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前言 1
实证社会学的奠基人——涂尔干与《社会分工论》 1
探寻资本主义兴起的秘密——韦伯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1
解读社会微观互动的大师——齐美尔与《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20
社区研究的开拓者——滕尼斯与《共同体与社会》 29
经济社会学先驱——帕累托与《普通社会学纲要》 39
西方文明危机催生的社会理论家——帕森斯与《社会行动的结构》 49
社会冲突学派代表人——达伦多夫与《工业社会的阶级与阶级冲突》 61
走向积极的社会冲突——科塞与《社会冲突的功能》 70
从权力视角洞察社会分层——伦斯基与《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 78
后现代的“美式”中产阶级——米尔斯与《白领》 86
现代科层组织的“恶性循环”——克罗齐埃与《科层现象》 96
社会交换理论的创立者——布劳与《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107
日常生活是表演的舞台——戈夫曼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116
理性的非理性化——瑞泽尔与《社会的麦当劳化》 126
文明在形成之中——埃利亚斯与《文明的进程》 137
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科尔曼与《社会理论的基础》 148
经济行动镶嵌在社会关系中——格兰诺维特与《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 158
社会网络关系也是一种资本——林南与《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 168
解释宗教现象的新范式——斯达克和罗杰尔与《信仰的法则》 179
法国“最后的知识分子”——布尔迪厄与《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 189
我们并没有超越现代性——吉登斯与《现代性的后果》 201
风险社会的来临——贝克与《风险社会——迈向一种新的现代性》 211
消费秘密的解码——波德里亚与《消费社会》 222
未来学的经典——贝尔与《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232
后现代都市社会学——迪尔与《后现代都市状况》 242
信息时代宣言——卡斯特与《网络社会的崛起》 254
“流动”的现代性——鲍曼与《流动的现代性》 265
自主治理的社会逻辑——奥斯特罗姆与《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 274
社会学的中国化——孙本文与《社会学原理》 285
乡村建设的实践者——梁漱溟与《乡村建设理论》 297
志在富民的社会学家——费孝通与《江村经济》 308
用数字说话——陈达与《人口问题》 323
中国优生学的开创者——潘光旦与《中国之家庭问题》 333
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吴景超与《第四种国家的出路》 344
对中国宗教进行功能分析的第一人——杨庆堃与《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356
错批一个人,多增三亿人——马寅初与《新人口论》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