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婴幼儿的家庭教育 1
1 当父母的意义 3
2 父母共同抚养孩子 4
3 幼儿心身症 5
4 信赖感与满足感 7
5 幼儿的自立感 8
6 活泼好动与过分老实的孩子 9
7 可爱的孩子与讨厌的孩子 11
8 多动与任性的孩子 13
9 培养孩子的爱心 14
10 协调与任性 15
11 善恶判断力 16
12 玩耍 17
13 交友 18
14 电视的影响 20
15 叫孩子干家务 22
16 父母的生活态度对孩子的影响 23
17 了解孩子的个人差异 24
18 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事 25
19 批评与表扬 26
20 保持家教的一贯性 29
21 上幼儿园 30
22家庭间相互交流 31
第二章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家庭教育 33
1 儿童发育的规律 35
2 儿童的精神发育 37
3 儿童的身体发育 39
4 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 41
5 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 42
6 做游戏 44
7 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46
8 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48
9 培养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 50
10 培养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 52
11 孩子的忍耐力 54
12 多与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区的人交流 56
13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57
14 生活规律 58
15 礼仪 60
16 吃饭 61
17 安全教育 63
18 家庭学习 64
19 电子游戏机 66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 69
1 青春期的发育特征 71
2 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 73
3 性的发育 75
4 确立自己的行为准则 77
5 承认不同的价值观 79
6 承担责任 81
7 建立人际关系 82
8 客观地看待自己 84
9 培养挑战精神 86
10 培养孩子跨越障碍的能力 88
11 孩子的生活环境 90
12 孩子们的抱负 92
13 孩子的东西 94
14 儿童文化 96
15 性教育 97
16 消费教育 100
17 分担义务 101
18 与朋友的交往 103
19 漫画杂志 105
20 孩子的房间 107
21 补习班 109
22 校规 111
23 与老师的信赖关系 114
24 授课 116
25 校队活动 118
26 转学 121
27 道路的选择 123
28 考高中 125
29 孩子的反常行为及预兆 127
30 压力与心理疾病 129
31 与道路选择有关的青春期问题 133
32 性的越轨行为 135
33 逃学 137
34 欺负人 139
35 校内暴力 141
36 家庭内暴力 144
37 偷盗 146
38 吸烟、饮酒 148
39 青春期受挫折的意义 150
第四章 家庭、学校、社会的配合 153
1 现代家庭 155
2 父母的责任与生活方式 157
3 孩子与父亲 159
4 孩子与母亲 162
5 培养孩子自立 164
6 家庭的男女平等教育 166
7 夫妻关系对子女的影响 169
8 双职工家庭 171
9 单亲家庭 173
10 单亲赴任的家庭 175
11 有考生的家庭 177
12 几代同堂的家庭 179
13 社会与儿童成长发育的关系 181
14 学校教育的作用 183
15 开设家庭课的意义 185
16 海外归来儿童的教育 187
17 家庭对学校的要求 189
18 学校对家庭的要求 191
19 家庭和学校的协作 193
20 学校和社会的协作 195
21 自愿服务活动 197
22 青少年集体活动 199
23 加强社会教育功能 201
24 附近的教育设施的利用 202
25 咨询机构的利用 204
附录 207
1 日本家庭教育的演变 209
2 本书编写的指导思想 216
3 参考资料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