姜汤 411
六十六、薏苡附子散 412
六十七、乌头赤石脂丸 413
第十节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414
六十八、厚朴七物汤 414
六十九、附子粳米汤 415
七十、厚朴三物汤 416
七十一、大柴胡汤 419
七十二、大建中汤 421
七十三、大黄附子汤 423
七十四、赤丸 425
七十五、大乌头煎 426
七十六、当归生姜羊肉汤 427
七十七、乌头桂枝汤 429
七十八、《外台》柴胡桂枝汤 430
第十一节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433
七十九、旋覆花汤 433
八十、麻子仁丸 434
八十一、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436
第十二节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439
八十二、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 439
八十三、甘遂半夏汤 441
八十四、十枣汤 442
八十五、大青龙汤 445
八十六、小青龙汤 447
八十七、木防己汤 449
八十八、泽泻汤 451
八十九、厚朴大黄汤 453
九十、小半夏汤 453
九十一、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 454
九十二、小半夏加茯苓汤 457
九十三、五苓散 458
九十四、苓甘五味姜辛汤 460
第十三节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 463
九十五、文蛤散 463
九十六、瓜蒌瞿麦丸 464
九十七、蒲灰散 466
第十四节 水气病脉证并治 467
九十八、越婢汤 467
九十九、防己茯苓汤 468
一零零、越婢加术汤 470
一零一、桂枝加黄芪汤 472
一零二、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473
一零三、枳术汤 474
第十五节 黄疸病脉证并治 476
一零四、茵陈蒿汤 476
一零五、硝石矾石散 478
一零六、栀子大黄汤 479
一零七、茵陈五苓散 480
第十六节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 483
一零八、柏叶汤 483
一零九、黄土汤 483
一一零、泻心汤 486
第十七节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488
一一一、茱萸汤 488
一一二、半夏泻心汤 492
一一三、猪苓散 494
一一四、四逆汤 494
一一五、小柴胡汤 496
一一六、大半夏汤 498
一一七、大黄甘草汤 500
一一八、茯苓泽泻汤 502
一一九、橘皮竹茹汤 503
一二零、桂枝汤 504
一二一、小承气汤 508
一二二、桃花汤 509
一二三、白头翁汤 512
一二四、栀子豉汤 514
一二五、通脉四逆汤 515
一二六、诃黎勒散 517
第十八节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 519
一二七、薏苡附子败酱散 519
一二八、大黄牡丹皮汤 522
一二九、王不留行散 523
第十九节 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 525
一三零、乌梅丸 525
第二十节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526
一三一、桂枝茯苓丸 526
一三二、胶艾汤 529
一三三、当归芍药散 531
一三四、干姜人参半夏丸 535
一三五、当归贝母苦参丸 536
一三六、葵子茯苓散 538
一三七、当归散 539
一三八、白术散 539
第二十一节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 541
一三九、枳实芍药散 541
一四零、下瘀血汤 541
一四一、竹皮大丸 544
一四二、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545
一四三、《千金》三物黄芩汤 546
第二十二节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548
一四四、半夏厚朴汤 548
一四五、甘草小麦大枣汤 550
一四六、温经汤 553
一四七、旋覆花汤 557
一四八、胶姜汤 558
一四九、大黄甘遂汤 558
一五零、抵当汤 559
一五一、矾石丸 562
一五二、红蓝花酒 563
一五三、肾气丸 564
一五四、蛇床子散 567
一五五、狼牙汤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