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家小传 1
一、幼承家学 师出名门 3
二、毫发金针 誉冠京城 7
三、报效祖国 一心为公 11
四、平凡家事 传奇人生 12
五、高风亮节 可歌可敬 16
六、仁心仁术 神手佛心 17
七、医术精湛 济世度人 20
八、富而不奢 贵而不骄 24
九、一代名医 誉威长存 26
第二章 诊疗医话 29
一、诊脉 31
二、瘀血 31
三、阴虚肝旺 31
四、偏头痛 32
五、高烧 33
六、口疮 34
七、督脉虚痛 34
八、皮痹疸 35
九、喉痹咳嗽 36
十、实喘 36
十一、虚喘 37
十二、阴黄 38
十三、呕吐 39
十四、湿浊上犯 39
十五、腹痛 40
十六、虚寒泄泻 40
十七、血崩 41
十八、阳痿 42
十九、白淫 42
二十、惧床症 43
第三章 临证指南 45
一、内科病证 47
(一)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47
(二)眩晕(高血压) 49
(三)眩晕(低血压) 52
(四)中风偏瘫(脑血管病后遗症) 54
(五)面瘫(面神经炎) 57
(六)面抽(面肌痉挛) 60
(七)面痛(三叉神经痛) 62
(八)感冒(流行性感冒) 64
(九)外感咳嗽(支气管炎) 66
(十)哮喘(支气管哮喘) 69
(十一)胸痹(缺血性心脏病) 72
(十二)心悸(心动过速) 74
(十三)不寐(神经衰弱) 77
(十四)嗜睡(嗜眠症) 79
(十五)自汗、盗汗(多汗症) 81
(十六)脏躁(癔症) 83
(十七)痫证(癫痫) 86
(十八)头摇(神经性颤动) 88
(十九)肝风(肢体肌肉颤动) 90
(二十)震颤(帕金森症) 92
(二十一)胃痛(胃炎、胃溃疡) 95
(二十二)气陷(胃下垂) 98
(二十三)呕吐(神经性呕吐) 100
(二十四)顽固性呃逆(膈肌痉挛) 102
(二十五)胁肋痛(肋间神经痛) 104
(二十六)右胁痛(胆道蛔虫) 106
(二十七)腹痛(功能性腹痛) 108
(二十八)腹胀(肠胀气) 111
(二十九)浮肿(单纯性浮肿) 113
(三十)消渴(糖尿病) 116
(三十一)泄泻(急性肠炎) 118
(三十二)久泄(慢性肠炎) 120
(三十三)便秘(习惯性便秘) 122
(三十四)脱肛(直肠黏膜脱垂) 124
(三十五)夜尿频(老年性尿频) 126
(三十六)热淋(泌尿系感染) 128
(三十七)癃闭(尿潴留) 130
(三十八)遗精(青少年梦遗) 132
(三十九)阳痿(性功能障碍) 134
(四十)手足凉(末梢循环障碍) 136
(四十一)上肢麻木(末梢神经炎) 139
(四十二)下肢痿证(多发性神经炎) 141
(四十三)痹痛(风湿关节痛) 144
(四十四)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 146
二、妇科病证 148
(一)月经不调(月经周期异常) 148
(二)痛经(周期性腹痛) 153
(三)经闭(卵巢功能性闭经) 155
(四)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157
(五)倒经(代偿性月经) 160
(六)带症(慢性盆腔炎) 162
(七)乳少(产后乳汁不行) 164
(八)回乳(产后中断哺乳) 166
(九)阴挺(子宫脱垂,阴道壁脱垂) 168
三、儿科病证 169
(一)小儿夜啼 169
(二)小儿惊风(急慢惊风、慢脾风) 171
(三)多动(儿童多动症) 175
(四)抽动(抽动秽语综合征) 177
(五)滞颐(口流涎) 179
(六)痄腮(腮腺炎) 180
(七)疳积(严重消化不良) 182
(八)小儿泄泻(慢性肠炎) 185
(九)小儿遗尿(功能性遗尿症) 187
(十)小儿脱肛(直肠黏膜脱垂) 188
四、五官科病证 190
(一)眩晕(耳源性眩晕) 190
(二)耳鸣、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 192
(三)近视(能近怯远症) 194
(四)暴发火眼(急性结膜炎) 196
(五)鼻鼽(过敏性鼻炎) 198
(六)鼻衄(鼻腔出血) 200
(七)乳蛾(急、慢性扁桃体炎) 202
(八)暴喑(失音) 205
(九)喉痹(慢性咽炎) 207
(十)梅核气(咽部神经官能症) 209
(十一)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 210
(十二)牙痛(急慢性根尖周围炎) 213
五、皮外科病证 215
(一)脱发(神经性脱发) 215
(二)粉刺(痤疮) 217
(三)蝴蝶斑(黄褐斑) 220
(四)瘰疬(颈淋巴结核) 222
(五)项瘿(甲状腺疾患) 224
(六)乳癖(乳腺增生) 226
(七)瘾疹(荨麻疹) 228
(八)湿疡(慢性湿疹) 230
(九)蛇串疮(带状庖疹) 232
(十)皲裂症(鹅掌风) 235
(十一)冻疮(肢体末端冻疮) 237
(十二)流火(下肢丹毒) 239
(十三)痔疮(肛门疾病) 242
六、骨伤科病证 244
(一)外伤性头痛(脑外伤后遗症) 244
(二)颈肩痛(颈椎病、颈肩综合征) 246
(三)落枕(颈肩小关节紊乱) 248
(四)下颌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250
(五)漏肩风(肩周炎) 252
(六)上肢麻痹(臂丛神经损伤) 254
(七)腰痛(功能性腰痛) 256
(八)腿股风(坐骨神经痛) 258
(九)腰腿痛(腰椎管狭窄症) 261
(十)腿前外侧麻木(股外侧皮神经炎) 263
(十一)鹤膝风(膝关节肿痛) 265
(十二)足跟痛(跟痛症) 267
第四章 医案精选 271
(一)头痛(颅内压增高症) 273
(二)昏厥(脱髓鞘病) 276
(三)中风偏瘫(脑血栓后遗症) 279
(四)督脉虚证 281
(五)狂证(精神分裂症) 282
(六)耳聋(神经性耳聋) 284
(七)乳核(乳腺增生症) 285
(八)胃脘痛(慢性胃炎) 287
(九)宿食(胃绝舌肿) 288
(十)肠痈(急性阑尾炎) 290
(十一)腰痛(功能性腰痛) 292
(十二)遗精(青少年梦遗) 296
(十三)遗尿(功能性遗尿症) 297
(十四)石淋(肾结石) 299
(十五)右“臂丛神经损伤、韧带撕裂” 301
(十六)手筋挛(缺血性挛缩) 303
(十七)筋聚(腱鞘炎) 304
(十八)瘾疹(顽固性荨麻疹) 305
(十九)痹证(骨性关节炎、关节积液) 307
(二十)阴缩(子宫萎缩、卵巢功能紊乱) 310
第五章 培公医论 313
一、补虚泻实在本经内的运用 315
(一)五输穴的五行之始为“阴井木,阳井金” 315
(二)子母穴是如何产生的 317
(三)十二经子母穴解 320
(四)体会与讨论 331
二、“治痿者独取阳明”的应用体会 332
(一)痿和阳明的关系 332
(二)对痿的分析 333
(三)痿证的治疗 335
(四)病案举例 336
(五)讨论 338
三、关于色素膜炎针药治疗探讨 338
(一)概说 338
(二)病案举例 339
(三)体会 342
四、环跳穴在临证的应用 343
(一)穴解 344
(二)病案举例 344
(三)讨论和体会 347
第六章 薪火传承 349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体会&潘春秀 351
针刺治疗瘿症的体会&王桂菊 357
针药并用治愈耳全聋的体会&胡益萍 362
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体会&陆续华 伍实善 367
针刺治疗50例带状庖疹的临床小结&王木琴 禹淑凤 371
临证治疗中风前驱症的探讨&钮韵铎 钮雪梅 375
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体会&王霞 381
针灸治疗心动过缓的体会&闫松涛 韩丹 387
针药结合治疗杂病之探讨&钮雪松 394
附录1胡荫培先生生平年表 409
附录2配穴精义 410